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賞析清雍正青花山水圖抱月瓶的五大特點

2023-12-10收藏

一、數量稀少珍貴

清宮檔案記載: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十五日,圓明園來帖內稱,本日司庫常保、首領薩木哈來說,宮殿監副侍李英傳旨:著燒造瓷器處,嗣後寶月瓶不必燒造,欽此(清宮瓷器檔案全集•卷一•第192頁)。

由此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是自此後的雍正時期,官窯基本就不再燒造抱月瓶了;二是此前也燒造的不多,如果此前燒得較多,雍正也早就下旨少燒或不燒了。

關於雍正下旨不燒抱月瓶,是因為雍正個人不喜歡抱月瓶造型,還是因為燒造抱月瓶極其復雜費工,不得而知。

但從存世的各類雍正抱月瓶來看,胎釉畫彩極其講究,是很符合雍正的審美要求,筆者猜測應是經過雍正或內務府審批後才準予燒造。

二、造型俊秀挺拔

抱月瓶從扁壺設計發展而來,最早源自宋元時期,流行於西夏的陶制馬掛瓶,從扁壺到抱月瓶的轉換,實用功能大為削弱,而陳設美感卻賞心悅目。抱月瓶盛名於永宣時期,以雍正時期為最。

抱月瓶造型俊秀挺拔,以弧度曲線為主要美學元素,非常優美。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就曾說過「一切立體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就是圓形。」抱月瓶的造型,則二者兼具,又以日月的晨昏盈虧輪換來比喻人生,賞物寄情,賦予了中國審美中最圓滿和諧的寓意。

雍正抱月瓶與永樂時期相比,雍正抱月瓶的器身更加鼓圓,足底更為小巧,在比例上更似一輪圓月,兩側雲耳更像是纖細雙手合捧著這輪寶月。

三、工藝精雕細琢

追求完美的雍正皇帝對瓷器燒造有極高的審美標準與苛克要求。

清宮檔案記載,雍正三年十二月初七日,員外郎海望交:驢肝馬肺均窯缸一件。傳旨:郎世寧照樣畫,比缸略放高些,兩頭收小些,欽此(清宮瓷器檔案全集•卷一•第36頁)。

另有記載:「將此靶杯照都盛盤式,做西洋欄桿,將靶杯或十二只一盤,或十八一盤,足子俱要下穩」、「此茶圓二件內淡紅色的更好,燒造時著他仿淡紅色的燒造,茶圓其底不必燒紅色,仍要白色,落款不獨此茶圓,他先帶去的樣內好款式的盤碟俱燒造些,胎骨俱要精細」、「其梅瓶的款式不甚好,不可獨照此梅瓶燒造」、「此茶圓釉水顏色甚好,但款式不好」、「著好手匠役或用白檀或用黃楊木仿做一尊,其形容愈喜相愈好,左手持十八羅漢數珠,右手持芭蕉扇,如木不能甚大,即收小些做亦可」、「此白地紅龍玉壺春瓶上紅龍畫得甚好,但龍尾不甚爽利,上下花紋亦好畫得略渾些,可將此小玉壺春瓶照大瓶上龍形畫下,酌量或畫兩條或畫一條,其龍尾改畫爽利些,上下花紋照樣,俱要畫清楚」、「畫黃地琺瑯經瓷碟紅色太淺,再吹時用西洋大紅吹做,再瓷碗足嗣後不必畫回紋錦」、「著寄信與年希堯,將霽紅霽青鈞窯汝窯小花盆水蓮燒造些來,先做木樣呈覽,朕看準時再發去燒造」。

上述記載,真實地展現了雍正皇帝瓷器藝術的癡迷和對燒造工藝的審美標準,對用料、造型、填色、書畫、寫款都要親自把關,不放過每一個生產環節,活脫脫就是禦窯廠廠長。

此件雍正抱月瓶在制做工藝上與之前時期相比,造型更加科學合理,永樂時期多為上下接合制成,而雍正時期的作品則為前後相接,更易保持兩面的一致性與外壁的平滑。綬帶如意頭較大,而帶身變窄,近葫蘆頭處設計成如意雲頭狀,更顯得優美協調。底足由橢圓轉變為橄欖形,既襯托器身,又保持了整器重心沈穩。

從外觀看,即使是琢器,以曲線為主,少有平面直線與圓線,無論是弧面、口唇、塑耳、修足,還是施釉、刮釉、上彩、描繪,處處體現出規整光潔,幹凈利索,絕不拖泥帶水,將線條與器型、畫面進行了完美結合,比例十分協調,恰到好處,增一分則拙,減一分則陋,展示了極為高超審美水準和精湛的制做工藝。

四、青花艷麗明快

清宮檔案記載,雍正下旨要求燒造瓷器要「花紋清真,釉水肥潤,顏色鮮明」。

雍正時期青料采用的是浙料,早期青花艷麗明快,發色翠藍。采取人工濃色堆點的方法,來體現黑色斑點及暈散。

雍正瓷器淡描青花以細線描繪紋飾,不再施色,表現瓷器繪畫風格淡雅的同時展現工整的魅力。

雍正的青花瓷吸引了粉彩的許多優點,如精美的繪工和雅致的畫面,這些因素使雍正青花具有自己的獨特韻味,同時吸收了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沒骨」技法,突出陰陽向背,濃淡相間,遠中近層次清楚,富有立體效果。

繪畫上,繼承和發揚了康熙時期繪畫山石的「披麻皴」技法,形成一層層的苔點,所繪人物從康熙時的大人小景變成小人大景,人物只居於景中一角。

五、畫面構思巧妙

雍正時期的青花山水畫,崇山峻嶺、層巒疊嶂,蒼松翠柏,仙台樓閣,繪畫精細,栩栩如生。

此件雍正時期燒造的青花山水圖抱月瓶,腹部一面繪訪友圖,遠處山巒疊障,雲霧繚繞;

中部江岸一人靜坐垂釣,江中一艘輕舟,船夫撐舟,兩人對座交談。

近處樹木繁茂,掩蔭著山石荊棘、小橋流水、亭台樓閣,主人於房前迎接友人來訪。

另一面繪友人相會圖。

兩幅畫面,景物繁雜有序,遠近有致,動靜相宜,人物刻畫唯妙唯肖,栩栩如生,發絲胡須盡顯,裙擺隨風飄揚,古樹上藤蔓緾繞,如水簾瀑布一般,描繪出一幅恬靜美妙的世外桃源,讓人仿佛置身景中,使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