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要求導師每周與學生見面一次」為何引熱議?

2024-04-01教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澎湃新聞報道,日前,山東大學物理學院網站釋出訊息,山東大學研究生管理系統已增設「導師指導」模組,全體研究生導師每周要與所指導的研究生見面一次。這引發輿論場上關於導師與研究生見面頻率問題的熱議。

從校方釋出的【關於研究生管理系統增設「導師指導」模組的通知】檔可知,學校要求導師每周與所指導的研究生要有一次見面,可以選擇線上,可以選擇線下。而且,導師與研究生見面的情況要及時在山大研究生管理系統中做記錄,此資訊今後將作為導師上崗資格、評獎評優的一項重要考核依據。換言之,導師與研究生見面,成了一個必須要定期完成的工作,校方也有配套的獎懲機制來督促導師落實要求。校方的做法,引起不少人尤其是研究生的認可與好評。

一直以來,輿論場上不乏研究生吐槽導師「根本不關心自己」的聲音。一些導師對學生的漠視,體現在很多方面,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聯系少、見面少,在不上課的時候,甚至有些學生長期見不到自己的導師。

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原因有很多。首先,不可否認,確實有個別導師缺乏責任感,雖然占著指導學生的名額,拿著指導經費,卻不認真對待這項重要工作。一些導師對上課、帶學生興趣不大,把更多時間、精力用在了發論文、評職稱等事情上,過度看重個人利益,卻忽視了教師的基本責任。

再者,一些導師也想經常跟學生見面,但在研究生擴招之後,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曾有大學老師向筆者反映,以前一名導師帶兩三個研究生的時候,導師比較容易與學生多交流,一些導師對學生的生活方面也多有關懷。但是,如今不少導師同時帶一二十個研究生,越是名頭大的導師,平時也越忙碌,帶的學生越多,很難保證與學生時常見面交流。

還有一點不可忽視:過去,不少高校的監督和獎懲機制不夠健全,沒能讓導師意識到加強與學生交流的重要性。一些導師一味忙著自己的「發展事業」,卻不怎麽關心學生。即便在學生之間口碑不佳,也不會影響自己的「江湖地位」。可以說,沒有一套完善的監督和獎懲機制,就很難督促導師落實教書育人的相關要求。

從這個意義上講,山大物理學院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學生的切身權益,也有助於鼓勵教師多與學生交流、時常關心學生。可以想象,在這樣一個科學獎懲機制的作用下,將會有更多學生得到導師的關愛,這對那些在求學階段心存迷茫、急需點撥的學生,將帶來巨大的幫助。時間一長,也有助於形成更加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和校園氛圍,真正提高研究生階段的教學質素和學校聲譽。

值得註意的是,這次山大物理學院還特別提到,除了線下溝通,導師每周與學生見面的形式,也可以線上上,這是比較人性化的要求。現實中,有些導師可能需要出差,有時還要長時間出國存取交流,未必能做到每周都與學生線下交流。因此,線上見面交流,也是應當被認可和鼓勵的做法。

其實,只要導師心裏始終裝著學生,到底是線上還是線下見面交流,並不是問題的關鍵。在學生面對困難的時候,特別是在寫論文、求職期間,感到迷茫和焦慮的時候,導師多提供一些「過來人」的經驗指導,多一些親人式的精神關懷,都能讓學生感到溫暖,獲得前行的動力。這些都需要導師真正認識到加強溝通的重要意義,在日常工作中堅持做到位,而不是像完成任務一樣去「被迫」關心學生。

責任編輯:任冠青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