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智媒時代網絡與新媒體人才教育的變革

2024-01-12教育

作者: 王曉紅(山東政法學院傳媒學院副教授,美國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存取學者)

來源: 【青年記者】2023年第23期

導 讀

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在2019年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重大改革,實施了「3+6+N」的人才培養模式、精細化團隊教學的教學方法、跨界融通的課程設定、多階教學的教學維度和「做中學」的教學實踐,給中國新聞院校一定的啟示。

時代瞬息萬變,互聯網技術不斷升級,5G網絡攜手物聯網、大數據、雲端運算、人工智能讓「萬物關聯」升級為「萬物皆媒」,對傳媒從業者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話語引導、故事講述、流量聚合、價值吸引能力等成為傳媒從業者與以AIGC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競爭禦風而行的核心武器,這無疑對傳統新聞教育發起了猛烈挑戰。教育部2012年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增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目前,全國已有100多家高校設立此專業,但是作為一個新興專業,它的發展之路一直處於摸索階段。在大洋彼岸,美國新聞學教育對網絡與新媒體的探索要更早一些,2003年就已經有85%的高校開設了媒介融合相關課程,美國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於2005年在全球率先開設媒介融合專業,為了應對智媒發展2019年又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一輪重大改革,其探索走在世界前列,為中國網絡與新媒體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諸多可資借鑒之處。

智媒時代對網絡與新媒體人才教育提出新要求

智媒時代的到來使得AIGC在傳媒業得到廣泛套用,在這種媒介生態下,面向互聯網和數碼化的新聞傳播教育已經到了「審時度勢、精心謀劃、重新布局、主動應對」[1]的關鍵節點,很顯然,單一性專才已經無法應對人工智能的挑戰,業界呼喚的是在技能、知識、媒介上全面復合、具有團隊合作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全能型人才。

(一)技能復合:一專多能。傳統媒體時代傳媒業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穩定、完善的生態系,行業內部份工明確,彼時的新聞學教育培養的往往是能夠勝任其中一項工作的專才。但是,在網絡與新媒體層出不窮的智媒時代,只掌握一種技能已經遠遠不夠,業界需要的是在某一媒介領域有較深造詣,可以進行難度較大的報道與編輯,即「一專」;同時能夠運用多種技術工具,獨立完成采、寫、編、攝、錄「一條龍」線上流程化操作,將影片、音訊、圖片和文字新聞融為一體制作出適合各類媒體刊登、釋出、播出的內容,即「多能」的「全能型記者編輯」[2]。

(二)知識復合:融貫學科。「萬物皆媒」的智能時代,「新聞」與「傳播」的內涵被無限擴充,「人機傳播」成為新範式,加之幾乎所有行業的線上平台都或多或少具備了媒介內容,同時又具有自己的傳播特點,甚至形成了新的傳播模式。近年在廣告領域流行的整合行銷傳播,就是新聞傳播向電子商務、企業促銷方面滲透的典型[3]。這就要求智媒時代的傳媒人才打破學科壁壘,廣泛吸收各個領域的知識,如歷史、政治、文學、哲學、科學、經濟、環境、管理、藝術等,大範圍地提高人文素養、開闊視野、整合多學科思維。

(三)媒介復合:全媒體傳播。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紛紛布局互聯網,打造資訊傳播「中央廚房」,進行整合多種媒介平台的全媒體傳播;其他社會組織也在積極廣泛地使用多種「自媒體」平台進行組織形象和行銷類傳播。這就迫使新聞生產者在生產資訊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媒介平台的傳播特點,制定合理有效的傳播策略。傳統新聞教育往往聚焦於特定媒介平台,但是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新聞教育不應該僅僅聚焦於互聯網媒介的傳播,而是應培養適合報紙、廣播、電視、客戶端、社交媒體平台等各類媒體釋出的全媒體傳播人才。

