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秦梟 北京報道
數碼經濟時代,數據已然成為市場創新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但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個人私密資訊泄露和數據濫用的現象屢見不鮮,尤其是令人眼花繚亂的App套用更是成為「重災區」,普遍存在著過度索權、捆綁下載,以及以強制、誘導、欺詐等惡意方式違法違規收集使用使用者資訊等亂象。
而這背後是各終端作業系統在使用者私密安全保護上的「無力」。現有大部份作業系統更多的是依靠軟件功能去打造相對純凈的環境,是基於原有系統進行最佳化,無法精準、高效地辨識並攔截那些試圖非法收集、濫用或泄露使用者個人資訊的應用程式,也就無法從根兒上實作對使用者私密安全的守護。
不過,日前釋出的HarmonyOS NEXT,有望重構作業系統的安全體系與秩序。HarmonyOS 安全產品總監郭昌盛表示:「我們就是想把安全的能力、機制和架構,透過垂直整合把它融到系統裏面去,利用上全場景的原生生態,把它完整地、有價值地呈現給使用者,這就是原生安全最基本的初衷。」
從「管許可權」到「管數據」
如今在使用應用程式時,使用者似乎已經對平台方提出的授權請求習以為常,例如是否允許存取相簿、通訊錄或開啟定位服務。但是,一次「授權」就會導致使用者全部的資訊暴露,例如,當套用透過許可權獲取通訊記錄數據時,使用者通訊錄中的所有電話號碼、通話頻次、銀行卡余額等可能會暴露。而授權讀取「已安裝套用列表」許可權,可能會暴露的興趣愛好、是否結婚、財務狀況等等,你的「畫像」就會被推播給購物平台。
而這種現象存在大部份的App套用中。近日,國家電腦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對全國近一年更新、釋出且下載量靠前的套用進行了個人資訊合規性自動化抽樣檢測顯示,在15萬余款App套用中,發現超32.82%的流動互聯網套用存在侵犯使用者權益的現象。其中,存在「超範圍收集個人資訊」的占比27.11%;存在「App頻繁自啟動和關聯啟動」的占比19.51%;存在「違規收集個人資訊」的占比為15.09%。
事實上,在註重個人私密資訊的今天,使用者並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私密正在被「榨取」,只是礙於「費事」,在很多時候選擇「預設」開啟了這些許可權。
數碼愛好者史航對記者表示:「每一個套用的私密條款都十幾頁,我不可能逐字地去讀吧,而且很多時候,如果我選擇關閉或拒絕這些許可權,可能會遇到無法正常使用服務,甚至應用程式直接結束的問題。所以大多時候都是‘預設’勾選同意。」
而在HarmonyOS NEXT將不會再出現上述現象。HarmonyOS NEXT梳理了所有系統授權,禁止開放讀取已安裝套用列表、存取短訊、存取儲存檔、建立桌面捷徑、獲取器材資訊、顯示懸浮窗、存取通話記錄、套用內安裝套用、撥打電話和管理通話9類不合理許可權。
不僅如此,記者還了解到,HarmonyOS NEXT重新定義了套用獲取使用者數據的規則,在套用存取位置、檔、圖庫、相機、聯系人、剪貼簿等資訊時,許可權授予最小化、精準化、單次性。使用者不再需要管理許可權,只需要把某個數據給套用就行了。例如使用者想換一個賬號頭像,不需要給出整個圖庫的存取許可權,只需要給那張照片;使用者掃碼的時候,不需要給整個相機許可權,只需給掃碼結果或拍好的照片。
套用行為更透明
雖然HarmonyOS NEXT將私密掌控權交還給使用者,但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對於套用會獲取哪些敏感數據並沒有清晰的認識。以往使用者只能看到哪些套用獲取了許可權,但對於個人數據被如何收集、收集次數等問題仍然是模糊的。
HarmonyOS NEXT私密與資訊安全中心重新設計了界面數據展示,由顯示套用存取次數轉變為強調存取時長。這一改變可以幫助使用者更精確地感知套用對許可權的使用,尤其對於那些單次存取卻持續太長時間的情況,充分暴露套用的風險行為,方便使用者直觀地辨識和管理。
除了保護端側的私密,HarmonyOS NEXT也可以保護使用者分享出去的檔,在系統級的檔加密分享機制下,在手機或平板上就可以對檔進行加密,只有授權的使用者才能開啟。檔加密分享功能僅透過華為賬號進行辨識,只要華為賬號匹配,加密分享的檔便可以被開啟,但也僅限於檢視,不允許編輯和螢幕擷取。
HarmonyOS NEXT的安全能力不僅獲得了使用者的認可,也獲得了行業最高等級安全認證。據介紹,鴻蒙內核獲國際CC EAL6+證書,這是業界通用作業系統內核領域首個6+等級認證。HarmonyOS NEXT整個系統還獲得了中國CCRC EAL5+認證,這是業界智能終端整機作業系統領域首個該等級認證,也是中國作業系統目前能夠透過的最高級別安全認證。
HarmonyOS NEXT用十年的時間打破了歐美對作業系統的壟斷,不僅重構了作業系統的世界格局,也正在透過星盾安全架構,提供系統級安全保障,從系統層、框架層、套用層分層分級全方位重新構建完整的作業系統安全與私密保護體系。當然,鴻蒙生態的建立需要靠產業界共同努力,共建才能共同為使用者帶來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數碼生活體驗。
(編輯:張靖超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