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草根春秋系列 走進故宮:(二十五)附錄 故宮博物院收藏

2024-07-16收藏

故宮博物館陳列著許多國寶級的古董,中國幾乎所有的稀世珍品都在裏面進行了妥善的收藏與保管。

故宮博物館裏面的國寶級文物不僅價值連城,而且都是獨一無二的精品。單霽翔特別強調,院藏文物的最大特點是「倒金字塔」結構,「珍貴文物占比93.2%,一般文物占6.4%,資料只占0.4%,幾乎件件都是國家定級的珍貴文物」。

其中陶瓷35萬多件,玉石器、瓷器、琺瑯器、玻璃器、文具及雕刻品等近15萬件,織繡13萬件。珍寶、配飾、武器、樂器、鐘表儀器、生活用具等宮廷器物近10萬件,書法和繪畫近10萬件。銘刻6萬多件,金屬器3萬多件,雕塑近2萬件。

(一)陶瓷器;故宮博物院在近百萬件藏品中,陶瓷器占約三十五萬件。另外,還收藏有數千件實物資料和自1949年以來故宮博物院研究人員從全國各地150多個重要窯口采集的3萬多片瓷片標本。

目前這些瓷器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國內外其他一些博物館及私人也有零星收藏,其中僅北京故宮博物院即收藏約三十二萬件。許多聞名於世的精品,如唐代邢窯白釉葵口碗,宋代汝窯三足樽、哥窯魚耳爐、官窯弦紋瓶、鈞窯月白釉出戟尊、龍泉窯青釉鳳耳瓶、定窯孩兒枕,元代藍釉白龍紋盤,明代永樂青花壓手杯、宣德青花梵文出戟蓋罐、成化鬥彩雞缸杯、弘治黃釉描金獸耳罐、萬歷五彩鏤空雲鳳紋瓶,清代康熙紫紅地琺瑯彩纏枝蓮紋瓶、雍正琺瑯彩雉雞牡丹紋碗、乾隆各種釉彩大瓶等,均屬於原清宮舊藏品。新中國成立後,透過國家有關部門撥交、個人捐獻、出土流散文物征集等方式,使故宮博物院的陶瓷收藏日益豐厚,並彌補了原清宮收藏品在某些年代方面的欠缺。

如今,故宮博物院所藏中國古代陶瓷可謂自成體系,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中國陶瓷生產八千年延綿不斷的歷史。特別是所藏宋代五大名窯及明、清官窯瓷器,無論數量還是質素,在世界上均堪稱首屈一指。

(二)金銀器;金銀器在歷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金器。歷經各代王朝,金銀器的制作和使用久盛不衰。作為貴重金屬,金和銀的硬度適中,具有延展性,易錘打成形,又有亮麗的天然色澤,是制作工藝品的良好材料。宮廷裏的金銀器采用了鑄造、錘鍱、鏨刻、累絲等多種技術,還有的鑲嵌著珍貴的寶石,造型別致,紋飾精美,極富宮廷特色,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故宮博物院藏金器約2400余件,主要為清宮遺存,大部份為清代制品。清代皇家用金器遍及典章、祭祀、冠服、生活、鞍具、陳設和佛事等各個方面,既有冊、寶、金編鐘、皇帝寶座前的金甪端、金香筒等禮器和祭器,也有塔、佛像、供器、佛龕、壇城等宗教用器,還有大吉葫蘆,掛屏,盆景等室內陳設用器,當然數量最多的是金質的酒具和餐具等生活用器,另外,帝後的服飾佩飾中,也有一大部份以金器為主的首飾,如金指甲套、手鐲、扁方、頭簪、頭約、領約、累絲香囊、搬指、火鐮等。此外還有禮品或賞賜品,如一套六十柄的金累絲如意等。

故宮博物院藏銀器900余件,亦絕大部份為清代制造,大部份以銀壺、銀杯、銀盒等為主,制作工藝極為精致,如一套十二件的銀方鬥式杯等。

故宮博物院藏錫器200余件,其中各式各樣的錫壺占據了多數,形狀不一,上刻詩文、花卉、山水人物,還有一部份刻有私人收藏款。

(三)青銅器;青銅文化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中國大件青銅器在夏代晚期(考古學文化的二裏頭時期)開始出現,到商代前期(二裏崗時期)和商代後期(殷墟文化時期),出現了大量氣勢恢宏、紋飾繁縟的呈組合的青銅器。進入西周、東周時期,出現了一批具有長篇銘記歷史事件文字的青銅器,這是中國青銅文化的兩個特有現象。青銅器的制造和發展,歷代綿延不斷,但對社會生活產生較大影響的是在先秦時代。

