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高質素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為此,必須「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碼經濟深度融合制度」。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命脈所在,數碼經濟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陣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戰略謀劃,完善從行業、產業到企業三個層面的思路舉措,不斷推動實體經濟和數碼經濟深度融合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加強數碼行業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布局制造業數碼化轉型
以數碼行業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構築數碼技術創新體系,全面布局制造業的數碼化轉型,是實作兩者融合的大廈基底,起著奠基支撐的作用。物聯網、雲端運算、大數據中心等數碼基礎設施,數碼技術的普及率和套用水平,直接影響著數碼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因此,我們應該順應技術演進方向,加速構建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基礎設施。此外,對於關鍵核心的數碼基建薄弱環節,應著力發揮中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統籌布局綠色智能數據與計算設施建設,向敏捷部署、彈性配置、跨域排程、均衡提升階段邁進,集聚力量攻克「算力、存力、運力」等「卡脖子」技術,提升實體經濟的數碼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水平,為實體經濟和數碼經濟深度融合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在數碼行業設施穩固的基礎上,全面布局先進制造業和傳統制造業的數碼化轉型,便成了推動兩者融合的必然要求了。制造業作為全面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其數碼化轉型應該以套用為牽引,加強分類指導、分業施策,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推進互聯網、大數據、雲端運算、區塊鏈等數碼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各環節套用,加快制造業數碼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同時,加快通用大模型在工業領域部署,推動通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基於此,在裝備制造和原材料行業,應該著重推動生產過程數碼化管理,加快器材系統的互聯互通和工業數據的整合共享,推動工藝改進、執行最佳化、質素管控和安全管理,並且還需要建立一批智能制造先行區,完善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推進裝備數碼化發展。當然,在其他行業領域,也需要進一步發揮好數碼技術的助推作用,推進產品個人化客製、柔性化生產,積極研發消費品等產品的生產流通資訊追溯系統,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智慧管理水平糊產品質素管控能力。
以數碼技術創新驅動產業發展,提升數碼產業治理現代化水平
推動以數碼技術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同時聚焦提升數碼產業治理現代化水平,是實作兩者深度融合的大廈梁柱,起著承載維持的作用。首先,需要立足國家發展戰略需要和重大技術突破,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提升中國數碼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特別是需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關鍵軟件等重點領域核心技術創新力度,提升基礎軟硬件、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智能制造裝備的供給水平,強化原創技術供給,構建安全可控的技術體系。此外,還應以數碼技術與各領域融合套用為導向,最佳化創新成果快速轉化機制,打造安全可靠、系統完備的產業發展生態,促進技術叠代升級。最後,促進重點數碼產業創新發展,加快補短板鍛長板,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競爭力,培育壯大雲端運算、大數據、區塊鏈、虛擬現實、工業軟件等數碼產業,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高質素建設中國軟件名城、名園,打造世界級數碼經濟產業集群。
提升數碼產業治理現代化水平也是實作兩者深度融合的應有之義。一方面,我們不僅需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建制度、保安全,持續最佳化管理和服務,而且還需要完善數據資源管理,加快制定數據資產、數據交易、數據標註等數據要素市場基礎制度配套政策,加強數據要素套用場景指引,保障數據要素規範有序流通,以此才能保證數碼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聚焦數據要素開發、安全、產權保護領域,我們還需不斷完善法律和制度規範、出台相關政策,建立數碼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同時加強監管,保障數據安全和市場公平競爭。此外,還應積極深化數碼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數碼領域技術標準、經貿規則制定,豐富拓展數碼基礎設施、數碼化轉型、網絡安全等領域的國際合作,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發展環境。鼓勵數碼經濟企業「走出去」,提升國際化營運能力,最終促進數碼空間治理機制變革,保障數碼強國建設基礎牢固。
激發企業融合發展活力,擴大數碼化領域的企業人才規模
激發企業融合發展活力,擴大數碼化領域的企業人才規模,是實作兩者深度融合的大廈能源,起著動力源泉的作用。激發企業創新動力和融合發展活力,從企業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第一步便是立足於實體經濟和數碼經濟深度融合的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促進各類要素資源向企業匯聚。其次,還需要重點培育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生態主導型企業,鼓勵領軍企業組織產業鏈上下遊形成創新聯合體,建立穩定的產、供、銷和技術開發等緊密型協作關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硬件+軟件+平台+服務」產業生態。此外,激發活力也離不開行業骨幹企業的示範作用,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品牌影響力突出的融合套用領軍企業,鼓勵行業骨幹企業基於技術和產業優勢,發展專業化服務,提供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最後,需要推進中小企業數碼化轉型,實施中小企業數碼化賦能專項行動,建設一批成果轉化、技術標準、檢測認證、市場推廣等公共服務平台,降低中小企業數碼化轉型成本。
從企業發展的微觀角度出發,激發數碼企業融合發展的核心要素,還體現在企業的各種類別數碼化人才上。因此,加強數碼化人才培養,擴大數碼化領域人才規模,便是實體經濟和數碼經濟融合進一步推進的必由之路。畢竟,數碼經濟有效執行的底層邏輯是對關鍵核心數碼化技術的掌握。這就要求更多數碼化人才從事數碼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工作,對掌握前沿數碼技術的專業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包括數據分析師、數據科學家、軟件開發人員等。重構數碼化人才供給體系、打破專業壁壘、培養交叉學科人才,深度開展產教融合,形成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效益共同體」,打通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以適應高速更叠的產業組織和商業模式,推動實體經濟和數碼經濟的深度融合。
總之,數碼經濟是產業變革的戰略抉擇,造就了新經濟、新增量。其中,實體經濟和數碼經濟相輔相成、相互融合,實體經濟為數碼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根基,數碼經濟是實體經濟高質素發展的重要引擎。因此,我們需要從數碼行業總體布局著手,以數碼產業的領域重點為抓手,同時以激發數碼企業的發展動力為契機,形成「行業—產業—企業」的三維立體措施體系,來大力推動實體經濟和數碼經濟的深度融合,助力高質素發展的縱深推進。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丨作者:魏傳光,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龔利鑫,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