(四)合作意識:團隊作戰。智媒時代,單打獨鬥已經無法成為人工智能的對手,媒體從業者需要具有媒體融合的意識,即在面對某個新聞選題時,能夠迅速構思出融合多種媒體進行報道的整體策略,然後由具有專業技能的人員對文字、音訊、影片等新聞素材進行加工制作,最後將制作好的資訊透過多媒體平台有效地傳送給受眾,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這是一個完整的資訊傳輸過程,必須由團隊合作完成,高度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是智媒時代新聞人才必備的品質,也是新聞人才能力的體現。

(五)動手能力:加強實踐。網絡與新媒體平台的更新速度極快,從第一代「基於人工的媒體型分發」為代表的入門網站到第四代「基於智能的演算法型分發」為代表的客戶端,用了僅僅二十余年。這二十余年間,每一種資訊分發方式的變革都對原有的媒體平台產生了強烈沖擊。這就要求新聞生產者時刻保持行業敏銳性,不斷了解、適應、學習當下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學生在校期間要盡可能早地接觸實踐平台,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提升專業技能,為就業做好鋪墊。

美國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人才教育的培養特色

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2019年教改後的新方案既保留了百年新聞教育的優良傳統,又做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嘗試和創新,以下試做分析。

(一)人才培養模式:「3+6+N」。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進行了專業大融合,采用「3+6+N」的人才培養模式。具體而言是指三個專業學習大類、六個職業路徑和N個學生可自主選擇的專業基礎與選修課程。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將原有的七個專業融合為三個大類:新聞學、戰略傳播和新聞(傳播)研究。其中新聞學主要培養新聞類人才;戰略傳播主要培養公關、廣告、受眾戰略、企業資訊等傳播類人才;新聞(傳播)研究主要培養學術類人才。大部份學生透過前兩類入學,這兩類的課程設定在前兩年大致相同,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對新聞學科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進行廣泛了解,在大二末再進行六個職業路徑的選擇,選好職業路徑後在專業學習顧問的指導下選擇一定數量的專業必修和選修課程來鞏固職業技能。此次改革的最大特色和亮點就是專業後置,學生按新聞傳播大類招生,既保證了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新聞學科的基礎知識,也讓學生充分自主地按興趣和特長進行職業路徑選擇,提高育人質素。

(二)教學方法:精細化團隊教學。為了培養具有團隊意識的媒介技能復合人才,目前密蘇裏大學采取的方式為精細化團隊教學,首先是大範圍實施小班授課,每班不多於20人,便於主講教師清楚了解每位學生的擅長之處和對知識、技能的接收程度,及時對學生進行幹預和幫助。其次,密蘇裏大學還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多樣的課程模組以滿足學生的個人化需求,以新聞報道類課程為例,該校開出的課程高達二十多門,為學生精準地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著力點提供了多元的選擇。再次,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采用的是「團隊對團隊」教學模式,即教師團隊對學生團隊。新聞學院的每門課程都由2-4位元教師、學者和業界專家發揮各自特長組成團隊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把學生分成小組教學,4-5名學生組成團隊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教師根據課程特點循序漸進地進行任務發放,每學期一般有3-5個小任務和1-2個大任務組成。團隊和團隊的相互激發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課堂質素,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習慣。

(三)課程設定:跨界融通。美國新聞學教育一直以來都有重視通識課程的傳統,他們認為廣博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礎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社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然而在智媒時代,通識類課程已經無法滿足業界需求,這就要求新聞傳播與其他學科跨界相融,內容生產與管理、設計、影片、遊戲、社交、教育等結合,拓展新的領域,形成新的傳播模式,也借此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美國新聞教育改革專案「卡耐基-奈特未來新聞教育計劃」要求其資助的12所頂尖新聞學院(包含密蘇裏大學)重新設計教學方案、改變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包括歷史、政治、古典文學名著和哲學在內的深入、多層次的教育,以鞏固他們的新聞技能」[4]。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此次教改後要求學生在本科階段一共修120個學分,其中72個為通識和電腦科學、統計學、社會學、經濟學、社會學、科技、歷史、法律等非新聞專業學分,還從其他學院聘請專家學者授課,將多學科的知識與方法融入新聞學,培養學生的多學科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內容輸出能力,也強化了學生的批判思維。

