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落地有多遠?支付寶用新APP交出答卷。
給AI下個「咖啡」的指令,它大概率會給你介紹咖啡的文化和市場,「聰明」一點的會推薦附近幾家咖啡店,進階「玩家」則懂得去呈現一些顧客店鋪、評分較高的單品,甚至是如何到達的路線。
但現在,你可以更進一步,透過AI助手完成購買咖啡的動作。
開啟支付寶新推出的AI獨立App「支小寶」,透過對話告訴它「幫我購買一杯瑞幸的冰拿鐵,到店取」,選擇杯型和溫度後就可以跳轉到相應的小程式點選進行購買。所有操作都在支小寶App內完成。
支小寶是個註重「你說我辦」的務實派,買一杯咖啡、訂一張機票、安排一次旅行這樣的小事,都能幫忙「跑腿」完成。
GPT為代表的大模型湧現後,關於如何從chat前進演化到work,業界仍處於探索的階段。
從很多AI產品的功能上看,側重聊天交流、輔助創作是主流。支小寶的產品邏輯則不同,作為一個AI生活管家,其以支付寶龐大的商業生態為基底,不走花裏胡哨的路線,主打一個實用。
按照螞蟻集團總裁韓歆毅的說法,從「拼參數」走向「拼套用」,支小寶的目的是為了讓AI融入平台、落入生活,為使用者提供好用、有用、用得起的服務。
支付寶作為國民App,套用場景大而全,也不可避免地會有復雜冗余的問題。把支付寶內部場景當做「磨刀石」,打磨這背後的數據、場景、技術,構建AI連線生活服務的全新可能性,或許才是支小寶的試圖達成的使命。
01 支付寶加速AI布局,推出AI獨立App「支小寶」
「支付寶推出的AI生活管家,希望讓洞悉世界的大模型,變成更懂使用者的小助理。」
說這話的是王翼飛,他是支小寶的產品負責人,在 9 月 5 號上海舉行的外灘大會上,他被好奇的人群圍了個水泄不通——大家迫切地想知道,支付寶籌備已久的這款AI套用到底有什麽不一樣。
和大眾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普遍印象不同,支小寶不是什麽高深莫測的復雜科技,而是一個人人都能用的AI套用。
首先,找到支小寶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在各大個套用市場下載使用;同時,它內嵌在支付寶中,在支付寶App首頁下拉也能體驗。
其次,命令支小寶也不復雜。區別於傳統的圖形化使用者介面,支小寶采用全新的對話式互動,使用者下達口語指令後,不用再煩心尋找或輸入,就能簡單找到各種生活服務,實作更聰明的「你說我辦」。
還有一個其他套用做不到的「秘密」,就是支小寶的「管家感」。
連線支付寶生態,支小寶可透過對話快速訂票、點餐、打車、查詢附近吃喝玩樂等,說句話就能辦事。
通勤路上,騰不出手打字,用一句話喚出地鐵碼或公交碼,還可以輕松找到附近的共享單車;人沒到公司先讓讓AI買一杯咖啡或奶茶,到地兒了就能取;下班了懶得打字,可以動動嘴就打車回家,或是搜羅附近推薦的餐館、電影院等。
針對旅遊人群及車主,支小寶可根據使用者的時間、價格等特定需求,幾秒內快速查詢機票或火車票;可以根據即時位置,精準查詢附近最近的充電樁、加油站和停車場,並能智能客製當地的旅遊攻略。
在便民生活、醫療健康等領域,支小寶也能提供多項便捷實用的服務。比如說句話就可以充話費、查快遞、查上月消費、看醫保余額、異地就醫備案、給親友轉賬或發紅包、搜尋電子社保卡等。
基於支付寶豐富的服務生態,使用者只需要簡單說句話,便可喚起海量的極致服務。使用者點選首頁左下方的「隨身口令」按鈕,還能快速找到自己最常用的功能,找服務更簡單。
02 另一種浪潮方向:AI正融入互聯網平台
外灘大會第一天的支小寶采訪間,人頭攢動,十幾平方米的房間悶熱不已。和夏末上海天氣一樣熱的,還有和AI相關的一切。
「支小寶的產品定義到底是什麽?商業搜尋、語音助手?」
「如何求提高使用者的留存率?」
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令被訪人應接不暇,對於支小寶和支付寶在做AI時的選擇,大家有太多想要了解。
ChatGpt橫空出世後,大模型浪潮隨之呼嘯而來。人們開始好奇,中國的科技互聯網土壤能長出什麽樣的AI套用?
