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肉形石的大俗文化

2023-12-27收藏

在舉辦的一次奇石文化活動上,看到了肉形石,當時站在遠處,乍一瞧,以為是一塊新鮮的豬肉,走進了才發現是石。這是筆者第一次近距離觀賞肉形石。就如其他觀賞者說的那樣,這石頭讓人有吃的欲望,特有意思。

自那後,筆者就對肉形石多了幾分關註,每次去奇石市場,就會專門去看肉形石。有位喜歡文玩的朋友,對肉形石情有獨鐘,他說肉形石貼近現實生活,不像其他奇石那樣高高在上,也沒有那麽多深藏不露。朋友所言,筆者贊同。肉形石的確是一種男女老少皆能看懂的石頭,正是這種淺白而通俗的欣賞外形,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愛。

淺白通俗,並不意味著肉形石就是淺陋粗俗的。先來看肉形石的形成歷程。肉形石系天然石種,屬於沈積巖石,或變質巖石等,在地球地質運動中,與其他礦物質接觸融合在一起,經過漫長時間凝固演化而成。出現的石紋理,有的像生肉,有的像熟肉,或腌制肉形等。上等肉形石,色澤明艷,肉皮紋路與真肉非常逼真,尤其是那厚厚的脂肪紋路,也可以假亂真,無論是顏色,紋路,形狀等,都堪稱完美。珍貴之處,便是這種真實是自然演化形成的結果,而非人工特意而為。就算次一等的肉形石,經過人工打磨,也能呈現好的品相。正所謂出生決定身價,經過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凝結的肉形石,其本身的價值就非同一般。

再來說肉形石的通俗。肉形石因為自然演化結果而形成肉形,這本身就是特殊的表現。大凡血肉生靈,無不重視肉身,尤其是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更是將自身血肉的生存延續與健康作為存在的重要價值之一,而人類想要生存延續,就必須獲得一定的食物,其中肉食就占據很重要的位置。數千年來,人們對於肉食非常熟悉,也特別有好感,肉食被廣義的定為富裕的象征。在古代,甚至也是一種地位凸顯。由於對肉食的熟悉與看重,這就代表了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性。恰好肉形石符合這種雙重性。

肉形石具有觀賞性,讓人感受到「活色生鮮」的肉食,這是物質上的。家裏擺放一塊肉形石,象征著富貴的生活;辦公場所或工作室擺放肉形石,有一種喜氣,蒸蒸日上之象;如果作為禮物贈送朋友或客戶,代表「有肉吃」,有肉吃則富,表達的是祝福。這便是肉形石精神上的寓意。不管是物質表現上,還是精神寓意上,肉形石都是俗的,這種通俗的形狀與性格,註定了肉形石的市場與受眾,它應該是「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奇石品種。

當然肉形石的俗,不是到處可見,任人擺弄的,肉形石俗在長相,俗在通人情。但肉形石卻有自己的內涵。筆者曾有幸觀賞過價值不菲的幾塊肉形石,它們雖然不是國寶級,收藏價值卻很高。有塊肉形石很像剛出鍋的肥肉,那種冒油的石紋若有若無,站在它面前,就能聞到冒著熱氣的肉香,忍不住就要吞口水。還有一塊肉形石是新鮮的肉,肉裏的血紋與脂肪顆粒,都很清晰,有條理但又無序,而且細微得就連皮皺一下,也能看到。

像這樣的肉形石,幾近完美,是不多見的。它的價值便體現在俗,俗在看得見的逼真,俗在欣賞性的愉悅,從而讓每一個觀者共鳴。

肉形石的這種俗很拙嫩,正是這種俗,俗到人人可辨識與共鳴的地步,才能讓肉形石有雅的一面。這正應了一句話:藝術來源於生活。與生活貼近的肉形石,不就是藝術的一種自然再造麽。

故而,筆者以為肉形石不要特意的回避俗,也不要特意的追求雅,就如肉形石的成長經歷一般,肉形石自然而然就會從其俗,從其雅。而筆者,倒覺得肉形石偏向於大俗,大俗若拙,拙而生慧,慧便有雅,這便是肉形石露俗而藏雅的可貴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