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的繁殖需要借助風的力量,但風是個不靠譜的‘紅娘’,垂柳便用數量龐大的微小花朵取代艷麗的花朵,雄花密集生長形成葇荑花序,輕盈的花粉可隨風飄散……」陽春三月,南京農業大學植物學課教學團隊劉宇婧副教授正在校園裏向同學們介紹垂柳的「生存智慧」。近年來,南農植物學課秉承「大自然是最好的教材」理念,把植物學課「搬」進大自然,又把大自然「請」回實驗室,讓課程不斷煥發新活力。
△學生在戶外上課
不 變的教學理念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材」
「一門課程的建設需要幾代人的傳承,我們的植物學課從李先生開始的。」國家級教學名師、南京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強勝教授口中的這位李先生,就是著名的植物學家、雜草學家、農業教育家李揚漢教授。
自1938年起,李揚漢開始教授植物學課。從金陵大學到南京農學院,再到南京農業大學,李揚漢在教育界耕耘了半個世紀;從民國到新中國再到新時代的今天,這門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植物學課經過三代人的傳承、積澱和發展,穿越了近一個世紀。
上個世紀50年代初,直觀教具匱乏,李揚漢親手制作各式顯微照片、石膏模型。他備課認真,授課深入淺出,不僅學生愛聽,很多中青年教師也喜歡旁聽。強勝就曾是李揚漢課堂中的一名年輕教師。在給李揚漢做助教的近20年中,強勝早已將植物學課程的各個知識點倒背如流。
△強勝
「在課堂上理論課,在實驗室做實驗,是植物學課歷經百年的傳統教學模式。但當教學手段實作資訊化、網絡化後,它便不再適應傳統。」強勝開始琢磨如何在互聯網時代透過變革教學模式,適應學生的全面發展。
【植物學】作為一門專業必修課,面向全校涉農專業大一學生開設,支撐著學校6大國家級一流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大一學生剛從基礎教育進入大學校園,學習方式需要轉變,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尤為關鍵。」強勝希望學生以「主角」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則為「導演」退居幕後,培養其終身的學習動力和能力。
強勝大膽地把教學時間予以「整合」,把傳統課堂「灌輸」的理論知識全部交給學生進行課余線上自學,原有課堂變身「沈浸式」實驗互動教室。師生一起在培養皿中觀察植物,在顯微鏡下分析組織切片,在體視鏡下解剖花朵,透過全課程27次實驗報告的「錘煉」,徹底夯實學生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
「大學課堂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應成為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陣地。教師需要高超的教學設計統攬教學內容,精確把握學生學習情況。」在全新的教學模式下,強勝帶領團隊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透過教學模式、課程體系、考核方式、教學資源的改革和建設,為學生營造更加充分的自主學習環境。
△強勝給學生授課
教學新模式
把大自然「搬」到線上
在南農大衛崗校區,有一間收藏了各地200科、1000屬、5000余種田園雜草及植物10萬余份標本的雜草標本室,這是由李揚漢於1980年創立,經過近20年的采集收藏達到4萬余份,是國內收藏雜草數量最多、種類最完備的雜草標本室,為學校植物學、雜草學的教學科研、科普提供了寶貴的一手材料。接手管理的強勝20余年持續采集收藏,標本室樣本達到10萬份之巨,躍升為中級植物標本室規模。
如今,強勝是師生心目中當之無愧的植物「活字典」。實作教學方法現代化後,強勝恨不得把大自然全部「搬」到線上,把網絡課程做得豐富一點、再豐富一點。
△強勝給學生授課
「地球上的被子植物20多萬種,中國有3萬多種,加上栽培植物大約有4萬多種。作為一門描述性的課程,百聞不如一見是植物學課最大的特點。」要采用直觀教學手段,網上課程建設便需要大量圖片資源,因涉及知識產權,強勝決定帶領團隊四處收集。
2020年暑假,強勝團隊曾自駕大西北,長途跋涉20多天拍攝植物圖片。「希望能到更多的地方,收集更多的圖片,邊走邊找,邊找邊拍。」20年,由團隊收集的圖片已有15萬張,由強勝個人拍攝的就有10萬余張。這些積澱都成為南京農業大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植物學課程線上教學平台的堅實基礎。
「植物學課程教學涉及植物種類繁多、植物特征紛繁復雜,在教學內容上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教材是基礎、是關鍵,更需要不斷突破!」強勝說。
教學新場景
把大自然「請」進課堂
近年來,80後副教授劉宇婧已經從植物學課程教學團隊成長起來。
「從前的教學目標就是認識植物,了解國家植物資源的形態特征。如今國家亟須一批引領農業科技變革、推動強農興國的專業人才。在新時代的召喚下,我們需要著手培養農科學生‘植物為本’的理念,利用植物表型的研究成果服務農業強國建設的國家戰略。」在團隊的耳濡目染下,劉宇婧對於重煥生機的植物學課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劉宇婧(中)向學生講解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南宋詩人王淇筆下的七言絕句【春暮遊小園】也被劉宇婧帶進課堂,詩人透過描寫梅花、海棠的荼蘼開落,表現暮春到初夏的更叠。
「詩中依次記錄了薔薇科四個亞科的開花時間,你們可以跟著詩歌去觀察校園裏的薔薇科植物。」在劉宇婧看來,這就是她要傳遞給學生的「植物之美」「植物之迷」和「植物之力」。
「大自然開什麽花,我們就上什麽課。」實驗員劉琳莉老師是教學團隊的「植物獵人」,幫助團隊收集花卉標本。劉宇婧說:「我們會根據劉老師的花期情報,靈活調整教學行事曆,充分滿足學生自主實驗觀察的材料之需。」
在學校教學科研基地看梨樹傳粉,在校園裏觀察薔薇科的花開花落,在紫金山感受生物多樣性,在顯微鏡下理解植物的自交不親和,利用大自然的素材創作植物拼貼畫……劉宇婧和同學們一起,把植物學課「搬」進大自然,又把大自然「請」回實驗室。
有了前期理論知識的儲備,實驗課上的劉宇婧開始著重培養同學們的植物思維。為什麽袁隆平教授要進行雜交水稻研究?梨院士張紹鈴教授團隊是如何解決梨樹自交不親和的難題?「能否利用植物表型服務農業需求是植物學思維的最好體現。」劉宇婧希望在學生內心深處埋下「創新思維,服務家國」的種子。
△劉宇婧向學生講解
去年8月,劉宇婧在第三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決賽上一路過關斬將,從465個教師(團隊)中脫穎而出,勇奪一等獎。比賽中,劉宇婧聲情並茂地講述了三代人在【植物學】教學過程中「從‘心’出發,打造沈浸式高效課堂」的教學創新成果。「獲獎完全是植物學課程團隊這麽多年課程建設營養的釋放,是南農精神的傳承。」劉宇婧感慨。
「教學必須是大學教師的頭等大事,這是李先生一生堅守的理念。我們教學團隊早已將‘對教學認真、對課程負責’的態度和共識融入血液,為服務農業強國建設源源不斷輸送優秀人才。」強勝說。
通訊員趙燁燁現代快報/現代+記者李楠
(通訊員供圖)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