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高中生可以跟著教授搞科研 熊丙奇:培養英才需要擺脫「功利思維」

2024-01-17教育

潮新聞客戶端 編輯 王彬

【編者按】潮新聞【讀端】欄目,邀請專家學者、黨政幹部、企業家等各行各業人士點評新聞報道,雖寥寥數百字,但這些獨到的短評,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或換個角度看新聞。我們將這些散落的珍珠收集起來,串聯成鏈,供更多人品讀。也歡迎大家參與「讀端」討論。

本期嘉賓是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

近日,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公布了浙江省2024年中學生英才計劃(全國學員)錄取學生名單。根據學生筆試、面試成績,共選拔出50名學生。

未來,浙大教授將成為學生們的導師,帶他們進行為期一年的科研培養。

詳情點選>>

高中生可以跟著浙大教授搞科研 50名杭州學生脫穎而出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

「英才計劃」培養英才,必須擺脫功利思維

對於優秀高中生在高校著名科學家的帶領下做科研,不少人的理解為,大學是借「英才計劃」提前搶生源,參加「英才計劃」的學生未來申請大學的強基計劃、綜合素質評價錄取會有優勢。這顯然是從功利的角度看待「英才計劃」。要讓「英才計劃」真正發揮培養優秀學生科研興趣、激發科研潛能的作用,恰恰需要擺脫的是功利思維。

始於2013年的英才計劃,其目的就是發現並培養學有余力、有科學潛質、對科學探究有濃厚興趣的優秀高中生。為此,英才計劃從實施起,就明確參與英才計劃與高考無關。大學不是用英才計劃搶生源,學生也不能用參加過英才計劃這一經歷來作為申請進名校的材料。

那麽,既然英才計劃對大學沒有什麽「具體好處」,為何還要花人力物力做?這就是大學要履行的育人責任,要透過「大高銜接」,培養優秀高中生的科研興趣,對學生的學科發展作出指導。從2020年起實施的強基計劃招生情況看,中國基礎教育學校對學生的基礎學科興趣培養不夠,導致強基計劃的招生情況不理想,這影響到大學的基礎學科發展,以及基礎學科領域的拔尖人才培養。要改變這一局面,就必須發揮大學的資源優勢,透過為優秀高中生配大學導師、提供大學課程學習機會、參與大學課題研究等方式,促進學生的興趣培養和綜合發展。

對於高中生和大學教授一起「做科研」,還有人把做科研等於發論文,以是否發表學術論文來評價參與英才計劃的成效。這同樣是以功利的態度對待「做科研」。「雙減」要求對學生做科學教育的加法,基礎教育學校對學生進行科創教育,大學給優秀高中生提供和教授一起做科研的機會,不能追求發論文等功利成果,而要強調讓學生體驗做科研的過程,透過做科研,培養學生的學術規範意識,以及激發學生從事學術研究的興趣。

詳情請點選: 跟評送禮、積分搶兌! 【觀潮——社長朋友圈的潮新聞】重磅來襲,快來贏取驚喜好禮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