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為推動教育變革、重塑教育形態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近期,多所高校陸續推出了基於大模型技術的AI助教或AI管理工具,提供給教師或學生使用,學生學習效率得到提升,教育模式正在發生變化。
如何評價人工智能技術對於高校育人和教育變革的價值?教師角色是否要隨之發生改變?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又有哪些變化?套用過程中可能存在或者需要警惕哪些問題?……新京報記者對話北京師範大學高精尖創新中心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盧宇,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
北京師範大學高精尖創新中心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盧宇。受訪者供圖
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套用逐步深入
人工智能可能給教育的理念、內容、場景、方法、評價等帶來劇烈變化。盧宇指出,總體來看,生成式人工智能處於發展初期,其進入高等教育領域的套用也處於初步階段,目前的套用主要集中在基礎性工作層面。
「AI對於整個高等教育育人方式的顛覆性變化還沒有顯現,但是目前已經有很多潛在套用。教育教學方面,在各類課程中為學生答疑解惑;教育管理方面,讓AI服務於招生咨詢、選課咨詢;教育評價上,為學生習作做批改潤色;教師輔助上,幫助老師做課前資源準備等……」盧宇認為,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術比較擅長的,也對學生和教師有實質幫助。
此外,各高校還在探索讓AI更加深入地參與融合到育人過程當中,支撐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教學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
盧宇介紹,北師大高精尖創新中心正在嘗試利用已有的案例庫建設可供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咨詢的育人系統。一些常見的、輕度的心理問題,不一定馬上需要醫生介入,AI可以充當心理健康「夥伴」,幫助高校在育人過程中及早發現問題。
賦能教師也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套用的一個重要部份。盧宇團隊還在從事「農村地區教師教學能力智能評測與教學精準輔助技術研究」專案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師,輔助老師做教案的自動生成,以及對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自動評價,彌補農村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短板,形成農村地區教師教學勝任力提升的系統解決方案。
盧宇認為,未來可以透過一些教學設計與AI系統相結合,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就好像一個好的大學老師,在教學生知識的時候,可以使用探究式的,或者稱為‘蘇格拉底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或協同創新,這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經逐步具備的能力。」
技術具有「兩面性」,在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需要警惕和反思。
「總體上看,目前為止人工智能仍然是無法替代老師的。一方面,技術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大模型的‘幻覺’還難以完全消除,生成的內容會出現事實性錯誤;另一方面,教育其實是一個比其他行業更復雜的生態系,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套用比起其他領域更需要與業務場景深入融合。另外,在大模型訓練的過程中,使用到的數據語料的知識產權和倫理道德問題也需要探討。」盧宇說道。
教育模式變革正在發生
隨著AI技術各項套用的逐步落地,盧宇認為,各種連鎖變化會逐漸發生。
「首先,社會分工和職業需求會發生變化。一些職業會被取代,一些職業會消失,一些職業的需求量會減少,這會直接影響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結構和方式。」盧宇說道。
他進一步指出,以知識傳授和以記憶為主的專業培養出的學生可能無法再勝任社會和時代的要求,因此高校亟須進行專業調整、培養計劃修訂、教育方式的變革,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高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適配度。
在盧宇看來,對學生的能力培養上,培養目標和方式都需要進行調整。「要更多地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例如創新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組織協調能力等。」
同時盧宇也註意到,有高校面向所有學生開設了人工智能通識課。「人工智能不僅僅是電腦專業的學生要學習和掌握的,而是未來每位學生都必備的基礎素養。包括人工智能的基本常識,對社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如何運用它解決問題等等。」
教師角色也將隨之發生改變。「老師們亟須改變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上課模式,更多是啟發、引導,調動學生興趣,關註學生的個人化發展。實際上,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之前,各種渠道的知識傳播,已經讓資訊獲取和學習的門檻變得特別低。」
另外,在考核評價上也需要做出改變。「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之後,學生可以花幾秒鐘時間生成一份專案報告,因此教師在學習任務的設定上需要重新構思,充分調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來完成任務。考核評價不能再是簡單的考核知識,更不能是機械的死記硬背。」盧宇指出,這些理念是教育領域一直主張的,而新技術的湧現正在倒逼變革發生,未來可以透過AI對師生動態數據的感知、采集、分析和監測,實作學生綜合素質的多維度評價。
AI助教或AI管理工具的出現,讓高校裏的教學模式、教學形態發生細微變化。傳統教學關系中的「師」和「生」中,加入了第三個角色:「機」。
盧宇認為,該教育形態未來將比較普遍。「人工智能也許出現在課堂教學環節中,也有可能出現在學生完成任務環節中。人工智能本身有巨大的知識庫支撐,的確可以作為協同學習或協同教學的‘夥伴’甚至是擔任‘導師’的角色。」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