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從「菜鳥」到「鳥哥」

2024-04-02動物

4月1日至7日,是江西省第四十三屆「愛鳥周」。經過43年持續不斷的努力,一年一度的「愛鳥周」已成為江西標誌性的生態文化品牌活動。

今年的「愛鳥周」,我們去認識一位資深的「鳥哥」。

在婺源縣江灣鎮曉起村,有一位資深的「鳥哥」,他數十年與鳥打交道,愛鳥、懂鳥、護鳥,也靠著帶人觀鳥賞鳥而發家致富。

「鳥哥」什麽來頭?他是怎麽從不懂鳥的「菜鳥」蛻變成遠近聞名的「鳥哥」?透過「鳥哥」我們又能看到什麽?

曉起村拍鳥盛況。胡紅平/攝

「在婺源,乃至在江西,還沒有我不認識的鳥兒。」

「鳥哥」名叫余鵬海,今年40歲,從事觀鳥旅遊行業已有18年了,足跡遍及江西山山水水。

「我認識全國近一半的鳥類,對婺源300多種野生鳥類就更熟悉了。」

除了對各種鳥類的形態特征、棲息習性了如指掌,余鵬海還練就了一身「聽聲辨鳥、見雨知禽」的絕技,接待過來自30多個國家的觀鳥愛好者。

雖說現今的余鵬海是個觀鳥「達人」,但十幾年前他和鄉親們一樣,靠著經營農家樂牌和種植茶葉、皇菊維持生計,說起有關鳥類知識,是個名副其實的「菜鳥」。

改變他命運的,是一次偶然機會。

「有一次,一個扛著‘長槍’的客人說到我家屋頂露台去看看,一待就是兩個小時,讓我很好奇。」回憶往事,余鵬海記憶猶新。

那時候,跟隨父親余誌標經營曉川山莊的余鵬海還是個年輕小夥,有股學習熱情和創業激情。

在他的討教下,客人指著相機裏的照片告訴他:「你看,這可是國家級寶貝白腿小隼,長得像熊貓,一般地方很難看到,你家這裏很適合拍鳥。」

原來,余鵬海家的曉川山莊是一棟面街臨河的三層小樓。這棟小樓邊上有棵比周圍樹木和房屋建築都高出很多的古樟樹,樟樹頂部的幾根樹枝視野非常開闊,成了白腿小隼日常覓食的「工作台」。

站在曉川山莊屋頂露台,恰好能拍到白腿小隼的各種「萌姿態」。

白腿小隼。余誌標/供圖

「實在沒想到,平時見慣不怪的小鳥,竟然是‘國寶’。」

嗅到了商機的余鵬海,當即靈機一動,把自家的屋頂露台改造成了「觀鳥台」,吸引更多的觀鳥愛好者前來。

「每年有一萬多名攝影師和觀鳥愛好者登上我家‘觀鳥台’,還有很多國外友人前來觀賞‘熊貓鳥’。」余鵬海說。

曉起村茂密的森林為白腿小隼提供了安全的棲息地和豐富的食物源,在村莊一片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築中,他家這棟小樓顯得格外熱鬧,屋頂露台上常常擠得水泄不通。

為了更好地服務「鳥友」,余鵬海父親余誌標應邀當起了【鳥網】婺源聯絡站站長。曉川山莊大堂墻壁上掛著一面【鳥網】會旗,上面簽滿了來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乃至海外「鳥友」的名字。