傳說夏禹鑄九鼎,歷商至周,以為傳國之寶,鼎移則王朝易主。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楚子過周境,問鼎之輕重,則其覬覦王權之心,路人皆知。鼎彜或列於宗廟,或隨葬於墓室,稱為「禮器」,是先秦貴族等級身份的標誌。這種制度至西周臻於完善,稱為「周禮」。它對中國數千年歷史的發展曾產生過重大影響。

自漢代以來,青銅禮樂器時有出土,其上威嚴的紋飾,雄偉的氣度,深得帝王之心,被視為國之祥瑞。於是官民貢獻於上,皇室搜求於下,逐漸成為皇家的重要典藏。宋代曾集宮中所藏編成【宣和博古圖錄】。清代乾隆年間,則將宮中藏青銅器先後編輯了【西清古鑒】、【西清續鑒甲編】、【西清續鑒乙編】、【寧壽鑒古】等圖錄。

清代皇家收藏的青銅器,在乾隆年間即已達數千件之多,除一部份在一九四九年遷至台灣,一部份流失外,其余仍保留在故宮。加上新中國建立以後陸續由政府調撥、私人捐獻和本院收購的大量青銅器,故宮博物院現藏歷代銅器一萬五千余件,其中先秦青銅器約萬件左右,是國內收藏青銅器數量最多的博物館。

(四)琺瑯器;故宮博物院是當今國內,乃至世界上收藏中國古代金屬胎(主要是銅,亦兼或有金和銀胎者)琺瑯器數量最多的地方。共收藏有從元代到清代,以及民國時期的金屬琺瑯器6000余件,其中掐絲琺瑯器4000余件,畫琺瑯器2000余件。這些藏品,除一部份為民間作坊制造外,絕大部份是由明清兩代(明代禦用監、清代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以及廣東等由皇家所控制的機構生產的。

故宮博物院所藏具紀年款識的琺瑯器有明代宣德、景泰、嘉靖、萬歷四朝,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同治、光緒等朝,以及如「老天利」、「德興成」、「誌遠堂」等字號的商營作坊的琺瑯制品。

故宮博物院所藏金屬胎琺瑯器,品種齊全,除掐絲琺瑯器和畫琺瑯器兩大類外,還有少部份的鏨胎琺瑯器、錘胎琺瑯器、透明琺瑯器,以及在一件琺瑯器上同時使用兩種制作工藝的作品。這些作品表現出了內廷造辦處、廣東、西洋,以及中西合璧等不同的風格特點,用途廣泛,涉及宮殿陳設、宗教祭祀、殿內建築裝飾,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中國古代金屬胎琺瑯器的珍貴實物資料。

(五)漆器;是以木或其它材料造型,經髹漆而成的器物,具有實用功能和欣賞價值。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漆的特性並將漆調成各種顏色,用作美化裝飾之用的國家。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考古工作者就發現了一只木胎紅色漆碗,由此揭開了中國漆器制造史上光輝的第一頁。新石器時代的漆器制造處於探索階段,主要制作生活用品,漆色以紅、黑兩種單色為主,工藝僅有彩繪和鑲嵌兩種。

戰國、漢代是漆器制造空前繁榮的歷史時期,各種實用與觀賞品大量出現。髹漆工藝主要有描彩漆、鑲嵌、針刻等。裝飾紋樣盛行動物紋、雲紋、幾何紋等。特點是色彩豐富、線條奔放、勾勒交錯、氣韻生動。

東漢以後至宋代,漆器制作進入了緩慢發展時期,但其間也取得一些令人矚目的成就,如唐代的金銀平脫工藝、宋代的雕漆工藝都得到高度發展。

元明清時期達到了漆器制造史上的又一高潮,官造、民間漆器生產同時並存,共同發展。元代的雕漆工藝取得了輝煌成就,並湧現出張成、楊茂、張敏德、彭君寶等技藝卓越、流芳千古的制漆名家。明代的髹漆工藝全面發展,工藝技法已有14大類,近四百個品種,達到了「千文萬華,紛然不可勝識」的程度。清代在繼承明代基礎上又有進一步發展,某些品種在造型和制作技術上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進一步推動了漆器制造業的發展。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收藏漆器最多最豐富的博物館。藏品達一萬七千余件,其中以元明清三代傳世作品為主,兼有少量早期作品。在元明清三代的作品中,又以宮廷作品為主,兼有部份民間作品,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25件。這些漆器不僅種類齊備,內容豐富,且具有相當高的工藝水平糊研究價值,是世界工藝美術品的重要組成部份。

