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動物界全系列】直翅目—劍尾亞目(上)

2024-01-22動物

直翅目—劍尾亞目(上)

真核生物域

動物界

真後生動物亞界

蛻皮動物總門

節肢動物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有翅亞綱

新翅下綱

直翅總目

直翅目

劍尾亞目

劍尾亞目(學名:Ensifera),又稱為螽蟴亞目、螽亞目,為直翅目下包括蟋蟀、竈馬、螽斯、鳴螽、沙螽及庫盧拉螽在內的一類昆蟲。劍尾亞目的英文中「Ensifer」的意思為拉丁文的「帶劍者」,指的是雌性個體身上延長類似刀劍狀的產卵管。

1.演化

直翅目下也包含了另一個亞目:錐尾亞目。劍尾亞目被認為較錐尾亞目原始,其共同祖先最早可追溯至石炭紀時期,兩個亞目約於二疊紀時分家。和錐尾亞目不同的地方在於,劍尾亞目的物種中有部份為肉食性,以其他昆蟲為食。

2.特征

劍尾亞目與錐尾亞目的共同特征包括:適合啃咬及咀嚼的口器、外型特化的前胸、適合跳躍的後肢、特殊的翅型與翅脈與發聲器官。

劍尾亞目與錐尾亞目不同的特征包括:延長絲狀的觸角,多半可以長於身體並有超過 30 個分節(除了生活於地底下的酷勞倫怪螽科)。雄性會透過摩擦前翅基部的有齒橫脈與刮片來發出聲音,並透過鏡膜將聲音放大;它們的鼓膜器(接收聲音的器官)則位於前肢的脛節上。跗節具有三節,產卵管外型為刀劍狀或是針狀。雄性會將精包黏在雌性生殖孔外部,精包外側多半包覆有富含蛋白質的精葉,用來作為給予雌性的求偶贈禮。

3.下屬

短脈螽下目(Elcanidea)

短脈螽總科(Elcanoidea)

短脈螽科(Elcanidae)

二疊短脈螽科(Permelcanidae)

二疊蛇蛉螽總科(Permoraphidioidea)

二疊蛇蛉螽科(Permoraphidiidae)

假短脈螽科(Pseudelcanidae)

瘤足螽下目(Oedischiidea)

地位未定

二疊螽斯科(Permotettigoniidae

瘤足螽總科(Oedischioidea)

無脈螽科(Anelcanidae)

中瘤足螽科(Mesoedischiidae)

瘤足螽科(Oedischiidae)

原副蟋螽科(Proparagryllacrididae)

異翅螽總科(Xenopteroidea)

異翅螽科(Xenopteridae)

蟋蟀下目(Gryllidea)

蟋蟀總科(Grylloidea)

巴依薩蟋蟀科(Baissogryllidae)

蟋蟀科(Gryllidae)

蛄蟋亞科(Eneopterinae)

蟋蟀亞科(Gryllinae)

針蟪亞科(Nemobiinae)

樹蟋亞科(Oecanthinae)

金鐘亞科(Phalangopsinae)

癩蟋科(Mogoplistidae)

蛛蟋科(Phalangopsidae)

原蟋科(Protogryllidae)

草蟋科(Trigonidiidae)

螻蛄總科(Gryllotalpoidea)

螻蛄科(Gryllotalpidae)

螻蛄亞科(Gryllotalpinae)

掘螻蛄亞科(Scapteriscinae)

馬錢德螻蛄亞科(Marchandiinae)

蟻蟋科(Myrmecophilidae)

螽蟴下目(Tettigoniidea)

駝螽總科(Hagloidea)

駝螽科(Rhaphidophoridae)

鳴螽科(Prophalangopsidae)

阿博鳴螽亞科(Aboilinae)

原阿博鳴螽亞科(Protaboilinae)

赤峰鳴螽亞科(Chifengiinae)

螱鳴螽亞科(Termitidiinae)

異鳴螽亞科(Tettohaglinae)

鳴螽亞科(Prophalangopsinae)

圓翅鳴螽亞科(Cyphoderrinae)

類䗛螽總科(Phasmomimoidea)

類䗛螽科(Phasmomimidae

沙螽總科(Stenopelmatoidea)

醜螽科(Anostostomatidae)

酷勞倫怪螽科(Cooloolidae)

蟋螽科(Gryllacrididae)

沙螽科(Stenopelmatidae)

螽斯總科(Tettigonioidea)

碩螽科(Bradyporidae)

露螽科(Phaneropteridae

螽斯科(Tettigoniidae)

草螽亞科(Conocephalinae)

地螽亞科(Hetrodinae)

蛩螽亞科(Meconematinae)

紡織娘亞科(Mecopodinae)

大葉螽亞科(Phyllophorinae)

螽斯亞科(Tettigoniinae)

穴螽總科(Rhaphidophoroidea)

穴螽科(Rhaphidophoridae)

裂趾蟋總科(Schizodactyloidea)

裂趾蟋科(Schizodactylidae)

