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國寶玉器系列5-錐形玉飾

2024-01-16收藏

錐形玉飾

這件錐形玉飾是良渚文化玉器中的珍品之一,由錐形方柱和套管兩部份構成。它是用透閃石軟玉制成的,呈湖綠色,局部有雞骨白色浸蝕。錐形方柱身長 35.5 厘米,一端有 2.1 厘米長的柱形榫,榫上套有一個圓錐狀套管,長 6.9 厘米。

此文章所指錐形玉飾

錐形方柱靠榫頭的一端用陰線琢刻了八節紋飾,上部刻有兩道平行的長橫檔,橫檔上面琢有兩道凹線,橫檔下部兩側各琢刻了一道凸起的短橫檔,從四角中線看,構圖似變形獸面紋。這種花紋的琢刻方法與良渚文化玉琮的花紋大致相同。

這件錐形玉飾有幾種可能的用途,一種說法是作為發笄,用來束發;另一種說法是作為醫用器具,即古代醫書中所說的「砭石」;還有一種說法是作為生殖崇拜的偶像,因為它呈男性生殖器的形狀,與商代甲骨文中的「祖」字相似。

這件錐形玉飾於 1987 年 11 月在江蘇新沂花廳新石器時代遺址 18 號墓出土,墓中還有一青壯年和一嬰兒的骨架。從出土位置來看,它位於成年女性頭部上方,因此可能是婦女的發笄。

良渚玉錐形器

錐形飾上的獸面紋是良渚文化先民信仰崇拜的形象再現,被稱為「神徽」。這種特殊的獸面紋在當時具有特殊的「法力」,象征神祇、祖先和神靈,是三位一體的動物。這些琢有神徽的玉器可能是巫師行使「法力」的最佳道具。

錐形玉飾上閃耀著中國遠古文明的曙光。距今四五千年前,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已經很發達,以精雕細琢的玉器著稱。透過不斷的文化交流,良渚玉器向四周擴散,向南遠播到珠江流域,向北跨江過河,進入中原,最後被夏商文明所吸收。在夏、商、周禮玉及青銅器飾紋上,都能找到與良渚文化的淵源關系。

良渚玉錐形器

錐形玉飾是良渚文化逐漸被中原夏、商、周文明吸收的實物例證。這種錐形玉飾在花廳遺址中出土了四件,在江蘇草鞋山、上海福泉山、浙江反山、瑤山等遺址中也有同類器物發現。但是,在所有出土的同類器物中,這件錐形玉飾形體最大、琢制最精。

這件錐形玉飾現藏於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