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收藏類節目的禍害

2024-01-20收藏

節目商業化

一位搞隋唐考古的老專家被請去鑒定一只銅鏡,當他侃侃而談隋唐銅器的藝術風格和傳承特點時,話被急切打斷,鏡子主人只問:「它能值多少錢?」老人頓覺赧然而又憤然:一是他實在說不出這只鏡子的價錢;二是看到人家其實並不需要他從藝術方面去鑒賞講解,覺得尊嚴受到傷害,從此絕塵於此類活動。由此看,「藝術品鑒賞」和「藝術品投資」盡管有內在聯系,但卻是兩個概念,兩種行為。

而現在的電視節目往往把二者相容,在鑒賞的同時標出價格,並且側重點在後者,以驚人價格吸引觀眾,但對藏品的估價卻又常持遊戲態度,註有不少水份,而這種「註水」的價格,卻對觀眾的投資行為起著極大的導向作用。投資是很嚴峻的事情,在期望回報的同時,要承擔巨大風險。因此媒體任何投資導向,哪怕帶有暗示性的導向,都應嚴肅鄭重。比如股評,能想象用娛樂的方式把一只股票的走勢示於觀眾嗎?因此,是否應有截然分開的兩類節目:一類專於鑒賞,講藏品的藝術特色、藝術價值,絕口不提「錢」字;一類專於投資,以嚴謹的方式,把行情、投資前景、風險和辨識真偽的方法直截了當地分析給觀眾,不搞「寓教於樂」。

多年來的事實證明,收藏類節目的投資導向作用是巨大的,朋友們有一種不安的共識:這種導向對新「入門」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影響極大。一位朋友的父親是位離休幹部,因電視節目而迷上了收藏,拿出積蓄和養老金,按照節目中的介紹,比著葫蘆找瓢,已在瓷器販子中小有「名氣」,經常有人找上門來兜售「清三代」的東西。前幾年生病住院,竟無余錢交付押金。一位退休中學教師手拿一只800元買的水盂,興高采烈,稱撿了大「漏兒」,東西絕對「開門」,請大家「共賞」。收藏圈子裏有「不相熟不做諍友」的習慣,在場的人傳看之後,誰也不告訴他那水盂只值二三十元,是「剛起鍋,還帶熱乎氣兒」的東西。中老年人眼力悟性已稍嫌遲鈍,思想又很固執,一旦買了較高價位的假貨,心理調適能力又差,經不起損失的打擊,是很讓人擔憂的事情。

專家符號化

在一檔電視節目中,人們看到:主持人呼喚專家上前鑒定藏品,專家戴著白手套上場,在藏品前瀏覽片刻,又被主持人「請回」就座。接著便有了後邊的專家講評和給價。涉足藝術品收藏行業的人都有體驗,鑒定是很細致的工作,需反復把驗,過眼、過手,要在適合的光線下靜心體察。就算是專家,很多藝術品也不可能浮光掠影一看,就能立刻給出準確、中肯的結論和估價。那麽節目中的專家為什麽能那麽快就完成「任務」呢?顯然,他們在台下已經做了充分的鑒定。事情想明白了,於是就有了一種讓人很不舒服的感覺:原來專家上台走這一遭,只是充當節目中的「演員」。應當說,請專家參與的各類電視節目不少,被主持人「擺布」一下的情況也很多,但那些專家至少沒有失去「自我」,仍是節目的中心,是各專業的權威闡釋者。而收藏節目中,專家上場的功能卻只是符號,已經被完全「道具化」了。退一步講,節目中允許主持人把解說詞背下來,各觀眾「方陣」也可以漫天「給」價,「持寶人」甚至可以用「替身」,但專家卻不能有半點摻假,如果主持人把專家「逼」得不得不說超出他知識範圍的假話,或做超出他業務範圍的假動作(違心估價就是假話,「上台走一遭」就是假動作),那不僅會傷害專家的尊嚴,更會傷害觀眾的尊嚴。

再有,現在節目中專家對藏品的給價較十幾年前已經有了很大「改進」,不再以專家個人的名義,而是以「專家組」的名義,這樣聽起來似乎更權威、更公正一些。但細想仍覺「導演」得不徹底:一台節目出現的不可能都是單一門類的藏品,有瓷器、銅器、木器等等。試想讓「專家組」中的銅器和木器專家參與一件瓷器的估價,是否還有權威性呢?所以「專家組」也成了節目的符號,確切說是個「冒號」,其作用只是引出後面的價格。

附帶要說的是,電視節目的「造神」功能是很強的。有人風傳,有些人其實夠不上「專家」,但在節目中一「走」,立刻就被觀眾認定為「專家」,今後「台下」的利益是長久的。我就認識一位電視節目中脫穎而出的「寶探」,自從有了這個「徽號」,來請他鑒定東西的人絡繹不絕,他開的古董店,貨「走」得也很好。

內容戲劇化

應該說,為了使節目新穎,編導精心編排,本無可厚非。但凡事應該有度,應講究形式與主題的搭配得宜,不能只為追求收視率而搞「噱頭」。藝術品鑒賞應該是一種持重、風雅的活動,應讓觀眾享受到藝術的悠深氣韻,和由此帶來的安寧心境。但現在有些節目偏要講求「穿透力」「震撼力」,把本來是「高山流水」的「雅樂」弄成火熱的「搖滾」,讓人看了「鬧心」。如一檔節目中,主持人手持銅錘,巡視在「寶物」中間,表情莫測高深,口中念念有詞;「持寶人」有大難臨頭之感,生怕自己的「寶物」遭到毀壞,打躬作揖,做哀求狀。一不留神,錘起處,一件瓷器便被砸成碎片。接著,再巡視,再砸,再三,再四……看了讓人心驚肉跳。一位女教師,在瓷器被毀的瞬間,一聲驚呼,接著搖頭嘆息道:「雖然是贗品,也很美,這是何必!」難怪這位教師有如此劇烈的反應,這些碎片和這種「施虐」的味道,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暴力影片中打鬥後一片狼藉的場景。這場面也讓我想到曾在報國寺地攤兒看到的一幕:一位光膀子的攤主和買主為一件瓷器討價還價,因買主出價過低,說著說著說「蹭」了,攤主怒聲吆喝:「我今兒就是把它砸了,也不賣給你!」最後把瓷器很「解氣」地舉過頭頂,摔得粉碎。當時圍觀者中就有人高喊一句:「嘿!有點天橋把式的勁兒嘿!」這檔節目看過,驚恐之余,我要問:這種以「砸」為賣點的節目能長久嗎?砸完瓷器你還砸什麽?銅器你能砸嗎?木器你能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