(四)教學維度:多階教學。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在教學維度上一直崇尚多階教學,即把課程根據難度劃分為低階核心課程、中階核心課程和高階核心課程。此次課改根據「3+6+N」的培養模式對課程的維度和學期均進行了大幅調整。首先,增加了低階核心課程的學分和數量,將原方案中的5門課增加至7門,學分從13分增加至15分,並大幅刪減了理論課程,原方案中只有1門實踐課現增加至6門。其次,當學生選擇自己的職業領域道路(career path)以後,必須主修一套具有6個中階核心課程學分、15個高階選修課程學分、23個低階新聞傳播基礎課程學分組成的完整培養方案。再次,進一步最佳化高階課程,即頂點課程,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新聞學、傳播學、經濟學和資訊科技等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完成一部深度新聞作品,作品會編入學生的畢業設計作品集,作為學生能否畢業的主要考核依據[5]。

(五)教學實踐: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最難被復制的核心優勢就是它自成立以來踐行至今久負盛名的「密蘇裏方法」(The Missouri Method)——做中學,其核心內容是透過各種專業實踐讓學生理解知識和掌握多媒體操作技能,從而為進入現實世界做好充足準備,正如其官網所言:「你不必假裝是一名記者,在這裏你就是一名記者。」[6]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有8家自辦媒體,分別是密蘇裏廣告策劃公司、【哥倫比亞密蘇裏人報】及其網絡數碼版、【環球新聞記者】、廣播電台、電視台、密蘇裏商業新聞資訊網、MOJO密蘇裏廣告公司、【Vox周刊】,這些媒體透過與課程巧妙結合的方式將教師和學生變身為真實媒體的記者、編輯和工作人員,與真實的新聞事實和客戶打交道,進行新聞采寫編評攝錄等業務。

中國網絡與新媒體人才教育的變革與創新路徑

智媒時代雖然對新聞教育提出了挑戰,但它同時也能激勵從業者生產出更富創造性的優質內容,這才是新聞教育的本源。中國新聞傳播學科應積極借鑒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的經驗,突破原有的學科劃分體系,對新聞傳播學科的教育範式和學科制度進行重新建構,同時也要結合中國實際,走一條新聞卓越人才的內涵發展之路。

(一)大傳播:「大類招生」和「學科整合」雙翼發展。專業新聞從業者相對人工智能的主要優勢在於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對知識進行選擇、整合、重構並賦予新的意義,最需要的是面廣、遷移性強而且概括程度比較高的核心知識,所以高校應該構建「大傳播」的育人理念,加大學科內外的融合力度。第一,學科內融合,淡化系別、融合專業。密蘇裏大學此次教改的最大變革之處就是模糊了專業界限,不再讓學生在入學時選擇具體專業,這與中國「大類招生」的理念不謀而合,早在20世紀80年代,北京大學就提出「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教改方案,目前全國已經有幾百所院校正在全部或部份實施。然而,在新聞傳播學科,實施「大類招生」的高等院校少之又少,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新聞傳播學類的下屬二級學科有10個,它們存在大量相似的基礎課程,完全符合「大類招生」的條件,高校應從底層邏輯上大振幅革新人才培養方案,培養業界需要的厚基礎、寬口徑新聞傳播人才。第二,學科外融合,封閉性課程向開放性課程轉變。目前中國高校的新聞傳播教育還存在著嚴重的偏重專業課、忽視通識課和選修課的問題,學生不但對能夠提高其認知和理解能力的文史哲等相關課程重視程度不夠,而且對於輔修其他學科的雙學位越來越興趣缺乏。這就要求高校以「大學科」的理念育人[7],打破專業課程之間的壁壘,將選修課程最大程度地開放,其中將各專業原來僅供本專業學生修讀的「封閉性課程」轉變為供其他所有專業選修的「開放式課程」就是一個較好的舉措。