4.癩蟋科

癩蟋科(學名:Mogoplistidae),直翅目劍尾亞目的一科。也稱作鱗蛉,通常中、小體型。

(1)特征

本科昆蟲與其他科昆蟲的最大區別在與大多數種類體被鱗片。

(2)錘須奧蟋

錘須奧蟋(學名:Ornebius fuscicerci)是癩蟋科Mogoplistidae奧蟋屬Ornebius Guerin的成員。山仙子,是玩家們對這種蛉蟲的稱呼。也有人稱它為蛉魁。魁者,首也。現在年輕一代的鳴蟲客多不熟悉它。錘須奧蟋無疑是最美麗的蛉蟲。分布南方諸省。

①體形特征

體型略扁。大體黑灰色。背板很長,這是奧蟋最明顯的特征。常見的凱納奧蟋,也就是石蛉也具有這種特征。背板的邊緣有一條白線。復翅短圓,呈金黃色,有強烈的光澤。腹節背面呈白、灰、黑,三色段。有的個體為四色。層次分明,顯得雅致。觸須很長,比大黃蛉還要長,達5厘米。尾須非常長,比身體還長得多。基部白色,中段黑色,先端又過渡為白色。愛好者們謂之三色尾。

②習性

這種鳴蟲如果養到理想狀態,成蟲期可以達4個多月。不過對於一般新手很困難。說來挺慚愧,我個人記錄也沒有超過3個月。但它神秘的氣質,優美的身姿,悅耳的鳴聲,頓挫的音韻,確實令人著迷。

③鳴聲

鳴聲為特別清晰的金屬鈴聲,比石鈴響亮許多。鳴聲的頻率隨溫度升高而急促。22度時鳴聲間歇有致,極富節奏感。鳴叫時,長長的觸須上下晃動,尾須也隨之擺動,金色的雙翅舉起,一副秀雅飄逸的優美姿態。

5.蛛蟋科

蛛蟋科(學名:Phalangopsidae),直翅目劍尾亞目的一科。

日本鐘蟋(學名:Meloimorpha japonica),俗稱馬蛉,遍布中國南北各地,是極為常見的蟋蟀類鳴蟲,也是著名的金聲鳴蟲之一。

(1)形態特征

體長17毫米左右,體前窄後寬形如黑色瓜籽,頭部很小,黑褐色,後頭區有 3 個寬淺色斑,中斑前端有一對清晰的水滴狀斑,但常不明顯。下顎須細長、黑色。觸角細長,柄節和梗節黑色,鞭節基半部白色,端半部褐色。

前胸背板前窄後寬,背區凸凹不平,中部和兩三角形斑周圍淡黃色,三角形斑後方有 5 個淡黃色斑,中間的 3 個圓形,兩側的兩個條形,側葉黑色。觸角除第一、二兩節黑色外其余皆白色。

足細長,各足腿節端部黑色,其余部份淡色(淡黃色至談褐色),前足脛節內、外側各有一卵形聽器,後足脛節背側有 3 對亞間距,亞間距之間及上方生有許多小刺。

雄蟲前翅遠長於腹部末端,前狹後寬,茶褐色,翅脈色淡,斜脈 5 條,發音刮脈基角處還有數條小脈。發音鏡很大,寬大於長,內有 2 ~ 3 條分隔脈。端區由許多不規則的小室構成。雌蟲前翅似枯葉狀,略長於腹部。背區脈呈不規則網狀。產卵器約於後足腿節等長,產卵瓣長10mm。

(2)生活習性

馬蛉遍布中國南北各地,是極為常見的蟋蟀類鳴蟲,也是著名的金聲鳴蟲之一。飼養玩賞者眾多。每年鳴蟲愛好者們購入的馬蛉不計其數,但很多朋友不熟悉馬鈴的生活習性,把它裝於木盒或者有機蟲具中飼養,大大縮短了它的壽命。故此,就馬蛉的飼養環境問題,我們有必要展開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從原生環境來看,馬蛉多棲息於地表落葉和瓦片等覆蓋物之下。由於是夜行鳴蟲。自然有避明趨暗的特征。在有些特殊的環境裏,部份個體也棲息於陰暗的斷壁殘垣的縫隙和樹根裂縫裏。這些地方濕度較高。當夜間,雄蟲則會出現在比較顯眼的矮墻和樹幹基部高舉雙翼鳴叫引誘雌蟲。

由此,我們對馬蛉的生存環境可以做出一個基本的概論。即:光線微弱,有一定濕度,通風良好的環境。

(3)地理分布

北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湖南,福建,台灣,海南,廣西。

6.蟻蟋科

蟻蟋科(學名:Myrmecophilidae),屬昆蟲綱直翅目,分布較廣。

(1)特征

蟻蟋科昆蟲體甚小,卵圓形。頭小,復眼退化,觸角較短;缺翅;後足股節明顯粗壯,脛節背面內、外兩側緣具距;尾須較長,分節;雌性產卵瓣端部份叉,基部具膜質的外鞘。

此類昆蟲一般生活在蟻巢中,與螞蟻共生。許多種類的雄蟲描述較少或未知。

(2)分布

蟻蟋科已知有5屬61種,廣布。中國僅知1屬3種。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註微信公眾號「 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