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雷健平:收藏是時間和知識疊加的增值行為

2024-01-21收藏

■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會長向仕傑(左)向前後空間創始人、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監事長雷健平先生授牌。

建窯銀毫茶盞 宋代

耀州窯兔毫鬥笠茶盞 北宋

磁州窯烏金釉茶盞

當陽峪窯鐵銹斑茶盞 北宋

陳蔭仟制雙竹提梁壺

耀州窯玳瑁斑花口盞 北宋

藝術行業觀察系列報道

【讀懂中國藝術】系列沙龍第二期「意在物外」日前舉辦

【讀懂中國藝術】系列沙龍第二期「意在物外」中國古代茶器收藏鑒賞之「器·收藏——雷健平先生分享茶器的千年美學」活動1月19日在前後空間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共海珠區委統戰部指導,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海珠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廣州歐美同學會(廣州留學人員聯誼會)海珠分會、廣州市海珠區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協會主辦,並得到前後空間、廣州知新未來文化有限公司、匯豐私人財富規劃支持。

「收藏是我的一個興趣愛好。」

活動當日,來自海珠區委統戰部、海珠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海珠歐美同學會(海歸協會)、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以及特邀嘉賓等數十位人士齊聚前後空間。在分享會正式開始之前,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正式授予前後空間作為商會會員活動中心牌匾,將非週期性舉辦藝術文化講座沙龍等藝術鑒賞活動,以加強會員之間的聯系,促進行業內的資訊交流和合作。

在分享會上,前後文化董事長、著名茶器收藏家雷健平首先簡述了自己在傳播行業探索二十多年的經歷。他坦言,「收藏是我的一個興趣愛好。」他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持續把時間投入到了收藏領域,但在他看來,這反而是一種放松的方式,「把時間放在收藏上,是一種精神轉移,反而讓自己的整個狀態更放松。」

因工作的原因,他經常到國外出差,但每到一個地方,空閑時間都會到當地有名的美術館、博物館看展覽,久而久之便對藝術品產生了獨特的情感。剛開始步入收藏領域時,雷健平收藏的門類也較為廣泛,書畫、瓷器、家具等都會愛不釋手。他甚至暗下決心,「每做完一個專案,就讓自己多藏一件藝術品。」

但隨著見識與研究的深入,他認為收藏還是需要專註,逼迫自己作出選擇,專攻某一品類。由於日常喜歡喝茶的緣故,於是,他的藏品便慢慢圍繞茶文化構成了個人的收藏系統,並形成了紫砂、瓷器以及唐宋時期的茶碗等幾個分支的收藏脈絡。

雷健平最初也是從新的紫砂入手,他後來發現,當代紫砂大師都講究老紫砂壺,因此,他便開始了「由當代入古代」的轉變。

為什麽紫砂壺歷來備受追捧?雷健平認為,一方面,在清代,盡管清宮造辦處能制造很多珍貴的器物,但卻不能制造紫砂壺,但清宮廷十分認可紫砂壺,於是,便指定地方工匠專供制造,也由此,紫砂壺的價值得到進一步的夯實;另一方面,明清文人對紫砂壺創作的介入,使得原本彰顯技藝的紫砂壺得到了文化的加持,更使得紫砂壺價值飆升。

談及收藏投資,雷健平認為單純投資是一種做法,但他則以玩的心態進行品物,在他看來,透過收藏賞玩,自己內心不但得到了愉悅,某種角度,同樣是一種財富的積累方式,他深刻地感受到,「收藏本身就是一種透過時間和知識疊加積累的增值行為。」

紫砂辨偽

泥色和工藝特點均可判斷紫砂壺年代

雷健平認為,紫砂造假並不容易。首先,透過泥色可以大致判斷紫砂壺的年代。第二,工藝特點也能反映年代。雷健平舉了個例子,他說,「我們仔細觀察不同年代的紫砂壺的蓋墻,就能分清區別,明代的蓋墻,相對較淺,而晚清的蓋墻,則明顯較深。」

還有泥料,明代晚期,主要是從日用器的制作中,提取較為精致的泥料制作紫砂壺,那時候的紫砂壺有一些被稱為「地磚胎」,顏色比較淺,對比來看,到了清三代,燒制紫砂壺的技術已經達到非常高的水平,能燒出「豬肝色」,非常潤,甚至在今天來看,紫砂的最高峰依然在清三代。

從器型的角度看,明清紫砂壺的「圓」,幾乎都不是規則的圓,而是有制作手感的近似圓。而現在所做的紫砂壺,則十分規整,往往缺少了一種生氣、少了一種氣質。

談及器物的氣質,雷健平認為,「宋代茶器尤其講究氣質,但這種氣質是如何,則需要每個人慢慢去感悟。」

器物鑒賞

耀州窯兔毫鬥笠茶盞 北宋

兔毫茶盞是宋代黑釉瓷最具代表性的名品,其在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勻細密的筋脈,因形狀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樣纖細柔長而得名。宋徽宗曾在【大觀茶論】中提到:「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本品以青黑色為底,盞面通體泛著銀光,兔毫猶如在月光下般閃著瑩瑩光澤。

磁州窯烏金釉茶盞

烏金釉,通體烏黑無斑紋。釉色純正,光澤閃爍,烏黑如漆,亮鋥如鏡。由於宋代點茶以白色茶沫細膩豐富為上,所以黑釉茶盞不僅利於觀察茶湯上面的浮沫,更是襯托茶沫之白最好的器具。

當陽峪窯鐵銹斑茶盞 北宋

鐵銹斑為北方磁州窯系宋、金、元時期特有的工藝,在施好的黑釉的胎體上,用含有氧化鐵的斑花石作著色劑紋飾裝飾,在高溫的燒制過程中,紋飾中的鐵晶體呈現出斑斕的鐵銹斑。本品內部施黑釉鐵銹斑,斑塊呈條狀,外部施鐵銹紅釉。

建窯銀毫茶盞 宋代

建窯,在宋代以盛產黑釉瓷而聞名於世。建窯黑釉盞的特征為:胎體厚重,含鐵量高,有「鐵胎」之稱,呈黑灰色、紫黑色,胎質粗糙堅硬,露胎處色沈而無光。造型多樣,有大小斂口、敞口等不同形式。圈足小而淺,修胎有力,刀法自然,釉質剛潤,釉色烏黑,器物內外施釉,外釉近底足,足底無釉而露胎。底足有「供禦」「進琖」字銘的,是為宋代宮廷燒制的貢品。釉面有明顯的垂流和窯變現象,有「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等著名品種。目前日本所藏的幾種聞名世界的國寶級「曜變」天目盞,就是建窯的產品。

耀州窯玳瑁斑花口盞 北宋

玳瑁斑花口盞,因盞身內外呈棕褐與黃色間雜形成如玳瑁殼的釉色,故名。玳瑁斑茶盞是宋代黑釉瓷的品種之一,以江西吉州窯所產較多,北方耀州窯也出產部份玳瑁斑茶盞。

耀州窯是中國古代八大窯系之一,與宋代的「汝、官、鈞、哥、定」五大名窯齊名,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耀州窯始燒於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前後有八百多年的燒造歷史。耀州窯主要有青釉、白釉、黑釉、姜黃釉、月白釉、鐵銹花等。其造型古樸典雅,一經窯變,氣象萬千,被譽為「巧如範金,精比琢玉」。

■收藏周刊記者 梁誌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