(二)強實踐:「師資」「平台」「體系」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綜觀密大新聞教育的成功之道,實踐可謂貫穿了其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這正是「密蘇裏方法」的靈魂所在,也是對新聞這種套用性很強的學科教育規律的精準把握,實踐教學想要做穩做實就需要「師資」「平台」和「體系」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第一,打造一支經驗豐富的實踐教學團隊。目前中國高校大部份新聞課程還是由理論教師授課,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之一。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擁有一支由專業實踐教師和學術教授共同組成的師資隊伍,其中前者占比高達80%以上,他們均來自一線媒體。中國高校加強新聞學科的師資力量需要「造血」「輸血」兩手抓。一方面,高校要對人才聘任制度進行改革,放寬學歷要求,增加業務能力要求,大力引進一批具有豐富媒體經驗的教師,並積極開展對現有教師提升實踐能力的培訓、掛職、進修工作;另一方面,高校要改革人事與管理制度,建立新聞傳播院校與媒體機構的常態互動機制,聘請新聞業務能力強的一線名記者、名編輯、廣告精英、公關精英進課堂,將實戰經驗作為第一手教學材料傳遞給學生。

第二,自主搭建真實的校辦實踐平台。實踐平台是夯實套用性學科高質素教育發展的數碼底座,目前中國大部份高校都已經建立了設施齊全的實驗室,對學生操作技能的提升有一定幫助,但與真正的媒體還是有質的區別,真實的校辦實踐平台需要有真實場景的實踐場所、真實任務的實踐驅動和真實反饋的實踐效果[8]。2021年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將原來的8家自辦媒體全部集中在一個多媒體共享新聞中心裏建成「唯一新聞中心」,在這裏,編輯部每天都會準時召開編前會,主編(也是教授)會根據市場資訊數據帶領學生遴選選題並釋出真實任務,學生們根據任務分成多條路線深入采訪、使用多媒體平台對內容進行制作和分發,再透過社會化媒體進行核實和釋出,形成了「數據-采訪-編輯-制作-核實-釋出」的傳播模式閉環[9]。學生從課堂跨入媒體,從學生變為記者,其效果遠非實驗室可以比擬。

第三,建立與課堂有效結合的實踐體系。實踐體系要煥發生機和活力,就必須與課堂進行完美融合,這既需要學院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也需要教師根據課程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可行方案。在密蘇裏大學,實踐平台與課堂的結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與日常課程的結合,此次教改又一次加大了實踐課程比重,並按照業務崗位的需求反向來制定實踐課程。二是與暑期課程的結合,在夏季學期開設的課程基本全都是在校辦媒體中進行的實踐課。三是與畢業環節的結合,密蘇裏大學的頂點課程全部為實踐課,他們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面對真實問題、服務真實客戶、完成真實任務。目前國內很多高校把理論和實踐割裂開來,理論課由理論教師在校內講授,實踐則將學生拉到媒體完成,不利於學生知識結構體系的完善。

(三)重在地:打造服務地方的自媒體矩陣。密蘇裏大學除【環球新聞記者】以外,其他媒體全部都是以報道和服務哥倫比亞城為主要範圍的社區性媒體,它們自創辦之初就秉承「服務社區」的宗旨營運。對中國高校而言,尤其是地方高校,將「服務社區」作為核心教育理念不但是強化套用型定位、彰顯其辦學特色的絕佳手段,也是主動融入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有效提升辦學實力的應有之義。第一,高校要精準對接地方需求。以密蘇裏大學為核心的哥倫比亞城社區氛圍濃厚,校辦媒體的開展緊緊圍繞社區需求展開,這是這些媒體能夠風行百年的秘訣。中國不同區域在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發展需求,高校應主動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開展豐富多樣的交流研討、實地調研等活動,了解地方需求,從實際情況出發確定高校自媒體平台的創辦理念,走出校園,辦地方需要的媒體。第二,高校要與地方發展深度融合。多年來,密蘇裏大學自辦媒體不斷挖掘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典型事件,湧現出一系列優秀新聞作品,例如新聞學院學生康納·吉芬多次跟隨密蘇裏河救助小組打撈廢棄物品,采訪和拍攝了大量相關材料,最終寫作的長篇特寫榮獲了美國赫斯特新聞獎寫作獎。另一名學生凱瑟琳·默克別出心裁地報道了巖橋高中第一個獲得「返校節皇後」(一般為女性)的男孩的故事,在全國範圍內激起熱烈討論。這些都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只有真正了解社區、關心社區,才能發現社區的隱秘寶藏,寫出具有較高新聞價值的作品。第三,高校要做好地方人才支撐工作。百年來,密蘇裏大學為社區培養了大量新聞人才,大量學生進入【芝加哥時報】【丹佛郵報】等地方性媒體工作,不斷挖掘地方需求、服務地方的理念為他們做相似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目前,中國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畢業的學生大部份留在地方發展,以服務地方為特色的培養方式會給地方輸送大量了解地方需求、擅長服務地方的媒體人才。