(六)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主要門類之一,是雕刻與塑造的總稱。雕刻多施於木、石、金屬等材質之上,塑造則以泥土為主要材料。中國古代雕塑源遠流長,不同時期、不同地域風格各有差異。新石器時代的陶塑與玉石雕刻,夏商周三代的青銅器鑄造,秦漢陶俑、陵墓石雕與畫像磚石,魏晉南北朝石窟造像等各具特色。隋唐各類雕塑臻至大成,呈現出全面繁榮狀態。宋元明清註重意趣的表現,雕塑面貌更加多樣化與個人化,並湧現出一批傑出的雕塑藝術家。

故宮博物院所藏特色雕塑品,主要包括:上自戰國,下至清代的各色俑類,尤以兩漢與隋唐陶俑為多;所藏河北曲陽白石佛像始自北魏晚期,止於盛唐天寶年間。佛像數量多,持續時間長,紀年發願文排列有序,材質溫潤潔白,雕刻精美;50尊廣東韶關南華寺木雕羅漢像,雕造於北宋慶歷五年至八年,是由客居廣州的連州、泉州、衢州、潮州人捐資修造,它以現實人物為參照物件,形態各異,所刻發願文內容豐富,是研究世俗信仰的重要資料;所藏何朝宗、石叟、尚均、楊玉璇等人的瓷、銅、石雕刻作品,數量與質素在國內外公私收藏中堪稱翹楚;多區域、多內涵的漢代畫像磚與畫像石;隋唐時期的人物與動物磚雕,出自湖北武漢等地的考古發掘,是當時喪葬習俗的真實反映;宋代的二十四孝磚雕,更重視孝道在意識形態與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故宮博物院所存雕塑文物源於以下途徑:一是清宮舊藏,如紫禁城內佛樓、佛堂所存藏傳佛教造像、明清名匠的工藝佳作等;二是國家撥交,此類文物或為考古發掘品,或為沒收文物商販之非法所得;三是接受捐贈,包括博物館、考古機構的捐贈和個人捐獻;四是收購,1949年以後,故宮博物院從社會上收購大批珍貴文物,充實院藏。

故宮博物院雕塑文物以品種齊全、內容豐富、具有較高的歷史與藝術價值稱著於國內外,是中國雕塑文物的重要收藏機構之一。

(七)玉石器;故宮博物院收藏古代玉石器約三萬件,主要源於清宮遺存。這些玉石器中玉器占了絕大部份,其余亦有水晶、瑪瑙、青金石、芙蓉石、孔雀石、珊瑚等珍貴寶石制成的器物,品種齊全,工藝精湛。故宮博物院所藏玉器按時代可劃分為元代以前古玉、明代玉器、清代玉器三部份。在元代以前玉器中,有當代考古發掘的精品及傳世古玉中的珍品,包括了新石器時代至元代各歷史時期的典型作品,其中一些精品原為清代宮廷珍藏,世所罕見。明代玉器多數為明宮遺存及清代宮廷的收藏,是研究明玉最重要的材料。大量的清代玉器主要為清代宮廷用玉及各級官吏進貢的玉器珍玩,囊括了清代玉器的方方面面,全面地反映了清代玉器的制造、使用和文化內涵。

(八)璽印;璽印是憑證工具之一。國家、官吏與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皆須以銘印為憑證,於是官、私璽印產生了。璽印大約始自東周,代代相承,未曾間斷,完其發展,可分四期:

1、散制作期:傳世的出土古璽印最早為戰國時代的制作,印體有大小、方圓、一二三層之分,頂端作小鼻紐者最多,印文有三晉、齊、楚等國古文,布局疏朗,錯落有致。

2、形制統一期:秦漢魏晉皆有統一印制,南北朝因之。皇帝專用玉質,稱璽,余者用銅,稱印。這段時間之印章有大小方圓、長方等等形式,印體日漸厚重,以鼻紐、龜紐居多。印文形式秦代刻陰文小篆,有界格,兩漢魏晉的入印篆書方圓俱備,被作為典範,稱為謬篆。此外有鳥蟲書及與其相類之文字,印文外加裝飾及有形印皆為東漢所常見。南北朝印章繼承魏晉之作,饒有古趣。

3、發展變化期:隋唐以後印體增大,鼻紐變成小長方形把手,直至增高成上小下寬之柱形柄。官印文字皆作陽文,由細筆微曲之唐篆變化為九疊篆,還有以西晉文、蒙文、滿文和滿漢篆書合文入印者,印邊日漸增闊,布局日趨豐滿,筆劃與空白日趨均勻。清宮的二十五寶璽為乾隆十一年(1746年)所完成,是專用於國事的傳國寶,除一金一檀木外余皆玉質,體積碩大,作各式龍紐,為前世所無,璽文有滿文、滿漢篆書合文。其它大小寶璽多為石質,乃禦筆和賞鑒所用,其性質屬私印閑章,惟石料、制紐皆極精美,具莊重珍貴的特點。

