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讓孩子報土木專業嗎?」
7月1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微博上發起線上調研,截至16日12時,8000多人參與了投票,結果顯示近7000人選擇「不會,天坑專業」。短短幾年時間,土木工程專業的報考從「香餑餑」到「大逃離」。就連某網紅高考誌願導師也改口,四年前,他推薦的專業包括土木工程,而今年土木工程成了「被勸退」的專業。
那些選擇土木專業的學生,後來怎麽樣了?日前,澎湃新聞采訪了多位正在就讀或畢業於土木專業的學生,探尋時局演進之下的個體選擇與思考。
希望改變土木行業的現狀
講述者:李曉 ,男,今年畢業於華東地區某985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選擇土木工程專業的時候,我其實有了解過,當時有點退縮,但最後還是因為興趣選擇了繼續,到現在也沒有太後悔,只能說改弦更張消耗得更多。我在大學裏學的東西跟自己預期想的基本是一致的,甚至更好,感謝母校的培育。它的高標準、嚴要求讓我看到了行業應該是什麽樣的,可惜行業本身並不是這樣——這也是土木學生應該做的事,希望能改變行業的現狀。土木現在的行情確實不太好,但網絡上過度的負面論調不僅讓招生人數減少了,而且對於在校生也是一種壓力。
至於土木專業學習方面,我覺得學的課程需要與時俱進,有一些內容要求嚴格是好事,但出來工作就會發現,基本用不上,其實可以嘗試增加更多尖端、實用的授課內容。現在很多學校在土木專業的基礎上開設了很多新專業,將土木工程和智能化的課程相結合,這是好事。一方面可以把學生變成全方位的人才,對於有誌在工程建造行業繼續學習、工作和做科研的學生來說是很好的;另一方面,如果學生考慮轉專業,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機會。
並不像外界說的是「天坑專業」
講述者:何覓 ,女,華東地區某985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大二在讀生
在讀土木專業之前,我對這個專業有過了解。其實土木工程尤其是智能建造方向涉及的專業課領域非常廣,電信、經管、機械學院的一些課程都是我們的必修課,在大學裏學的東西跟自己預期差不多。至於未來的規劃,我打算讀研,能出國留學最好,也能拓寬視野。以後就業還是期望能夠做一些跟專業相關度比較大的工作,不然大學四年豈不是白學了?
其實土木專業也並不像外界說的是「天坑專業」,這個行業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需要長期發展和維護,所以肯定是長期需要人才的。同學們如果想了解這個專業,可以去問身邊學習土木的人,而不是從網上道聽途說。
「這個行業在走下坡路」
講述者:駱洋 ,男,49歲,擔任建設工程監理員,目前在安徽工作
我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高考生,因為當時什麽都不懂,也沒有認識的人接觸過這一行,就聽取老師的建議隨便報了土木工程專業。我在大學也是按部就班地學完課程,畢業之後就直接進入這一行,從小部門做起。我們那個年代也不知道什麽轉行創業,就是學什麽做什麽。
我們這一行的薪資待遇也就一般,達到頂峰的是零幾年的時候,那時候國家的房地產事業快速發展,我們的收入也跟著漲了一些。現在我們這一行就像網上說的那樣,已經是夕陽產業了,像我們現在在小縣城居住的,專案不多,工作量也很少。
雖然我們這個行業不那麽景氣了,但還是跟著時代發展的,也接入了很多新技術,像建模都需要與大數據和智能相連線,在這方面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可能就落後一些。
前幾年的土木工程還是大熱門專業,各個學校招生還是挺多的。像我們單位,每年還是有很多畢業生來找工作的。
