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詳解纏論的遞迴級別

2024-10-25股票

首先還是要從級別的兩個公式談起:a1=f1(a0);an+1=f2(an)。在原文中,並沒有對這個公式太過於嚴格定義使用哪個字元,所以有時f用F代替,有時表達上略有差異。這裏按照本人習慣使用a1=f1(a0);an+1=f2(an)來前後統一,意思都是一致的,不用糾結於細節。直接從這兩個公式入手,先解釋一下公式中的各個字母和數碼的含義:

a代表中樞和走勢類別 (中樞與走勢類別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系); n代表中樞和走勢類別的級別 ,取值為自然數(0、1、2……); an 代表了某個級別的中樞和走勢類別 ,至於是哪個級別,由n的取值決定;

a0的0代表的是最原始的級別,也就是最低階別 ,可以簡單理解為你看到並采用的最小時間周期上的K線。如果你能看到並采用的最小時間周期是1分鐘,那麽最低階別就是1分鐘;如果你能看到並采用的最小時間周期是1秒鐘,最低階別就是1秒鐘;最小看到並采用的是5分鐘或30分鐘都與此類似,具體采用什麽時間周期與資金量和習慣有關,但對理論和邏輯沒有影響。

a0代表的是最低階別中樞與走勢類別級別遞迴定義的一個啟動程式,17課:這裏有一個遞迴的問題,就是這次級別不能無限下去,就像有些半吊子哲學胡謅什麽「一分為二」,而「分」不是無限的,按照量子力學,物質之分是有極限的,同樣,級別之次也不可能無限,在實際之中,對最後不能分解的級別,其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就不能用「至少三個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別所重疊」定義,而定義為至少三個該級別單位K線重疊部份。一般來說,對實際操作,都把這最低的不可分解級別設定為1分鐘或5分鐘線,當然,也可以設定為1秒鐘線,但這都沒有太大區別。

用纏師的話就是最低階別就是最後不能分解的級別,沒有其次級別走勢類別,因此最低階別就不能用至少三個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別所重疊定義中樞,那麽最低階別的中樞就需要設定某個統一的標準,例如3K線重疊、均線纏繞、分型等等。但要註意,這些自訂標準只是構建最低階別中樞的元件,並不是中樞本身。84課:分型只是中樞與走勢級別遞迴定義的一個啟始程式,甚至可以說,並不是本ID理論中必然需要的東西,其目的,不過是為了中樞等的遞迴性定義中給出其最開始的部份,完全可以用別的定義去取代。例如,我們可以用收盤的價位去定義頂分型、底分型結構,也可以用成交量給出相應的遞迴開始部份,只要能保證分解的唯一性,就可以。

另外,很多人會把這個a0寫成A0,雖然一個小寫一個大寫,看上去無關大雅,但 A0 作為一個特定的符號,在纏論裏另有用途, 一般特指同級別分解時的起始段 。所以討論級別或最低階異位建中樞的方法時,最好使用a0這個符號。對於一貫宣稱數學般嚴謹的纏論愛好者來講,這一點應該可以理解。

f1代表中樞構成的規則,如果采用分型,那麽分型到筆,特征序列分型到線段,三條線段重疊構成最低階別中樞,如果是K線,那麽三根相同價位的K線重疊就構成最低階別中樞,如果是均線,那麽反復纏繞就構成最低階別中樞。

a1就是最低階別走勢類別,f1規則就是最低階別中樞的個數,例如,有一個最低階別中樞的走勢,就是最低階別的盤整走勢類別;有兩個最低階別中樞的走勢,就是最低階別的趨勢走勢類別,如果第二個中樞比第一個高,那就是上漲走勢類別,反之就是下跌走勢類別。一般來說,假設依次存在著N(N≥2)個中樞,只要依次保持著第N個中樞比N-1個高的狀態,那麽就是上漲走勢類別的延續;依次保持著第N個中樞比N-1個低的狀態,就是下跌走勢類別的延續。(35課)

最低階別的中樞及走勢類別劃分標準都有其嚴格的定義,其中,a0的標準並非唯一的,可以隨意設計,101課:分型等於遞迴函數的a0,這完全可以隨意設計,如何設計都不會影響到唯一分解定理的證明。但現在這種設計,一定是所有可能設計中最好的,這使得筆出現的可能性最大並把最多的偶然因數給消除了,使得實際的操作中更容易把走勢分解。但f1的標準卻是統一的,換言之,選擇什麽a0,並不影響a1的構建。而分型-筆-線段這種標準,卻是構建a1最好的設計。