4、繼往開來期:明清私印以石料所作為多,有少量牙角竹木之作,取代了銅質印章。印文主要由書畫家親自提刀,或由治印家鐫刻,他們皆以秦漢六朝古印為宗,創造出個人風格,如明文何,清浙徽派諸家,晚清趙之謙、吳昌碩都是名聲顯赫的大家,他們不僅為中國璽印的歷史寫下了燦爛的篇章,而對東方鄰國篆刻藝術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九)織繡文物;故宮博物院藏有織繡文物13萬余件,包括服飾、材料、陳設用織繡品和織繡書畫四大類。其中服飾類有成衣、冠帽、冠雜、靴鞋襪、佩飾、佛衣和活計等;材料類有錦、緞、綾、羅、綢、紗、絹、絨、緙絲和棉布等;陳設用織繡品有鋪墊、坐褥、靠墊、迎手、椅披、門簾、帳子、圍幔、被子、枕頭、炕單、炕席、桌圍等;織繡書畫是以書畫、詩文作品為藍本,運用織、繡等工藝技法加以藝術再現的欣賞性藝術品,裝幀形式有軸、卷、冊、條屏、屏風、扇面、鏡心等。

故宮博物院的織繡藏品絕大多數為清代皇宮用品。這些織繡品幾乎都產自江南的江寧(今南京)、蘇州和杭州三處官營織造局(統稱江南三織造)。江南三織造規模龐大,資力雄厚,分工細致,管理嚴格,工藝精湛,代表了清代絲織技術發展的最高水平。

故宮博物院織繡藏品數量多、品種繁、規格高、質素精、保存好,在國內及世界博物館同類藏品中首屈一指,對於研究清代服飾制度、清代絲織品織造技術水平、絲織業發展狀況,以及清代的歷史文化、宮廷生活、藝術審美和思想觀念等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十)文房四寶;文房四寶是中國獨具特色的文書工具。文房之名,起於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公元 420—589年),專指文人書房而言,以筆、墨、紙、硯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們譽為「文房四寶」。四寶中以湖筆、徽墨、宣紙、端硯最負盛名。文房四寶不僅有實用價值,也是融匯繪畫、書法、雕刻、裝飾等各種藝術為一體的藝術品。可稱筆硯精良,人生一樂。

文房用具除四寶以外,還有筆筒、筆架、墨床、墨盒、臂擱、筆洗、書鎮、水丞、水勺、硯滴、硯匣、印泥、印盒、裁刀、圖章、卷筒等物品,稱為文房清供,也都是書房中的必備之品。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房四寶多為清代名師所作,皇家禦用,用料考究,工藝精美,代表了中國數千年來文房用具的發展水平糊能工巧匠們的創造智慧與藝術才能,是文房用品中的瑰寶。

(十一)明清家具;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家具甚為豐富,總數量多達上萬件,其中明代家具有三百余件。清代家具中床榻、椅凳、桌案、箱櫃、屏聯、台座等一應俱全,還有東洋家具和西洋家具近五百件。其質地有紫檀、黃花梨、花梨、鐵梨、烏木、雞翅木、酸枝木、櫸木、楠木、樺木、榆木、癭木、黃楊和漆等。這些家具除部份由清宮造辦處制作外,絕大多數來自全國各地,其中以廣作、京作、蘇作、晉作最為著名。這些作品可以全面地反映明清家具的風格特點,對研究明清家具的藝術成就和明清時期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參考價值,是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

(十二)鐘表儀器;是故宮博物院眾多文物庋藏中較為特殊的一個種類。這類文物是明末以來西學東漸下的產物,是反映明清時期中國宮廷中西文化交流盛況的重要遺存。明朝末年,來華的傳教士為了謀求教務之發展,在反復探索、權衡之後,采取了展現西方科學為主旨的傳教策略,開啟了中西文化交流嶄新的一頁。他們或進獻從歐洲攜帶來華的鐘表儀器,或以他們的學識、技術向中國社會特別是清朝宮廷提供世俗服務,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親自制造或指導造辦處工匠制作了大批的鐘表儀器,並影響當時宮廷的學風,進而使引進、購買和制造鐘表儀器變成宮廷自覺的行為。這一歷史狀況決定了中國宮廷鐘表儀器收藏的特殊性,其在承載中外文化交流和影響方面所顯現出來的代表性、典型性、廣泛性是世界上其他博物館的同類收藏無法比擬的。

故宮所藏鐘表1500余件,年代跨度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初。其中尤以乾隆時期的藏品為最,這和乾隆時期中國的社會經濟狀況以及乾隆帝對鐘表的喜好有密切關系。這些鐘表包括中國鐘表和歐洲鐘表。中國鐘表有當時清宮做鐘處以及廣州、蘇州制造的;歐洲鐘表有英國、法國、瑞士以及美國、日本等國制造的。其中英國鐘表尤以造型美、變化多、數量大為著。這些鐘表不僅報時準確、造型精美、色彩絢麗,而且融繪畫、雕塑、工藝、天文、音樂、機械、科技等於一體,從中可以領略百余年前中外鐘表制造的精湛技藝,其獨有的特色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觀眾。

