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2023年凈利潤增長超120% 煌上煌計劃今年再開店2000家

2024-03-31股票

3月29日晚間,煌上煌(002695.SZ)釋出了2023年年度報告。公告顯示,2023年,公司實作營業收入19.21億元,實作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58.55萬元,同比大增129.01%。

展望2024年,煌上煌稱,將堅定信心,加快實施「千城萬店」等未來五年的戰略發展目標,全年計劃新開門店2000家,完成營業收入23.5億元、凈利潤1.4億元,實作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的雙增長。

盈利能力穩步回升

對於凈利潤大幅增長,財報稱,一方面,公司管理層穩中求進,一手抓發展,一手抓門店建設,公司肉制品加工業老店單店收入有所恢復,同時米制品業務同比增長;另一方面,二季度以來,鴨副產品主要原材料價格下行,帶動肉制品綜合毛利率穩步回升;此外,公司促銷宣傳費、租賃費等各項費用列支同比下降。

2023年年初,受春節後受貨源供不應求影響,公司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成本承壓。但二季度以來,鴨副產品主要原材料價格下行,公司毛利率穩步回升。分季度來看,公司第三季度銷售毛利率為31.3%,環比第二季度增長4.69個百分點,並在第四季度穩定在30.69%。

分業務來看,醬鹵肉制品得到了良好恢復,2023年實作收入14.68億元,同比微降1.97%,降幅較2022年縮窄14.64個百分點。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鹵制品行業得以擴張。餓了麽平台釋出的【2023鹵味熟食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鹵味行業規模約3691億元,預計2023年達4051億元,同比增長約10.9%。

與此同時,米制品業務在2023年止滑逆轉,實作收入3.58億元,同比增長5.31%。

鹵味賽道充滿競爭,產品力是企業需要打造的「護城河」。在產品培育上,2023年,煌上煌研發投入5653.11萬元,持續投入產品研發力度。報告期,旗下小吃品牌「獨椒戲」,完成了豬蹄、鹵烤、串串、風味小吃等4大系列產品的研發和銷售,極大豐富了年輕消費群體的可選性,成為公司的第三條增長曲線。

借力新媒體 向「Z世代」「進擊」

從客群結構來看,鹵制品消費者以年輕群體為主。【2023鹵味熟食產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鹵制品消費人群年齡分布以35歲以下為主,占比超過80%,其中25歲至35歲年齡段占比高於小吃品類平均水平。

迎合年輕消費群體,2023年,「煌上煌」品牌與王者榮耀、江西華萊士、元氣森林等多家品牌合作,構建新消費場景,並與三只松鼠、沃隆、海信、湯臣倍健、美的等395家頭部品牌建立異業聯盟矩陣。

新媒體傳播取得良好效果,報告期內,透過「團聚時刻 就吃煌上煌」「帶著手撕醬鴨去旅行」「煌上煌 30 周年」等熱點話題,新媒體增粉20萬+,互動達100萬+,抖音播放量397.36萬,話題曝光 1.5 億,微博曝光量1.27,閱讀覆蓋人次3493.98萬。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8日,福布斯2024中國大消費年度盛典在上海舉行。會上,公布了2024大消費年度領軍人物、2024大消費年度價值企業、2024大消費年度影響力產品等行業類獎項。其中,煌上煌手撕醬鴨和真真老老非遺大師粽獲得「2024大消費年度影響力產品」獎項。

子品牌「獨椒戲」,以抖音團購作為核心宣發基點,透過門店達人探店、品牌自主直播、頭部帶貨達人直播等相繼發出短影片2000余條、直播 150 余次,短影片傳播觸達曝光量達到1.6億,引流到店消費人群達50萬人次。

品牌曝光量的提升進一步帶動了收入的轉化。2023年,煌上煌透過線上平台實作線上交易額(GMV)4.71億元,線上占比達到20.76%

2024計劃新開門店2000家

展望2024年,煌上煌稱,將繼續貫徹「以顧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利潤為目標的經營理念」,從門店拓展、銷售額和經營利益等方面實作新的突破,加快實施「千城萬店」等未來五年的戰略發展目標。

具體來看,公司計劃2024年新開門店2000家。拓店方向主要是老市場深耕、新市場拓展,其中包括優勢老市場如江西、廣東、 福建、遼寧等地區的深耕,以及圍繞新建加工基地周邊的重點新市場如陜西、重慶、浙江、山東地區等大力拓展。

業績方面,2024年,公司計劃完成營業收入23.5億元,凈利潤1.4億元,實作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的雙增長。

在產品方面,煌上煌計劃以打造手撕醬鴨爆品為核心,持續加大新產品開發,加快涼拌菜上市工作,實作門店葷素搭配,給顧客更多的選擇,助力提升單店業績。

品牌方面,計劃打造煌上煌品牌IP形象,以品牌傳播、產品種草為主,聚焦吸引18-35歲客群。

方正證券預測,煌上煌24-25年歸母凈利潤為1.55/2.05億元,同比+119.31%/32.21%,對應PE分別為30/23倍,並給與「推薦」評級,並認為,隨著公司門店布局不斷加密和新增生產基地投入使用,規模效應下,采購成本+配送成本有望下降,產能利用率有望提升,分部盈利能力有望提升,盈利能力仍有改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