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讀大學以「就業」為導向,民辦高校前景堪憂!未來幾年會更明顯

2024-07-26教育

當「飯碗」成為大學選擇的指揮棒,民辦高校路在何方?從最近兩年的高考誌願填寫可以看出來以「就業為導向」成為了關鍵詞,而這一現象,正悄然改變著中國高等教育的版圖,尤其是民辦高校,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曾經,我們追逐的是清華北大的光環,是名校的榮耀。但如今,高考後媒體的聚光燈更多地聚焦在了那些選擇 警官學院、免費師範生、公費農學生的高分考生身上 。家長們開始意識到,與其讓孩子在大學裏「內卷」到頭破血流,不如一開始就給孩子一個穩定的未來。於是,「以始為終」的填報誌願策略應運而生,高分考生紛紛湧向那些就業前景明朗的專業和院校。

「宇宙的盡頭是編制」,這句話在2024年的高考誌願填報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盡管高校紛紛發出倡議書,呼籲畢業生拓寬就業視野,但學生們和家長們似乎更加堅定了「求穩」的決心。

警校、師範院校的報考熱度持續攀升,高分考生競相湧入,而一些傳統意義上的985、211高校卻遭遇了錄取分數線下滑甚至缺檔的尷尬。這背後,是年輕人對就業穩定性的極度渴望,也是對當前就業形勢的深刻反思。

在這場就業導向的浪潮中,民辦高校無疑是被沖擊得最為猛烈的一方。 它們面臨著招生難、就業率低、社會認可度不高等多重困境。 以湛江某學院為例,今年的招生情況堪稱「慘淡」,本科批次招生計劃完成率不足一半,缺額高達數千人。這背後,既有家長對民辦高校性價比低的質疑,也有學生對未來就業前景的擔憂。

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不得不進行深刻的反思。教育,本應是培養人才、促進社會進步的基石,但如今卻在一定程度上被就業壓力所綁架。那麽,教育應該如何回應這一時代需求呢?

一方面,民辦高校需要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教學質素和管理水平,增強社會認可度。 同時,也要積極調整專業設定和課程體系,使之更加貼近市場需求和學生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社會各界也應給予民辦高校更多的關註和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媒體可以加大對民辦高校的宣傳力度,引導公眾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

而家長們則應該更加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教育選擇,不要盲目追求名校和熱門專業,而是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長來制定合適的職業規劃。

這一話題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共鳴。有網友表示:「現在的大學生真的太難了,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還要時刻關註就業市場動態。」也有網友提出質疑:「難道真的只有編制內的工作才是穩定的嗎?其他行業就沒有發展空間了嗎?」還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我當年也是放棄了985的機會選擇了警校,現在覺得自己的選擇很正確。」

教育,從來都不應該只是為了就業而存在的。它應該是一種啟迪智慧、塑造人格、培養創新能力的過程。然而,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我們不得不面對就業壓力這一現實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