(十三)科技儀器;故宮所藏科技儀器共700余件,時代從清初一直延續到清末,產地有英國、法國及清宮造辦處等。這些儀器涵蓋當時天文學、數學、地學測量等諸多學科。每類儀器中根據用途的不同又可分為若幹小類。如天文學類中就有天體儀、渾儀、日月星晷儀;數學類儀器中分度量儀器與計算儀器,其中度量儀器主要有算尺、比例尺、分厘尺、角尺、矩尺等,計算儀器主要有比例規、假數尺、算籌、電腦等;地學測量方面則有象限儀、全圓儀、半圓測角儀等。這些儀器曾被宮廷廣泛使用,反映出宮廷科技交流和發展的歷史行程,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及文化歷史價值。

(十四)玻璃器;在明清時期又稱為「料器」。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玻璃器是在西周時期,雖然中國的玻璃制造工藝已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但在清代以前一直處於緩慢的發展狀態。

清初,當歐洲制造的晶瑩的玻璃制品傳入中國後,樂於接受外來科學技術的康熙皇帝決心生產和制造中國自己的優質玻璃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請來德國傳教士兼技師紀理安作技術指導,建立了清宮玻璃廠,從此開始了宮廷禦用玻璃器的制作,一直生產到清朝末年。當時,主要來自山東博山和廣州等地的能工巧匠們,與來自歐洲的技術人員如格林、紀文、湯執中等一起,依靠皇家雄厚的資材,憑藉自己高超的技藝和智慧燒煉出了色彩豐富、質地精純的玻璃。清代宮廷玻璃器,按藝術加工技法的不同可分為9個品種,分別為單色玻璃、套色玻璃、金星玻璃、攪玻璃、戧金玻璃、玻璃胎畫琺瑯、刻花玻璃、磨花玻璃和點彩玻璃。從制造檔案和傳世作品可以看出,清宮玻璃器制作的高峰期是在康、雍、乾三朝,嘉慶朝以後開始衰落,不但數量、品種減少,質素亦日漸下降。

(十五)竹雕、木雕、象牙雕刻以及犀角雕刻;均是中國古代工藝美術領域中的不同門類,但往往被合稱為「竹木牙角雕」,有時甚至還將果核雕、匏器(葫蘆)工藝等也囊括於內,成為在青銅、陶瓷、玉器、金銀器等傳統深厚影響巨大的工藝門類之外的各種工藝雜項的代名詞。總體而言,這幾種工藝確有共性。首先,它們的歷史都極為悠久,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甚至更早。由於竹、木、匏、角等天然材質能夠在自然環境中比較輕易地直接獲取,所以對這些材質的廣泛利用顯然早於青銅、陶瓷等人工材質,它們被制作成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日用品、工具、樂器等。

我們透過古代與器具有關的漢字,多從「木」從「竹」等,就不難想見,特別是零星的考古發現也有力地證實了這一點。其次,這幾種工藝出現得較早,卻一直與日用聯系較密切,竹、木、匏等俯拾皆是,往往即取即用,難成重器,加之質地容易朽壞,所以留存實物與文獻材料非常零散;象牙與犀角雖然比較珍罕,但又過於稀少,而且本身形態局限性很大,因此可資排比的資料也不多。

可以說,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它們都沒有形成穩定的工藝傳統。直到明清時期,隨著整個工藝美術領域的繁榮與發展,竹木牙角雕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工藝技法,留下了大量美輪美奐的作品,衍生出全國聞名的地方物產,得到了上層社會的關註乃至親身參與。

再次,在明清時期出現的眾多著名匠師中,有很多兼能治竹木牙角者,他們在雕刻技法、器型設計、裝飾意匠等方面,使各門類間相互影響,相互借鑒。而且,竹木牙角幾乎都被用來制作小件的陳設品、文房用具、玩賞器物等,套用範圍也很相似。當然,竹、木、牙、角雕在共性之外,更多獨立的面貌,它們針對材質的不同內容,均具備一套完善而獨特的雕刻技術,有自家傳承有序的演生規律,更有許多姿態各異的作品傳諸後世。這些作品精微工巧,反映了時代的風尚和審美取向,是中國民族文化中珍貴的遺產。

