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京東請楊笠後遭抵制,男使用者紮堆退款,京東緊急致歉:不會合作!

2024-10-20科技

雙十一臨近,各大電商紛紛鉚足了勁找明星做代言,吸引消費者的關註,本是司空見慣的操作。不過,京東這回的選擇,似乎火候沒掌握好——他們找來了楊笠。結果,這一舉動像捅了馬蜂窩一樣,直接引發了大範圍的男性抵制和輿論風波。有不少人不禁要問:京東這麽大的平台,怎麽會選楊笠代言?他們是沒看懂楊笠帶來的爭議風險,還是另有所圖?這是一次「跑偏」的代言,更是一次市場誤判,還是一次看似機會的「騎虎難下」?

京東選楊笠做代言一開始可能是午時已過還在自信的騎士,結果到了雨天出門——滑了一跤。楊笠,誰不認識?一個透過脫口秀走紅的女性,她敢說敢笑沒問題,可是她的段子戳中了男性群體的痛點,特別是那個讓她爆紅的一句話:「知道男人為什麽明明那麽普通,卻這麽自信嗎?」

京東找她做代言,很多男性消費者徹底崩潰了。那些本來對京東習以為常的忠實使用者,一夜之間化身「戰士」,紛紛要求退款,甚至登出賬號,更有甚者,幾乎卷走了所有京東金融的存款,不知道的還以為京東出了「金融危機」。結果,京東金融也只能無奈地出面,委屈巴巴地解釋「別為了代言整我啊,我就是個金融平台!」

明顯,京東本意是透過楊笠這樣的「代表」去討好女性消費者,特別是在女性粉絲中有一定號召力的她,或許還能幫京東培養一批忠以京東為主的女性使用者。這背後的策略可能是,中短期內男性使用者的穩定為代價,爭取女性的增量。

可別忘了,京東上的真實消費大頭可不是這些潛在的女性使用者,而是男性尤其是購買3C、家電等高單價產品的男性使用者。對此,很多網友振振有詞:京東,你這次是看走眼了啊!「沒下過猛藥的嘁嘁喳喳的代言,藥到病不起」,男性使用者直接用腳投票的時候,不是品牌能輕易挽回的。最終,這部份市場真的是岌岌可危。

要明白這次抵制為什麽會來得這麽猛烈,還得先搞清楚楊笠的角色。楊笠這個名字,多數時候與「普信男」(普通卻過度自信的男性)緊緊聯系在一起。她抓住了這個詞,用它在脫口秀中狠狠調侃了一番。對很多女性而言,這話簡直說到心坎裏。多少女性在平常生活裏遇到自己什麽都沒幹、卻總要對你「指指點點」的男性?於是,楊笠的這番吐槽迅速讓她積累了不少「女權」支持者。

然而,這把「火」卻燒到了男性的底線。對於許多男性觀眾來說,「普信男」的調侃讓他們感到被羞辱和冒犯,甚至質疑她是故意制造性別對立。這種情緒在她的進一步調侃中,不斷被推高。而京東呢?可能就是覺得楊笠有流量,試圖用這張牌向女性使用者靠攏,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們低估了男性消費者的反感度。

而且,這並不是楊笠第一次因為這樣的爭議引發輿論風波。她之前代言的小鵬汽車、舍得酒,都因為她的「普信男」梗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抵制。結果,品牌方一個個都趁事態不妙時緊急「跳車」,迅速撇清關系。不過,京東這次可算是陷得有點深了。從結果來看,京東顯然試圖透過楊笠的「個人風格」吸引女性消費者,可問題是,他們可能沒想到她那極具爭議性的一面也將男性群體一並推開了。

事情大概本來也許很快就隨著輿論的平息過去了,只是京東客服的一個操作差點讓火越燒越旺——這絕對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據說,有個京東會員在吐槽楊笠代言和表示想退會員時,京東客服的聊天記錄意外被泄露到網絡上,裏面還附帶了類似「普信男破防了」的字眼。

這一來可好,原本只是在對楊笠不爽的男性群體此時徹底被點燃了,這偷摸嘲笑消費者、不尊重客戶的服務態度,讓很多男性使用者感覺受到了二次冒犯。於是,要求退款的聲音更大了,投訴的數量也一度達到了新高。仿佛一下子,京東失去了對輿論的「油門」控制,徹底滑到了溝裏。

這個事件既是京東處理楊笠代言危機的升級,也是品牌在使用者契約關系上的一次巨大的跌份。客服事件使那些原本僅對代言人不滿的消費者,演變成對京東品牌整體失望。這種情緒一旦積累起來,京東不僅要應對眼前的公關危機,還可能面臨長期客戶流失帶來的更隱性損失。於是,京東最終不得不發表聲明,匆忙刪除了各類與楊笠相關的代言資訊,想要迅速平息這場危機,然而事情發展得如此之快,哪裏是說撤就能撤得了嗎?

好吧,京東這次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原計劃是吸引更多女性使用者,結果呢?因為劉強東的早先性醜聞問題,楊笠的代言非但沒有受到期待中的女性消費者青睞,反而還讓部份女性也覺得京東是一家「善於利用爭議人物」的不尊重女性的品牌。換句話說,原本想透過楊笠來帶動的女性市場,結果不但沒帶起來,反而和男性市場一道「雞飛蛋打」。

那麽,是不是京東完全沒背水一戰的可能?也並非如此。很多業內專家指出,危機往往是品牌管理中的重要節點,處理得好,還能體現品牌的應變能力和責任感。或許京東還能借此機會反思,下一步如何重新贏回男性使用者的信賴,並同時最佳化在女性使用者中的形象。

最終,京東要做的,可能並不是急於補救幾天的輿論熱潮,而是從長遠考慮,如何能在代言人選擇上更加穩紮穩打,避免再次踩到這種透支品牌形象的「雷區」。拓寬市場沒錯,但在性別議題前,還真得三思而行。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