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五十年前回憶,名字含「洋」的23種物件,滿滿的回憶,你還記得嗎

2023-12-06收藏

歲月在記憶中留下寶貴的痕跡,點綴著生活的趣事。那些曾經的「洋」糖,現今我們稱之為水果糖;「洋宜子」,如今被叫作香皂;「洋襪子」和「洋焟」,它們都是五十年前的生活用語,而今卻成了有趣的話題。回顧那個年代,我們用「洋」字眼來形容物品,實際上是因為它們來自外國。當時,中國的工業科技相對滯後,大部份商品、工具和生活用品都必須從國外進口,所以一切外來物品都以「洋」字開頭。我還記得小時候,不理解為什麽這些物品要加上「洋」字,後來才懂得它們的外國來歷。那個時代,中國的工業技術相對滯後,大部份商品都得依賴進口,所以「洋貨」成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

漢朝時,來自外國的商品都稱作「胡」,如胡椒、胡瓜、胡琴等。明代開始稱為「番」,如番茄等。外國人稱中國人為「胡人」,無論是胡還是番,都代表著外來文化。直到近代才開始使用「洋」。早期的中國工業相對滯後,因此進口「洋貨」較多,解放後工業騰飛,許多商品不再進口,但有些老一輩人已經養成了使用「洋」字開頭的習慣,比如「洋火」(火柴)、「洋油」(煤油)、「洋車子」(單車)等。

現在,中國已成為制造業大國,我們的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甚至在外國市場上也以「Made in China」為標誌。中國日益強大!

「洋馬」指的是單車,小時候俗稱它們為「洋馬兒」。

外國的十字鎬被稱為「洋鎬」,而中國的稱為「鎬頭」,實際上是指鋤頭。

「洋火」是火柴,小時候俗稱為「洋火」,有的地方甚至叫它們「取燈」,這個名字有點兒不標準,其實是音譯的結果。但這種習慣用法主要局限於一些農村地區。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火柴已經開始在中國本土生產。

「洋布」有兩種記法,其中之一是「白洋布」,另一種是「紅洋裱」。這些實際上是指「混紡布」,與我們自家織的土布相比,這種布更加堅固耐用,顏色也更加鮮艷。

鐵釘叫做「洋釘」,主要用來釘木頭。

白鐵皮叫「洋開皮」,一種用途廣泛的材料,尤其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

「洋線」指的是工廠生產的縫紉機線,與農村人手紡的土棉線相對應。

「洋瓷盆」是指瓷制盆,曾經用木制桶和盆的農村家庭將其稱為「洋瓷盆」。

工廠生產的白鐵桶叫「洋鐵桶」,在過去的歲月裏,這種鐵桶是家庭的常見用具,用於運水和澆園子等活動。

西紅柿過去被稱為「洋柿子」,這個名字源於西洋引入的水果。此外,其他食材也以類似的方式被稱為「洋芋」(薯仔)和「番薯」(甘薯),或者「洋姜」(姜)。

蔥頭有些地方也叫做「洋蔥」,新疆人常常稱之為「皮芽子」。

「洋油燈」是指煤油燈,是以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之一。在沒有穩定電力供應的年代,它們灑在屋子裏,使之明亮如白晝。

「洋蠟」是指蠟燭,特別是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它們被人們稱為「洋蠟」,用以照明。這種習慣在一些農村地區一直延續了下來。

「洋山芋」是對薯仔的叫法,以表明這是一種外來的食材。

「洋茄子」是指氣球,四川人將其戲稱為「洋茄子」,這個名字甚至演化成了一種調侃,用於嘲笑自誇的人。

「洋灰」是指水泥,有些地方至今還將水泥稱為「洋灰」,這是物質匱乏年代的稱呼。

「洋傘」是黑布鋼骨雨傘的別稱,與中國傳統的油紙傘不同,它們是尼龍布制成,傘柄彎曲,所以被叫作「洋傘」。

「洋畫」是指油畫,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洋油畫追求寫意和寫實不同,因此將油畫稱為「洋畫」。

「洋戲匣子」是舊時的收音機,它是當時家家戶戶的寶貝。

「洋鍬」是指鐵鍬,它在農村常用於挖土等農活。

「洋機子」是縫紉機的俗稱,它在舊時是非常奢侈的物品,被認為是四大件之一,也是結婚的必備物品。

「洋娃娃」是對兒童玩具娃娃的稱呼,尤其是卷發娃娃。

「小洋房」是別墅的俗稱,而「小洋樓」指的是8層以下且帶電梯的高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