(十六)故宮收藏的宗教文物;有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道教、薩滿教文物四大類。漢傳佛教文物以清宮舊藏的各種佛教經典為主,以及故宮博物院成立後入藏的各類佛教造像。道教文物五百多件存於欽安殿、玄穹寶殿兩處殿堂,供奉道教的神像、供器、法器、經書。薩滿教文物存於坤寧宮西暖閣,有薩滿祭祀儀式所用的神像與道具等幾十件。

故宮的道教、薩滿教文物一直在原來的存放的地方,文物與古建未脫離,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資訊,具有比一般傳世文物更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藏傳佛教文物占宗教文物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原存於清宮多處藏傳佛堂,這些文物在佛堂內一切維持原樣,反映了宗教建築與文物組合的整體空間,藏傳佛教的文物大部份來源於清代蒙藏地區的民族宗教領袖進獻皇帝的珍貴禮物以及內地宮廷所造的佛教藝術精品,其中還包括有不少來自印度、尼泊爾的域外佛教藝術精品。它們顯示了藏傳佛教藝術的輝煌成就,另一方面從歷史的角度反映了清代中央政府與西藏的緊密關系和清朝治理蒙藏邊疆的歷史行程。

(十七)首飾;清代宮廷後妃們的首飾由廣儲司和造辦處的撒花作、累絲作、玉作、牙作、鑲嵌作、琺瑯作等處承做。這些宮廷首飾造型高貴典雅,做工細致入微,所用金銀珠寶的數量之巨難以數計。同樣,這些首飾中也體現了嚴格的等級制度。

後妃們的首飾按習慣分成頭飾、頸飾、手飾、佩飾等幾大類。這些精美絕倫的飾品,以金銀、翠玉、珍珠及各種質地的寶石來制作,精雕細琢,在制作工藝上采用了累絲、鑲嵌等手法,再加上清代特有的掐金絲和點翠等工藝,使清代的宮廷女子們顯得更加高貴典雅,美麗動人,也體現了匠師們高超的工藝水平。

(十八)清宮武備;清朝本其「國語騎射」的民族特點,大倡尚武精神,采取了多種辦法以保證滿族貴族與八旗官兵的武裝水平與戰鬥力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舉動莫屬「大閱」與「圍獵騎射」。

清代大閱是皇帝親自檢閱八旗部隊,審察眾多兵種集合演練其成效的重要軍事活動,一般每三年舉行一次。而圍獵,則是皇帝常年舉辦的考核八旗官兵騎射與尚武能力的強有力的科目。這些活動的場所,廣泛分布於京師及附近地區。尚武精神決定了清代武備成為國家軍政要務中的重要組成部份。

清代宮廷軍備之遺存,大部份屬於清代皇帝的禦用品,其中又包括專用於大閱與騎射所用的實物,以及大量供賞玩與陳設器類;也有皇室成員、禁軍、侍衛親軍和八旗官兵之遺物;還有全國各少數民族地區貢入宮廷的利器,其中重要的有如在乾隆三十六年(1772)率領土爾扈特民族部落萬裏歸國的傑出首領渥巴錫的腰刀等。

另外在清宮武備中還存有一類數量不多,但制作無比精良的世界各國兵器,出自英、荷、北韓、日本與尼泊爾等國,是當時世界武器裝備交流史與軍事史研究不可多得的歷史見證與實物。現存故宮的清代武器裝備大體可分為冷兵器與火器兩大類,其用材主要有鋼、鐵、銅、木、優質動物皮革,還有象牙、骨等,選用涉及廣泛。

據光緒朝【欽定大清會典】所載,清宮武器裝備名目繁多,形制多樣,主要有甲胄,弓矢,長短槍具,各式刀劍,各種類之矛、戟、鏜、利鐮、錘、匕首,長短火槍,各式重炮等。然清道光朝後,清朝武功較之西方急劇落後。這些武備文物就成為清朝數百年來軍備盛衰交替的歷史見證,強烈地折射出清朝軍事、政治態勢的轉變,以及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中國傳統武器裝備與世界兵器發展的沖突與融合。

(十九)演藝道具;清代皇家的演戲機構始設於康熙年間,稱「南府」,演員由宮內太監組成,故稱「內學」。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江南伶人別具特色的表演,令其耳目一新,遂命揚州鹽政和蘇州織造舉薦色藝俱佳的伶人進宮,以充實皇家的演員陣容。為此,朝廷特在景山後辟房百余間,供伶人們排演、居住,為了區別太監組成的「內學」,稱其為「外學」。鼎盛時期,兩處的藝人有千余人之多。道光時期,改南府為昇平署,大量裁減演戲人員。清末,慈禧太後嗜戲如命,搜羅民間著名藝人充實皇家戲院,清代皇家戲劇得以復興。

故宮藏戲曲文物異常豐富、種類繁多,有戲衣、盔頭、砌末、唱片等,還有屬於古籍類的戲本、戲劇畫等。眾多的戲曲文物真實地再現了清宮當年戲曲演出的盛況,也是清代諸帝愛好,乃致癡謎戲劇的有力佐證。