大形勢下,我們這個行業其實是在走下坡路的。我家小孩今年也剛高考完,雖然我幹了半輩子這份工作,但也沒有建議他報這個專業。他的分數其實可以上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但我們還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像他們這一代都想學新技術,他報的是跟航天有關的專業,我們也支持。
摸爬滾打堅持了近十年
講述者:阿超 ,男,31歲,2016年畢業於沈陽城市建設學院土木工程系,現於合肥擔任專案經理
我是在2012年高考的,距今也有十來年了,當時高考完我問老師什麽專業選的人多,老師告訴我是土木,我想:那就它了。那時候我壓根就不知道土木工程到底是幹什麽的,甚至到大學畢業也沒有明晰的認知,後來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學習,才徹底深入到這個行業中。
現在的大學生學的課程和我們當時其實是差不多的,繪圖軟件、測量計算,以及法規、管理、材料力學、結構力學、鋼結構等等。上大學前,我對未來也沒有預想,不過大學可是認真學過來的,現在依然覺得受益匪淺。
2016年畢業之後,我就直接進入這行了,正常上班下班,但是我實踐能力還挺強的,別人學東西需要一兩年,我半年就獨立了。那時候我對未來也沒有什麽規劃,只是將上班當作一件我必須要做的事情。這一幹就是近十年,主要還是在安徽各個城市跑,一開始是不想離父母太遠,現在成家了,也就多了些顧慮,但也會隔一段時間去西北那邊跑跑工程。我沒想過轉行,因為幹別的薪金不高,高薪金的技術我也不會。
在我看來,土木、建築這個行業現在算是夕陽產業,加上大學生越來越多,行業其實已經接近飽和的狀態。未來,土木會傾向於既有建築物的改造、加固和翻新。我們這一行看的就是動手能力,學校裏能教的都是知識,那些剛畢業的學生技術不夠,公司肯定想找有經驗、有能力的人。很多本科生開始卷實習經歷,為的不就是在正式求職的時候更有競爭力一些。
像我也算是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堅持了十年,但說不定哪一天我就不幹了,這一行要承擔的風險、壓力和責任很大。這一路看過來,行內的新人其實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學校教的,社會會教;學校教不了的,社會也會教你。
阿超參與的建築專案。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工地的工作環境。
實習條件艱苦,就業性別歧視
講述者:林莉 ,女,華東地區某985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保研到本學院防災方向
我是家裏的第一代大學生。當年我考上了大學,家裏人都非常高興。但家裏人沒讀過大學,對每個專業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如何去獲取資訊。高考完,我去問意向大學的招生辦老師,他們說了很多,我感到雲裏霧裏的,只聽懂一句:找自己至少感興趣的。我想,很多大亨都是搞房地產的,我本來對建築房屋挺感興趣,而且土木的分數線比建築高,總不能浪費了自己考的分,於是進了土木。
上大學前,我其實並不知道土木專業會學習什麽。我們學校采取的是大類招生,大一統一學習高數、物理等課程,從大二開始學習專業課。學生分幾個大類,包括橋梁、建工、防災、地下,統稱土木工程,會在大一下學期和大二下學期進行兩次分流。專業課有彈性力學、鋼結構、混凝土、施工原理等等,幾乎都要學,壓力很大。
我不喜歡土木,也不討厭土木,關鍵是我當時也不知道該轉去哪,就錯過了轉專業的黃金期。加上當時老師說的那些話,給我構建了一個美好的未來,讓我有了很大的動力。可是到了大三、大四,我才明白這條路的艱難:一是實習,二是性別。
我們有很多實習,不是去公司,而是去工地,去那種漫天塵土、機器轟鳴的工地,戴著安全帽巡視工地。我總擔心自己會不小心摔下來,而且工地沒有女生宿舍,我必須回學校住宿,不然就得住酒店,但酒店費用我負擔不起,實習沒有補貼和經費,還得倒貼通勤費、夥食費。更何況,我還是因為成績好才能搶到原生的實習,如果去外地,補貼都沒自己貼進去的錢多,還累。
