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箙fú,是早期的盛箭器,由竹木制成。甲金文的「箙」字非常形象:
戰國矢箙
出土的戰國矢箙,可以與甲金文字形互相對應。矢箙呈長方或圓筒形,平底開口。士兵將矢箙背在身後,內盛箭矢。箭頭向下,箭的後 段露於外,便於隨時抓取發射 。
西漢出土背箙俑 模擬圖片 「備」
甲金文的「備(備)」字,就是一個人背著裝滿箭的矢箙,表示已經做好了準備,準確地說是已經備好了軍用物資,隨時可進入戰鬥。
這件漆木雕,研究者認為是矢箙面板,也就是說該矢箙的底板、側板、背板什麽的都不見了。
面板高23.5厘米、上寬22厘米、 下寬18厘米,透雕出了三鳥兩獸兩蛇。
面板正中一只鳳鳥筆直向下俯沖,兩邊各有一獸一鳥一蛇。兩蛇浮雕於上,盤曲成祥雲狀;兩鳥相對位於中,立在獸身之上,鉤喙突眼,翹翅卷尾。
兩獸臥於下,拱身回首,豎耳卷鼻。有趣的是,它們各伸出兩前趾比心。扮可愛的同時,還穩穩地托住俯沖的鳳鳥頭。
也許這是一邊工作(托住三只鳳鳥),一邊傳情。還佯裝什麽事也沒發生,扭頭看別處。
面板以紅、黑兩色為主,典雅富麗。如此精致的裝飾,推想其矢箙不是用於實戰的。
這件文物時間是戰國,出土於湖北江陵沙冢1號墓,藏於湖北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