故宮收藏的清代樂器,以祭祀和殿陛朝會中使用的典制樂器為主,包括「中和韶樂」、「丹陛大樂」、「鹵簿樂」等所需的樂器。另外還有一些極具民族特色的樂器,如薩滿教祭祀用的「嚓啦器」、「太平鼓」等滿族樂器,匏制三弦、胡琴、馬頭琴等蒙古族樂器。此外,還有乾隆年間西洋諸國進貢的西洋樂器。清代宮中演戲盛行,因此也就留下了不少戲曲伴奏樂器,有單皮鼓、拍板、堂鼓、各種鑼、月琴、什不閑等。

故宮收藏的明代以前的樂器不多,但多為珍品。如唐代大忽雷、小忽雷,為傳世的孤品,其歷史和藝術價值難以估量。再如唐代的「大聖遺音」琴、「九霄環佩」琴、「飛泉」琴,宋代的「玉壺冰」琴、「海月清輝」琴,元代的「朱致遠制」琴,明代的「奔雷」琴、「焦林聽雨」琴等,時代最晚的是譚嗣同的「殘雷」琴。另外還有供觀賞用的鐵琴、銅琴、石琴等。

(二十)佛教用品;故宮博物院庋藏的生活器具類文物大項有宮燈、盆景、如意、藥具藥材、錦扇、編織品等,雜項有冰箱、水煙袋、火鐮、鏡支、梳具、粉盒、茶葉、金屬的食具、飲具、花蠟、香等。其來源主要是清宮舊藏,也有少部份來自民間征集或個人捐贈。這些文物絕大多數是在清代制作的,分造辦處制作與民間貢品。由造辦處制作出的往往不惜成本,取用上乘的原料、指派優良的工匠,費時費力,制作出最為華貴、最具有時尚性、也最反映當朝的工藝水平的藝術精品。而民間貢品則以本地區特有的原材料、施以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精益求精地加工而成。

(二十一)生活文物;故宮藏品中的生活文物,種類繁多,用途各異,所選材質迥然不同,諸如紗、牛角、珠寶、銀、銅、錫、木、綢緞、毛、草木等,與之相應的工藝上也就千差萬別。工藝中集編織、累絲、鑲嵌、捶打、雕鏤、鏨刻、染色、花絲、貼上、刺繡、彩畫、吹塑、打磨等,是傳統工藝的極大寶庫。

這些生活器具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揭示鮮為人知的清代宮廷生活特點的同時,更多地展示了中國的傳統工藝、奇巧的造型、裝飾的藝術,是人類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二十二)繪畫收藏;作為中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藏有歷代繪畫作品近五萬件(套),近千件系國家一級文物,幾乎囊括了中國繪畫發展各歷史時期的名家名品,其中元以前精品四百余件(套),數量居全國各博物館之首。這些作品中,有不少為稀世之珍,或為歷經劫難而流傳至今的孤本真跡,或為美術史上大師巨擘的銘心絕品,精華薈萃,蔚為大觀。繪畫藏品也因此成為故宮博物院藝術藏品的重中之重。

故宮博物院的繪畫收藏以明清宮廷舊藏為基礎。歷代帝王對書畫珍玩的喜愛使大量藝術珍品匯入宮中,乾隆時期內廷收藏的歷代法書名畫就曾達數萬件之多,存世的晉、唐、宋、元名畫幾乎搜羅無遺,可謂盛極一時。但隨著清王朝的衰微崩潰,加之數次戰亂兵燹,這些藏品有些被外國列強劫掠出境,有些被末代皇帝溥儀盜運散佚民間,至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時,初步清點的宮內藏書畫數量尚不足七千件。

1936年,國民中央政府為躲避日寇劫掠,將文物南遷。1948年,又將千余件繪畫精品運往台灣,其時北京故宮所藏書畫僅余五千余件,而元以前的繪畫作品更是散失殆盡。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政府非常重視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收藏工作,國家文物局在50年代先後數次將透過清查、整理、調撥、接收等各種方式收集的書畫作品撥交故宮博物院,其中也包括國家以重金從境外購回的珍品。許多國內外愛國收藏家也紛紛將自己嘔心瀝血的秘藏無私地捐獻出來,大大豐富了故宮的庫藏。與此同時,自1949年以來,故宮博物院透過殫精竭慮、堅持不懈的收購和征集,發現並入藏了一大批繪畫精品,使故宮博物院的繪畫收藏體系日益完善。