我也想過畢業直接去工作,但在工科領域,女碩士不如男本科,尤其是土木工程。工地招聘一聽你是女生,直接說,我們不要。他們不看你的成績,不看你的實習經歷,只因為你是女生,就說不要。所以我選擇讀研,不是因為我喜歡科研,而是打算透過研究生走選調這條路。學校優秀畢業生中也有女土木人,去向多是選調、考公或轉專業。如果讓我回到大二,我會對自己說:轉去一個至少能在面試時男女平等的專業吧。
當初堅定選擇,現在工作不好找
講述者:阿瀾 ,女,21歲,本科就讀於福建江夏學院土木工程專業
現在越來越少女生選擇讀土木工程專業了,我算不算是一個叛逆的女孩?其實父母親戚是不支持我報這個誌願的,朋友也說我勸不住,但是我就是想做跟建築類和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工作,所以在誌願填報時,我選擇了高考分數範圍之內的可以報考的關於土木工程相關的院校。
在我正式進入大學學習之前,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搞基建的專業,比如說建築、水利、鐵路建設,其實我了解的也並不多,因為身邊沒有從事相關行業的人,而網絡上的內容又不能完全相信。我們在大學中所學習的專業知識是與土木相關的課程,因為學習得沒那麽深入,我並沒有發現這個專業有什麽特殊的創新點,感覺就是很傳統的土木行業。
我們老師對這個行業的發展還是比較樂觀的,他們認為行業現狀還沒有飽和,我們都有發展的機會。但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就業率不怎麽好,而且我又是學土木的女生,老師給我們的建議都是能先考公考研就趕快行動起來,再想著找適合的工作,不然只能下工地。我想幹這行,但又不想下工地,人有時候真的太矛盾了。我還是決定先考研,再進入設計類公司工作,不想學了四年土木,最後做了一份與之無關的工作。我也知道,很多行業可能會存在性別不公,土木這一行也有這種問題,希望未來不要遇到棘手的情況,如果遇到了,我會站出來。
打算以後參加「選調」
講述者:阿輝 ,男,本碩就讀於華東地區某985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專業的實習條件比較艱苦。我的工作是檢查監督、解決問題。工地環境不好,在沒有防護欄的地方爬,總會摔進土坑裏,我已經被曬傷,而且睡覺也睡不好,經常要加班,回不了家,工人大多抽煙喝酒。
開學後,我繼續讀土木專業的研究生,並不是因為我喜歡土木,而是因為這是我能走選調的最便捷的方式。選調生能作為當地人才引進,也可以考事業單位,這樣能發揮985大學碩士的優勢。
當初選擇讀土木專業,是被學校的名聲所吸引進來的。後來才發現,土木整個行業不景氣、就業不景氣,我看不到未來,只能走選調「逃跑」。在課題組裏,一位碩士師兄也是走了選調,一位博士師兄轉去做半導體了。
阿輝實習的工地。
阿輝實習的工地。
希望土木能夠真正向智能化邁進
講述者:陳友 ,男,21歲,本科就讀於中國石油大學土木工程系
還沒學習這個專業之前,我對土木工程的看法很淺顯,停留在建築工地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這方面,也就是與建造和設計有關的專業。
我當時是因為分數不夠調劑到土木工程系的,我的第一誌願選擇的是油氣儲運,但我來到這個專業之後,還是很慶幸的,因為我覺得它沒有網上說的那麽差。當時進校之後,也有可以轉專業的機會,但我還是決定繼續留下來,心裏想的是土木工程也還行,可能我比較追求安穩。
課堂上學的結構設計、理論力學、施工技術等課程跟我想象的沒有什麽差別。老師說土木這一行業充滿挑戰和機遇,要我們好好學習深耕,但是哪個行業不是這樣呢?未來的事業可能還是需要自己一步步去走,目前的規劃是先讀研究生。
我最近在短影片平台刷到,很多院校將土木工程專業的名字加上了「智能」二字。要說教育創新,我其實沒怎麽感受到,也就是加了一些跟電腦有關的課程,沒有什麽本質的變化,學習的課程還是土木工程那一套,希望它在未來真正能夠向智能化邁進。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