(四)顯特色:結合院校特點走個性發展之路。正如前文所說,新聞學科的學生應該具備跨學科的知識基礎,才能更好地應對智媒的發展,但是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目前中國高校有基本專業352種、特設專業154種,如此豐富的專業難免讓學生在修讀跨學科學分時感到茫然無措。而且,學生修讀專業過於多元,沒有側重,學院就很難為其設定高階融合課程,造成的結果就是新聞與其他學科各說各話、各行其道,缺乏深度交流、融合和套用,所以高校應該在尊重學生興趣和特長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跨學科學習有所引導,結合院校特點走特色化、個人化的發展路線,其主要著力點可以放在兩方面。第一,以所在高校特色為依據確定學生的跨學科方向。一般而言,綜合類院校可以主推優勢學科,密蘇裏大學除新聞外,比較知名的學科是食品和自然資源、工學和商學,所以新聞學院會優先推薦學生修讀這些專業。中國的綜合類院校也都擁有自己的優勢學科;專業類院校可以主推專業學科,如理工類院校可以借助全校理工科的強勢平台,把新媒體與電腦、資料探勘、人工智能、網絡空間安全等專業結合,走「技術傳播」特色;政法類院校可以借助學校的法學資源優勢,把新媒體與法學進行結合,打造「法治傳播」特色;與國際政治學科交叉模式則可以重點培養復合型國際傳播人才。第二,以問題為導向確定跨學科方向。如果學校能夠搭建真實運作的實踐平台,學生就可以在真實情境中發現問題,繼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三個環節中,學生會不斷發現解決方案中所運用到的不同學科的知識,並對知識進行遷移、綜合、運用與交叉,從而明確自己的跨學科方向。

綜觀人類發展史,每一次科技的叠代與創新、每一次產業的轉型與變革都對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數實融合發展的趨勢下,人工智能正在向產業互聯網深度演進,表現在傳媒領域就是傳統媒體向數碼媒體的轉型。這對新聞人才的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與挑戰,國內外新聞傳播院校無一例外不在積極探索更適合時代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中國的新聞學教育應該在充分借鑒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制度優勢、規模優勢、數碼技術優勢,並結合實際走出一條適合自己、能夠持續發展、科學高效的特色之路,用「數」賦「智」、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廖祥忠.未來傳媒——我們的思考與教育的責任[M].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2019,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9:528-534.

[2]嶽芹芹.媒介融合時代中國新聞教育的發展出路——美國密蘇裏新聞教育的啟示[J].河北大學學報,2014(12).

[3]白凈.美國新聞與傳播教育改革及創新[J].新聞記者,2015(07).

[4]Ammina Kothar, Challenges for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automation[J]. Media Practice And Education,2020(3).

[5]嚴三九,南瑞琴.一流學科建設的制度研究——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和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的學科制度變革為例[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17(06).

[6]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網站[EB/OL].(2023-09-20).https://journalism.missouri.edu/.

[7]Yong Z.,Volz, 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 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J],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009(31).

[8]趙億.高校新聞實踐教學三要素探究——基於美國密蘇裏模式實踐教學的經驗[J].青年記者,2020(04).

[9]林曉華,章於炎.新聞創新與新聞教育轉型史研究——以美國新聞媒介為中心考察[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151.

本文參照格式參考:

王曉紅.智媒時代網絡與新媒體人才教育的變革——美國密蘇裏大學新聞學院人才教育的經驗與啟示[J].青年記者,2023(23):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