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季濤:十年來古代書畫市場的投資回報

2024-03-05收藏

中國古代書畫由於其藝術價值表現出的多樣性與復雜性,一直是藝術市場中的黃金板塊。 近來筆者撰寫了近現代書畫,現 、當代藝術和瓷器板塊的市場回報等幾篇文章,本沒有想涉及到古代書畫領域,主要考慮到古書畫存世量的稀少以及收藏者不願意較短時間再送拍場的惜售心理,恐樣板案例不足。 後來偶然試著查詢了一下十年間古書畫復拍的例子,出乎意料,數量還不少,於是就又將古代書畫板塊十年以來的市場回報狀況也進行了對比。

王時敏 【春日山水】

對比方式依然是將2010年前後買進,2023年賣出的古代書畫的價格數據列表比較。為了具有可比性,所選均為同一藏品相隔多年兩次拍賣成交的數據;盡量選擇知名拍賣行的成交價格進行對比;為簡明起見,直接將成交價進行比較,而不考慮扣除第一次拍賣的買方傭金與第二次拍賣的賣方傭金。所以表中計算出的增值率不代表精確的藏家投資收益。所有數據均來源於雅昌藝術網紀錄的中國嘉德、北京保利、香港蘇富比、香港佳士得等幾家拍賣行的成交價格。

沈士充 【江南秋色】

下表列出了22件古代書畫作品在十年左右期間買進賣出的數據和增值率表現。

黃慎 【賞梅圖】

表中22項古書畫作品中,有14例的投資回報為正數,占比63.64%,即收藏十年有所盈利(不考慮雙向傭金的支出),其中最高增值為12倍;有1項增值率為0,不賠不賺;剩余的7項為負數,即收藏十年後有所虧損,占比31.82%,最大虧損比例為58.41%。與之前筆者對比研究的幾組案例相比較,十年來古代書畫的回報率要遠好過當代書畫,好於近現代書畫和明清瓷器,略好於早期當代藝術,而不如現代藝術和新時期當代藝術的市場回報。

朱彜尊 【隸書五言聯】

在搜尋古書畫案例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古書畫收藏者確實十分的「惜售」,十年左右的復拍率很低,尤其在香港的兩大國際拍行,不易遇到十年間再次拍賣的拍品;而古書畫「惜售」就會對應出現另一種現象:香港拍行的古書畫作品檔次日趨兩極分化,既有少量不錯的作品,也有越來越多的古代小名頭作品出現在拍場,其中有些拍品還來自內地的小拍行,古書畫貨源緊缺由此可見。由表中數據可見,增值率為負的作品常常是香港的國際拍行拍出的。內地古書畫拍賣市場的十年間復拍率要高很多,也就是說相對海外,內地有更多的人對古書畫屬於偏投資性的收藏。一些人將從海外拍行、或大公司四季小拍、或地方小拍行「淘來」的作品,短時間內再次送到到大拍行春秋拍賣中。而增值率最高的往往是這些走大小拍行或大小拍場差價,或海內外市場差價的古書畫作品,即把握不同拍場之間的「撿漏」機會,增值的緣由是資訊不對稱差價而不是時間差。

王原祁 【仿大癡山水】

透過觀察歷年來的古書畫拍賣紀錄會發現:古書畫小名頭作品的投資回報往往存在著更多的不確定,不同的拍賣行、不同的拍賣時間,也許會增值,可能也會賠錢。此時,價格並不取決於小名頭作品實際上的稀缺性,而在於市場知名度小,畫家作品價格更難以評估。

馮起震 【墨竹】

古代書畫收藏也存在著這樣一個明顯的趨勢:人們越來越喜歡「生貨」和精品,不太喜歡經常在拍場上露面的「熟貨」和「普品」。顯而易見的是,隨著藝術品投資「紅利」年代的遠去,古書畫收藏如今要想獲得投資意義上的回報率,恐怕也要藏十幾年以上才會有效果。

王鐸 草書【臨王獻之帖】

此外,整體看來,內地拍賣市場古書畫的整體檔次比起香港拍行來說相對較高。顯然,十幾年來,中國古代書畫市場的國際交易中心一直位於內地,尤其在北京。2024年,國內外經濟發展前景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十分大,藝術品市場必然也會受到波及。文物藝術品的投資效應越來越不明顯,古代書畫收藏板塊的兩極分化將會更加擴大,即藏品價格強者恒強,弱者更弱。若經濟狀況不佳,拍場也許不缺精品「尖貨」卻恐缺錢,「抄底」的機緣會更多。未來精品古書畫的「接盤俠」更會是那些真正的鐘愛者與收藏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