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台積電沒想到?中芯國際「逆襲」,訂單成山:港媒揭秘背後內幕!

2024-10-12科技

全球科技行業風起雲湧,各行業對高效能芯片的渴求,如同江湖俠客對武功秘籍的向往,有人說:「一波三折」的故事才完美,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中芯國際 (SMIC)簡直是一位突然沖出江湖的 「逆襲大俠」

而另一方面,全球半導體市場在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動下,各行各業對半導體的效能與需要日益增長,7納米及更小制程,擁有更多市場占有率。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的數據,全球半導體市場預計在2024年將達到6000億美元,而這一數碼在2022年僅為5000億美元。 1000億美元 ,讓人「看得目瞪口呆」,可謂是大家都在搶著要「芯」。

然而在各路英雄好漢匯聚的半導體行業,為搶占市場尋找突破口的時候,中芯國際這家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制造企業,成立至今才短短24年,卻迎來了訂單激增。 根據【經濟日報】的報道,中芯國際2023年上半年實作了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同比增長了35%。2024年上半年營收262.69億元,超躍格芯,對手只剩大廠台積電,這是台積電怎麽也想不到的事。

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國際客戶也紛紛投來「橄欖枝」,把中芯國際的廠房擠得水泄不通。

如此迅猛的增長背後,究竟隱藏著哪些成功秘訣?

「求新求變」,是半導體產業共同的發展策略,只是在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這項「鬥技」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要知道在 科技面前「人人平等」 ,「風口上的豬」在這個行業沒有運氣!

中芯國際訂單急速增長的背後,有兩個成功的因素。

近年來,中芯國際在多個工藝節點上取得了顯著突破,特別是在7nm及以下制程技術方面,已具備量產能力,這得益於 中芯國際「舍得孩子」 ,「磨刀不誤砍柴工」,研發團隊像是一支不知艱險的探險隊,堅信只要技術過硬,自然能有一席之地。

2023年上半年就投入了超50億研發費用,占總收入的16.7%,對技術研發的重視程度呼之欲出。」其高層領導趙海軍曾表示,技術創新才是核心驅動力。透過 與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 ,中芯國際不斷推進自主研發,提升了產能和良率。

另一方面,「上天助自助者」。

中芯國際的成功不僅有賴於自身的付出,還有國家政策的「雪中送炭」。近年來,中國政府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 2022年出台的【半導體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30年力爭實作超過萬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並為公司提供了資金、稅收和土地等方面給予扶持優惠, 讓中芯國際的快速駛上了快車道。

據【人民日報】報道,國家提供的各種支持政策極大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幫助中芯國際在國際市場中站穩腳跟。

除此之外,業內專家認為, 中芯國際的成功不是偶然 。中芯國際在供應鏈的管理以及客戶關系的維護上也做得相當出色。透過打造健全的供應鏈體系,在原材料的供應和生產服務上及時調整 ,以應對日益增加的訂單。不僅確保了原材料方,生產方,還有客戶方,三方間的穩固的關系。打造「親如一家」的合作模式,讓很多客戶都願意與中芯國際攜手共進。

漢然瓜熟蒂落時,總會伴隨著「風吹草動」,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機遇與挑戰總是並存。

隨著中芯國際訂單的不斷增長,當前的強勁勢頭在國際市場的 競爭依然如影隨形 ,競爭對手們也在加緊布局。趙海軍提到: 「我們不僅要關註當前的市場機會,還要審時度勢,做好應對國際競爭與技術封鎖的準備。」如此看來,中芯國際已準備接受未來的挑戰。

當然,國際局勢的變化中依然有不確定性。面對來自其他半導體巨頭的壓力,中芯國際需要時刻保持警惕, 未雨綢繆 ,靈活應對技術封鎖和全球供應鏈的不確定性挑戰,才能在這個復雜的環境中繼續保持競爭力。

在此背景下,中芯國際將繼續推進自主研發生產,努力掌握核心技術,減少外部依賴,打造健全穩定的風險管理機制,才能真正說挺起了腰桿。 而這顯然是一條荊棘的道路。

畢竟,中芯國際的成功不僅是公司的勝利,更是整個中國半導體行業的一次「集體狂歡」。 中芯國際股價上漲預示著市場對中芯國際未來發展的樂觀預期,也為更多企業提供啟示,將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整體升級。 【華爾街日報】分析的:「中芯國際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整個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前景。」

也正是如此,中芯國際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加大自主研發的投入力度, 力爭到2028年實作90%以上的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如此看來,中芯國際未來可期。

結語:

「眾人拾柴火焰高。」

中芯國際的成功,無疑為全球半導體行業註入了一劑強心針,也為更多半導體企業,指明了一條光明大道。只有在技術創新、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共同推動下,才會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