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上海紐約大學校長童世駿:選拔不能以犧牲培育為代價

2024-02-02教育

人本主義哲學家艾瑞克·弗洛姆在【自我的追尋】中寫下:「人雖然創造發明了種種新的、更佳的方法來征服自然,但他卻陷入了那些錯綜復雜方法的迷津中,而未能覺察到這些方法只有實作了人的目的才有意義。」上海紐約大學校長童世駿認為, 當下教育所面臨的「迷津」,很大程度上是以激烈的選拔犧牲了教育的根本使命:培育。

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作為中國高等教育高質素發展的有益探索,廣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這種辦學方式折射出來的開放性是多方面的。總體而言,這種開放性所聚焦的,是一種融合了全球視野的對育人本質的追求。童世駿說,跨民族、跨文化的學術交流和同輩環境,更能激發學生對於自我的追尋,讓他們在學識、思維、人格的雅正與博敞中,得到完整的發展。

童世駿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上海紐約大學校長,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外籍院士,曾任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所長。

在跨文化的交流中發現自己、探知世界

「創造一個多元交融的文化環境,讓一半的中國學生和數量相當的國際學生一起,體驗文化的碰撞所帶來的愉悅與艱澀,從而有效地掌握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站在博雅的視野中觀照自身和探知世界,是上海紐約大學(以下簡稱「上紐大」)一直以來為學、勸學的目標。

童世駿介紹,上紐大有一門含金量非常高的通識課程——「全球視野下的社會」(Global Perspectives on Society),這是全校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在這門課程中,學生的視野逐漸由個人向集體、社區、國家、市場以及世界過渡。

柏拉圖、霍布斯、笛卡爾、波伏娃等學者的經典哲學著作躍然於課堂和學生的課題討論中。他們會在中國語境下,圍繞「社會的社會與政治基礎」「創造自我」「民族認同的根源與限制」等全球化主題進行學術寫作。這門課程最初由上海紐約大學常務副校長謝菲·雷蒙、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羅默共同設計、講授。十余年中,這門課程都由學校最優秀的教師授課,且配有十幾個助教。

「有同學進校時認為自己是文科生,四年過後,卻成了一名數學專業的畢業生。」在上紐大,學生這種有跨度的轉變非常普遍。童世駿認為,這種轉變源於學校自由、包容的學習氛圍。上紐大的教育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到了二年級下學期才要求他們定專業方向。在這之前,同學們大可自由探索。兩年時光裏,很多同學都發現了和進校時不同的自己和興趣方向。二是學校會為學生提供詳細的指導,在他們的意願基礎上,給予專業意見和解答。

課程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同樣給學生帶來了挑戰。在全英文教學的氛圍下,上紐大對學生的英語要求不一定是卷面成績好,而是能套用。即便入學時英語基礎不夠好也沒關系,只要對語言學習不抵觸,能迅速適應全英教學和生活,以及願意包容和學習不同文化、不同的價值觀,就能逐漸得到提升。

童世駿說,上紐大的教學師生比是1:7,小班課程較多,很容易找到教學資源,學生如果不善於、不願意跟教授打交道,會很可惜。要在上紐大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進階,不僅要培養自己利用資源的能力,還要適應跨文化的交流環境。「我們的理念是要把同學也作為教學資源。大學四年提供的教育資源,不光是教師和學校相關的軟硬件設施。同學之間頻繁的交流、切磋,會讓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體會,這是大學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要敢於把不成熟的問題主動提出來

「在中國學生中,教育的功利文化較為根深蒂固,容易讓人迷失學習的本心。這種在基礎教育階段遺留的學習習慣很容易被帶入高等教育。」

童世駿觀察到,由於母語原因,中國學生在全英課堂的提問積極性相對較弱,如果表達能夠更流暢,他們會更加自信。另外,這種提問的積極性還在於從內心深處出發,是否願意有批判性的思考,是否敢於把自己思考得不成熟的問題提出來,因為在中國人的文化系統裏,會比較在乎面子,會擔心自己提的問題不夠深刻。

「其實我們的老師也會這樣,我有時會給一些校外的老師上培訓課,每次講完課,老師們也容易默不作聲,提問的積極性很弱。現在我在上紐大教授西方哲學,在授課過程中,我會告訴同學們,有疑問可以隨時打斷我,針對這些疑問我會組織小組討論,且每個星期都會安排課外答疑。」