「我們對登樓的觀鳥者分文不取,家庭收入主要來自餐飲和住宿服務。」余誌標介紹說,他妻子當大廚,兒媳當服務員,他和余鵬海當「鳥導」。

余鵬海還兼任駕駛員,負責到高鐵站或飛機場接站。一家人憑借熱情周到的服務、淳樸厚實的作風,吃上了「觀鳥飯」,走上了致富路。

余鵬海拍鳥。胡紅平/攝

「除了白腿小隼,能不能帶我們去其他地方看看更多的珍稀鳥兒?」客人的新需求,讓余鵬海陷入了沈思。於是,一個做大觀鳥經濟的念頭在腦海中冒了出來。

從此,余鵬海開啟了漫長的「尋鳥」之路。

當時,一位熱心朋友送給余鵬海一本【中國野鳥手冊】,他如獲至寶,每天忙碌之余就悉心翻閱、認真揣摩,深入了解鳥類圖鑒、學名,潛心學習辨鳥、尋鳥、護鳥知識……

可是隔行如隔山吶,對於只有初中學歷的余鵬海來說,就連認全那些鳥兒的名字都很困難。

後來,在記熟鳥兒名字的基礎上,他進一步了解鳥兒的生活習性、遷徙時間和地點,掌握最佳觀賞時節、方位……從此,在野外一線蹲守、尋找珍稀鳥類就成了余鵬海的生活日常。

有一次,在野外尋找珍稀鳥類的過程中,余鵬海突遇黑熊,幸好未被攻擊,至今回想起來仍心有余悸。戶外作業,黑熊固然難遇,但遭受野鳥攻擊、犬狗追逐卻是「家常便飯」。

很多次余鵬海都想過放棄,但想起「鳥友」們期待的眼神,他還是選擇了堅持下來。

余鵬海(右)指引攝影愛好者拍鳥。胡紅平/攝

功夫不負有心人。透過查閱資料、野外調查,加上咨詢專家、同行交流,余鵬海相機裏的珍稀鳥類越來越多,他腦海裏的知識儲備也越來越豐富。

即便鳥兒在特別遠的地方,亦或是飛速掠過眼前時,他都能快速辨別出這是哪種科目的鳥兒,甚至能直接叫出這種鳥兒的名字……

透過十幾年的探索實踐,余鵬海成了婺源「鳥事通」。只要「鳥友」們有需求,他幾乎都能帶領客人實作觀鳥心願。

在口口相傳中,余鵬海「鳥哥」名氣越來越大,還吸引了國外「鳥友」慕名造訪。剛開始接觸到國外「鳥友」時,余鵬海很是局促,只能靠「手語」溝通。

後來,他學會了簡單的外語表達,帶領國外「鳥友」將足跡留在最美鄉村的青山綠水間。

近年來,余鵬海時常受邀外出觀鳥,從鄱陽湖到三清山,從長白山到海南,他認識的鳥類達500多種,幾乎占據了全國鳥類總數的近一半。

「當‘鳥導’這麽多年,最讓我自豪的是,第一次坐飛機去新疆看一種叫‘疣鼻天鵝’的鳥兒,自己也終於像鳥兒一樣,飛上了天空……」

余鵬海笑著說:「過去當農民,現在當‘鳥導’,不僅年收入漲了10倍,還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老外在曉起村拍鳥。胡紅平/攝

「隨著外出觀鳥的地方越多,無意間救助的鳥兒也越多,每當看到一些人因為不懂鳥類生活習性而誤傷了鳥兒,心裏很不是滋味兒。」余鵬海說。

為讓更多人愛鳥護鳥,余海鵬帶著弟弟加入愛鳥公益組織,父親余誌標則擔任江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觀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一家人甚至聯合有關單位編撰了【江西珍稀鳥類圖集】。

2016年5月,婺源獲國務院批復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育區,總面積12992.7公頃,由鴛鴦湖、文公山、大鄣山三個片區組成。

由此,婺源成了中國唯一以「森林鳥類」命名的國家級自然保育區,也成了中國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之一。

曉起村風景秀美。程政/攝

受益於此,婺源野生鳥類由2012年科考調查時的288種,增加到了如今的356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1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68種。

富集的珍惜鳥類資源,讓婺源成為備受觀鳥愛好者青睞的觀鳥重鎮。

隨著余鵬海「鳥哥」創業故事不脛而走,婺源不少百姓紛紛加入了「鳥導」隊伍,城鄉處處興起了觀鳥驛站,開發設計了觀鳥路線。由觀鳥旅遊衍生的戶外背包、觀鳥送餐、租車管家等「兩山」轉化新業態不斷湧現。

不僅如此,婺源縣江灣鎮以2023年3月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世界自然保育聯盟極度瀕危物種朱鹮安家定居轄區為契機,與錢江源國家公園簽訂【環錢江源國家公園合作保護協定】,大力發展觀鳥旅遊。

與此同時,13個自然教育「飛羽學校」在婺源縣賦春、太白、紫陽等地設立,鳥類文創品、愛鳥明信片等文創產品層出不窮,護鳥誌願隊的隊伍越來越壯大……

放眼婺源,人鳥和諧共生,觀鳥研學遊、森林康養遊、珍禽探秘遊等新業態風生水起,成了全域旅遊新賣點和共同富裕新引擎。

作者:呂富來

來源:「當代江西」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