另外,按最嚴格的定義,從最低階別的每筆的交易開始逐步確認其級別,其遞迴出來的級別定義跟時間周期是沒有關系的,此時,n取的自然數0、1、2…才代表真正的級別名稱,比如L1、L2……,這種表達方式更嚴格更精密,但實際並不需要如此精確,太麻煩也沒多大意義,所以纏師采用了周期級別,才有了後面1、5、15、30、60分鐘,日、周、月、季、年線的級別分類。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不大嚴格地說,三個連續1分鐘走勢類別的重疊構成5分鐘的中樞,三個連續5分鐘走勢類別的重疊構成15或30分鐘的中樞等話。在實際操作上,這種不大嚴格的說法不會產生任何原則性的問題,而且很方便,所以就用了,對此,必須再次明確。因此a1就代表1分鐘,a2代表5分鐘…以此類推。

這樣一來,a1=f1(a0)這個公式就很好理解了:在最低階別周期圖上,使用某種方法確定一個啟動程式,按照遞迴的定義構建最低階別中樞與走勢類別。

有了a1之後,後一個公式an+1=f2(an)就比較容易了:將a1代表的L1級別的中樞和走勢類別,使用另一種方法f2來構建L2級別的中樞和走勢類別。

f2就是中樞的定義:某級別走勢類別中,被至少三個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別所重疊的部份,稱為纏中說禪走勢中樞。換言之,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就是至少三個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別重疊部份所構成。此時n取值為1,n+1就是2,這個公式就是a2=f2(a1)。進一步L3級別就是a3=f2(a2),n取值為2,n+1就是3,也就是將L2級別的中樞和走勢類別a2,使用相同的方法構建L3級別的中樞和走勢類別……以此類推。

由此可知,所謂級別,指的是f2規則的套用次數。有了a1就是L1級別,然後使用一次f2函數規則就加1級別即L2級別,再使用一次再加1級別即L3級別……以此類推。其中,f2函數規則是不變的,變化的只有各級別的中樞和走勢類別,所以級別的變化並不會改變an+1=f2(an)這個公式。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 f1規則和f2規則是不同的 。f1只適用於最低階別的a0的規則,例如采用線段,那麽f1就是三條線段重疊,如果采用K線,那麽f1就是三根相同價位K線重疊,如果是均線,那麽f1就是長短均線反復纏繞。而f2則是嚴格的中樞定義,至少三段連續次級別走勢類別重疊。因此a0是可以隨意選取的,f1也是隨著a0的變化而變化的,但f2是永遠不變的,纏論的重點就是研究f2,也即研究「 前後兩個高低點之間的關系 」,這種關系絕非筆線段內部的關系所能比擬。

明白了這兩個公式,一些簡單的錯誤就可以避免了。比如1分鐘上成筆,5分鐘也成筆,到底算1分鐘一筆還是5分鐘一筆?1分鐘線段是不是等於5分鐘一筆這些謬論,都屬於最低階別設定錯誤導致的,也就是a1=f1(a0)這公式沒有理解。

首先要設定最低階別圖,其次要選好a0的條件,例如,1分鐘設為最低階別圖,a0采用特征序列標準的線段,那麽1分鐘圖上一筆只是構成向上或向下線段的一個序列,在1分鐘圖上是沒有任何內部結構的,而5分鐘的一筆,可能是一個1分鐘線段,也可能是三個1分鐘線段。同樣,如果你選擇5分鐘作為最低階別圖,設定a0的條件為均線纏繞構成的筆,那麽5分鐘一筆就是一段a0,根據f1函數的規則,三筆重疊構成最低階別中樞,那麽5分鐘圖上三筆就是最低階別中樞,有了最低階別中樞,那麽最低階別的盤整或趨勢走勢類別就能構建,然後依次遞迴出高級別的中樞,這時的1分鐘圖根本就不需要看,完全沒有意義,1分鐘一筆也就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另外,很多人爭論誰的筆畫得對,誰的線段劃分錯誤,甚至以筆線段的劃分標準來確定誰學會了纏論,實際上根據這兩個公式就可以知道,只要你的a0定義明確且統一,邏輯沒有矛盾,無論采取什麽標準,都是可以的,不影響理論本身,而且無論哪個條件的a0之間所產生任何差異在f2規則遞迴兩三個級別之後都會被抹平,這也是為何a0可以隨意選取的原因,同時也可以據此明白線段的標準化處理,跟升級後的中樞區間處理的原則是一致的。因此如果你還在糾結新筆舊筆,3K重疊,均線纏繞等基礎定義,那麽你將永遠迷失在纏海中。

搞不懂a1=f1(a0);an+1=f2(an)這個數學公式也沒關系,咱們用大白話來做個比喻:磚頭砌墻,墻搭建房子,房子才是咱們需要的,至於砌墻的是黃土磚還是黑土磚,又或者是水泥空心磚都沒啥關系,重點是墻要結實,搭建的房子要宜居。

砌墻的磚頭就是筆線段或其它什麽玩意兒,這些磚頭怎麽去砌墻,就是f1規則,墻搭建房子就是用f2規則。纏論圈子裏很多的問題都是討論怎麽造磚頭,卻忘了房子才是咱們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