盡管講了一輩子的哲學課,童世駿仍會擔心自己講錯。他的學生來自各個國家,有時講到相關的人名、事件,心存疑惑的學生會立即上網檢索其真實性,並直接提出質疑,師生、生生之間的爭論在課堂上是常態。童世駿鼓勵這種凸顯了教育本真的質疑和爭論,他希望學生在平等的交流中勇敢探索,用好奇和嚴謹的態度,學以成己,回饋社會。

童世駿指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目標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這種教育資源在當下國內的教育體系中,容易被過早地消耗。因此, 在高等教育期間,讓學生在專長、興趣、教學資源和社會需要四者之中找到結合點,讓他們在持續的學習興趣中成長非常重要。

經過幾年的學習,從當前學校的相關調研報告來看,上紐大學生的求學動力是相對旺盛的。報告顯示,從入學之初到臨近畢業,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不但沒有消退,反而更加強烈,因為整個教學環境對學生的主動性要求會比較高。

「被一群求知欲很強的年輕人包圍著,老師的教學和科研狀態也會變好。」童世駿說,當下很多高校頂尖人才的科研任務較重,往往會影響他們對於教學的投入。因此建校之初上紐大就將本科教育當作人才培養的中心任務,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能夠反向促進教師的成長,這樣一來,科研和教學就能實作良性迴圈。

選拔應該作為一種杠桿

透過上紐大的育人現實,童世駿也看到 當下教育體系的核心問題,即要處理好培育和選拔之間的關系——培育為本,選拔為末,本末相宜。

「不是說不能選拔,因為教學資源是有限的,上紐大的教學資源也只能提供給一定名額的學生。於社會分工和教育資源的配置而言,教育的選拔功能很重要。選拔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在於讓有潛力的學生得到相應的教學資源。但選拔要對培育有促進、激勵作用。不能為了適應選拔的需要,就妨礙、犧牲了培育的目標。」

童世駿直言,當下基礎教育存在的刷題和各種超前學習等現象,其實就是培育與選拔關系的本末倒置。「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和行為,會導致一部份人付出無形、巨大的代價。哪怕他們在選拔的道路上走得再遠,走到了某個制高點,但最後卻成了一個‘殘缺’的人。無論從個人、家庭、社會來講都是很可惜的,這不是教育該有的樣子。」他認為家長和學生要保持足夠的清醒,要把同學之間的競爭變成有利於自己成長的動力。

童世駿曾在一篇對「雙減」政策做哲學思考的文章中,梳理了教育的選拔功能和培育功能之間的辯證關系。他認為,要從發揮方式、價值取向、實際效果三個方面去評估選拔功能是否阻礙了培育的目的:

如果無數孩子為了進入名校而提前修課、密集培訓、反復刷題,不僅付出個人健康、家庭財力等有形代價,而且付出犧牲課程以外興趣愛好、消耗課程知識本身魅力的無形代價;

如果教育選拔不僅表現為學生的學習成績競賽和考試分數競賽,而且表現為家庭的人情關系競賽和金錢數量競賽,尤其是整個社會都把「愛科學」與「愛勞動」對立起來,都只看得起智力要求高或學歷要求難的工作崗位,而鄙視普通崗位的誠實勞動;

如果在某種教育選拔機制下,社會的創新能力並沒有提高,社會的緊缺崗位人才需求並沒有滿足,人才流動發生阻滯,或出現人才群體流失遠超引進的現象;

如果出現了上述這些情況,那麽,教育的選拔功能顯然是發揮得不正常、不合理,有必要采取措施加以矯正。

童世駿認為,在以培育為核心的教育目標下,選拔應該作為一種杠桿,一種激勵,要盡力發揮其積極的一面。 培育和選拔之間的本末相宜,根本上要體現教育的內在價值和工具價值的辯證統一。

— END —

來源 | 本文刊於【教育家】2024年1月刊第4期,原文標題【童世駿:「實作了人的目的」的選拔才更有意義】

作者|鄧曉婷

統籌 | 周彩麗

【教育家】雜誌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媒體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