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驚人的慢馬定律:接納了父母的三種教育方式,孩子長大後才有出息

2024-03-31教育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妍可

當代教育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曾說過:「孩子的問題,都可以從父母身上找到答案」。

父母能教育、培養有出息的孩子,往往是自己先完成了「前進演化」,明白慢馬定律的精髓:自己的懶惰會狠狠地作用在自己身上。

進而,父母就會告誡孩子:缺乏責任感,不懂得分擔與分享,眼界狹隘的孩子,長大後進入社會,會被社會狠狠地「教育」,終遭淘汰。

如果想要脫穎而出,那絕對不能成為那匹「慢馬」,也不能養成「慢馬」身上的壞毛病。

這需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接受父母的三種為人處世的方式。

做「不滿分」父母,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美國教育界權威占士說過:「家長和孩子如果相加是100分,當父母做滿了90分,孩子只有10分。」

「如果父母做得越少,孩子做得越多,那麽,孩子的得分就會越高。因此,做了一個100分父母,那肯定不是一定成功的家長。」

父母平時與孩子相處時,要從小培養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洗襪子,收拾自己的玩具慢慢做起。

在孩子做事過程中要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有責任感,今日事今日畢,不能拖到明天」。

而且,孩子在做事時,父母最好不要插手,而是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試錯,在旁邊給予正確的引導即可。

就像蒙台梭利博士說的那樣:「如果父母習慣性地服侍小孩,這對孩子不僅是奴化,而且也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他遲早要一個人面對整個社會,事無巨細地照顧。

這樣會慢慢扼殺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出來的只會是「巨嬰」而不是獨立自主有責任感的孩子。

長大後步入社會,會像慢馬定律中的慢馬一樣,缺乏責任感,在工作中偷奸耍滑。

還自認為自己很聰明,結果落到了送屠宰場的下場後,才明白無價值就會被舍棄的道理。

父母愛孩子不能單純只用感情,可以適當地「寵愛」,但是不能「溺愛」,不能「一味地順從」。

因為,「溺愛」養育不出好孩子,培養的大多數是逆子,培養孩子需要用智慧。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培養責任感,長大後,從個人角度,可以「修身齊家」,從社會國家角度,可以「治國平天下」。

做慷慨豁達的父母,讓孩子學會合作與分享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在一次采訪中曾經說過:「他上學的時候,做題的速度非常快,在他的眼中根本就沒有難題」。

「同學們都非常崇拜他,久而久之他就驕傲了,懶得與同學溝通與交流,有的時候就連老師的話都不聽」。

「沒過多久,這件事被父親知道了,一天他放學回家,父母給他一根筷子,讓他掰斷」。

「他非常不理解,但還是照做了,他非常輕松地把筷子掰斷了,然後父親就一根一根地給他加」。

「隨著,筷子越夾越多,他越掰越吃力,最後掰不斷了」。

「他的父親告訴他:‘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知道人多力量大,要學會與他人合作與分享,這樣自己的路,才能越走越長 ’」。

其實,錢學森父親對錢學森的教導,也印證了慢馬定律,自私自利,不會與他人分享與合作的人,只能固步自封遭反噬。

畢竟,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而且,眾人拾柴火焰高。

所以,父母在平時教導孩子時,要時刻言傳身教,從一點一滴地小事做起。

例如,家門口臟了,可以順帶幫鄰居門口也打掃了;家中老人生病了,與親戚一同照顧;親戚朋友遇到困難,盡綿薄之力予以幫助。

時間長了,耳濡目染,孩子便會慢慢學會這種與人相處的方式,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越來越長、越來越寬。

當然,社會五光十色,紛繁復雜,父母教育孩子學會與他人合作與分享時。

如果遇到一味地索取,不付出,只知道占便宜的人,要學會保持適當距離。

同時,也要告誡孩子,要知善惡,辨美醜。

2013年,年僅17歲善良的小護士周某,因在路上看到一名孕婦譚某不舒服,好心送她回家。

沒想到的是,那名孕婦是偽裝生病,目的是給自己老公找「發泄的物件」。

周某送譚某回家後,在沒有任何戒心的情況下,喝了譚某給的加有安眠藥的酸奶。

喝完酸奶後周末昏迷不醒,被譚某的老公強奸,事後這對惡毒的夫妻,還將周某殘忍殺害並拋屍荒野。

此事件顛覆了所有人對於「善有善報」的傳統認知。

這就需要父母要提醒孩子,自己的善良要有鋒芒,與他人分享與合作、幫助他人時,要學會自我保護。

做格局大的父母,拓寬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在斤斤計較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看到的只會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在乎一時得失。

時間長了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一畝三寸地」,毫無全域觀,危機意識,沒有長遠的打算。

當年清朝大學士張英的家人,因在安徽老家蓋房與鄰居葉某產生爭執,被葉某一紙狀文告到了縣衙。

當時人們都覺得葉某自不量力,與當朝大學士打起了官司,況且還不占理,肯定會輸。

但是,張英得知此事後,沒有仗勢欺人、倚強淩弱,而是給家裏回了信,信中說道:

「千裏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鄰居葉某看到此信後,不禁佩服得五體投地,真正明白了為什麽張英能夠成為當朝大學士。

後來,葉某看到張家將墻拆除並後退三尺後,自行慚愧,也將自家墻拆除並後退了三尺,自此,張葉兩家和睦相處。

這就表明:父母讓孩子做一個格局大,眼光長遠的人是多麽重要,不僅成就了自己,也能幫助他人。

而不是成為慢馬定律中的慢馬,只在乎自己一時的輕松和得失,眼光不夠長遠,格局太小,最後,慘遭屠殺。

英國威廉王子曾經說過:「教育孩子是最累的工作」。其實,教育孩子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

這首先是父母的一場終身修行,父母要先成為優秀的「馴馬師」,然後,讓孩子接受成為一匹「千裏馬」的「秘訣」。

正如,育兒專家說的那樣:「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幼時嚴格管教,學會做人的道理,等到長大後給他翅膀,讓他自己學會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