自20世紀90年代起,逐年興起的拍賣風亦成為故宮博物院一個新的書畫收藏來源。在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不少當年深藏大內,又流散各地的繪畫珍品在歷經滄桑劫難後終於又回歸故宮博物院這座文化藝術遺產的寶庫,被完好地收藏起來。這些蘊含著巨大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的繪畫精品將會在網上奉獻給藝術愛好者。

(二十三)法書不同於書法;法書是對古代名家墨跡的尊稱,包含著書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

明清兩代宮廷內府集中了歷代法書作品,其情形見於康熙時所纂【佩文齋書畫譜】和乾隆、嘉慶兩朝所編【石渠寶笈】三編等著錄中。本世紀初,清代末帝退位前後,藏品流散而出。世紀中葉,一部份越過海峽,至今保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五十年來,由於政府的關懷和收藏家(張伯駒、陳叔通、朱文鈞、羅福頤、鄧以蟄先生)的貢獻,眾多精品復歸紫禁城,於是書法寶庫得以重建,飲譽中外。

不論是尺牘、詩文,還是寫經、抄本,無不意涉瑰奇,思逸神超。每每展卷,界破虛空,自能體會到:中國人這支筆,開始於一畫,留下筆跡,既流出了人心之美,也流出萬象之美。

(二十四)銘刻;一詞包含銘文與鐫刻兩方面內容,商代的甲骨刻辭、商周的銅器銘文,以及戰國、秦、漢以來的印章、磚瓦、陶器、封泥、刻石、碑和帖上的文字皆可屬於銘刻範疇。

商代的甲骨刻辭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人稱甲骨文。目前已發現的甲骨文字約有五千多個。故宮博物院所藏殷墟刻辭甲骨約四千余片,著錄於【殷虛書契續編】、【蔔辭通纂】、【殷契佚存】、【殷契拾掇】、【殷契拾掇二篇】、【甲骨文合集】等書中。

磚瓦屬於古代建築材料。考古發掘表明,目前所見最早的磚文出現在戰國時期。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東漢時期刻字磚內容豐富。

另外,120余塊上世紀三十年代西北科學考察團發掘出土的高昌磚也收藏在故宮,這些麯氏高昌磚對於研究高昌文化的發展、喪葬習俗以及西域與中原的關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刻石,有碣石、碑刻、墓誌、摩崖、石經、造像題記、題名、帖等等多種形式。碑是刻石文字中的一種,最早的用途是為下棺。刻碑的興起始於東漢之初,盛於桓、靈帝之際。從內容上講,碑可分為墓碑、功德碑和記事碑三種。

帖在形制上與碑不同,為橫石。一般高一尺有余,寬二尺五左右。所用材料有石有木,木帖版常采用棗木或梨木刻成。從編輯體例上分,有叢帖和單帖兩種,叢帖是將一人或多人的幾件或多件書跡、詩文、信劄等收集起來進行鐫刻,而單帖則是一種帖獨立成篇。兩者收刻數量不同,刊刻目的皆為書法、文字的流傳。

人們用紙、墨將碑帖刻石上的文字椎拓下來,這樣字跡清晰,便於閱讀,同時保存方便,流傳益廣。據記載,刻帖的最早年代起於南唐,相傳有【昇元帖】、【保大帖】,但未見流傳。現見到最早的可信叢帖,是北宋宋太宗時所刻的【淳化閣帖】。碑帖是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的一種重要載體,具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它為歷史學、文字學、文學和書法藝術提供了大量的寶貴資料,可與史籍互相補證。

故宮博物院收藏各個時代碑帖有幾萬件,小部份是清宮舊藏,大部份是近五十年搜集入藏的。一批著名的鑒藏家如朱文鈞、馬衡、張伯英、吳兆璜、張彥生等相繼將珍藏贈與故宮博物院,聚集了一批遞藏有序的善本(宋拓、明拓和孤本)。

(二十五)外國文物;故宮博物院庋藏的外國文物有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琺瑯器、金屬器、織物、繪畫、書籍、雕塑、家具、鐘表、科技儀器等。這些文物分別產自英國、日本、法國、德國、瑞士、俄羅斯、意大利、奧地利、美國、保加利亞、北韓半島等國家和地區。其來源主要是清宮舊藏,也有相當一部份是從民間征集或個人捐贈。外國文物的時代從16世紀至20世紀初不等,以18、19世紀文物居多。其中尤以日本文物數量最豐,種類最多。僅就日本繪畫而言,題材有山水、花鳥、人物、佛像等;包括軸、冊、扇等多種裝裱形式。

外國文物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再現了所屬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反映了中國和其他國家地區政治、文化交流的盛況。一些具有特別重要價值的文物,比如,乾隆五十八年英國馬嘎爾尼使團來華時所帶來的自來火槍等禮物,成為清朝政府與英國政府間交往的直接見證。可以說,故宮藏外國文物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其藝術性方面,它們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載體。

資訊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