去年以來,支付寶依托螞蟻百靈大模型能力,面向民生服務、醫療健康、出行文旅等行業開放了AI行業解決方案。
現在,支付寶交出了一份更完整的答卷,在外灘大會上正式推出支小寶,這個擁有服務執行能力和智能陪伴能力的AI生活管家App。
對於ChatGpt 這樣的語言類大模型來說,對prompt 的準確性要求很高,即與大語言模型進行互動時提供明確的指令,並透過反復訓練才能得出理想答案。很多時候,prompt甚至可以成為一種與AI模型互動的「程式語言」。這往往意味著使用門檻較高。
在科技企業介入後,通用大模型爆發,同時我們看到了很多不同形態的AI套用:
釘釘上線「AI超級助理」,可呼叫釘釘幾乎所有功能;
微軟將Copilot(AI助手)嵌入Word、Excel等旗下辦公套用;
蘋果推出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將AI與Siri結合……
這些探索,包括支付寶推出支小寶,都顯示了AI浪潮的另一種方向: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將AI融入原有的平台,服務使用者原本就存在的需求。
還是點咖啡的例子,從喚起到購買,解決的是入口問題和商業閉環,但支小寶神奇的地方在於具有場景感知能力,根據使用者的日常習慣及使用場景,智能推薦專屬的服務。
「比如想點一杯咖啡,支小寶根據使用者習慣,和所在的地點特征,會主動推薦你習慣的口味;或是當你到了黃山,會自動推薦AI導遊、快速訂票等服務。」
使用者主動使用的次數越多,支小寶就會越懂你。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需求都是獨特的,推動大模型從通用能力走向個人化套用,成為AI行業的核心命題之一。
和支小寶管家熟悉之後,使用者就會變得願意去分享自己的計劃和習慣。「一個不愛曬太陽的人,讓支小寶推薦周末出遊地,它肯定不會推薦爬山;告訴支小寶今天要多喝水,它就會根據你的習慣和健康需求來提醒你喝水。」
王翼飛表示,讓人人都擁有專屬的AI生活管家,想我所想,辦我所辦,正是支小寶努力打造的目標。
大模型不是一切,但它能真正智能地呼叫一切。這些「一切」在那些已融入生活的國民級產品和它已服務的萬千復雜場景裏。
「內生」於支付寶,這是支小寶的天然基因。對於支小寶來說,這就意味著不止於All in AI,而是AI in All。
03 支小寶的背後,是AI煥新支付寶
互聯網平台擁抱AI,是個具有挑戰性的系統性工程。
從純技術衍生的輕量工具產品,向有具體落地場景的深度產品融合演變,除了模型技術、參數、訓練數據、訓練方法之外,還需要靠譜、具有可行性的套用場景和可持續的生態,以及作為「燃料」基礎的優質大數據,比如醫療、政務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數據。
中國的互聯網不缺大數據,但建立在大參數模型和巨量數據展現出來的AI套用,對數據的真實性要求嚴格。
比如,由於抓取平台數據語言類大模型在回答問題時,答非所問或編造答案的情況並不少見。這樣的情況會導致使用者的信任感及和服務的可信度都成為問題。
與支付寶深度繫結,足以保證支小寶在數據真實性和安全性上有保障。選擇支小寶的模式也表明,支付寶不追求大模型包打天下,更追求讓AI回歸服務內容。
從風格上看,這背後是支付寶的一貫態度——不追求聊天上的花哨,更追求落地套用的務實;不追求一枝獨秀,更追求生態共建的開放升級。
從支付寶誕生開始,它的定位就是服務老百姓,串起千巷百戶的大小商家、生意人。這是支付寶成為國民App的基礎,但一方面也造成了支付寶功能龐雜的問題,一些套用入口隱藏較深。
在小紅書上,用支付寶掛號、繳費、匯率換算、拍證件照等「攻略」層出不窮。明明都是「寶藏」功能,卻因為支付寶功能太過大而全,App 頁面展現有限,生生被埋沒了。
支小寶的出現,相當於讓平台服務「瘦身增肌」,讓支付寶使用者能輕裝上陣,探索一種讓生活服務更簡單和智能的新模式。
過去兩年,螞蟻以支付寶為核心加速AI套用布局,並在出行、政務、醫療、理財等場景都接入了AI,累計服務了億級使用者,百靈大模型的日均呼叫量超2億,日均處理千億級Tokens。
螞蟻的「AI First」戰略,也並非僅停留在支小寶,將AI深度套用於內部場景後,還在加速探索AI原生套用與智能體生態——
面向C端使用者,除了生活管家「支小寶」,還推出了AI金融管家「螞小財」、AI健康管家等;
面向行業,支付寶啟動智能體生態開放計劃,並推出智能體開發平台「百寶箱」。
此前,支付寶透過開放能力,已聯合行業推出一系列的智能體:浙江衛健委「安診兒」、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公濟小壹」、長沙政務服務平台「我的長沙」、江西贛服通數碼人客服「小贛事」等。
開放的智能體生態,是新商業時代的服務載體,但如同流動互聯網時代的小程式一樣,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也不是一己之力能承擔的。
支付寶啟動智能體生態開放計劃,正是希望透過開放流量、行業解決方案、智能體開發平台的能力等,助力更多商家機構,一起推開智能體商業時代的大門。正如螞蟻集團總裁韓歆毅在這次外灘大會上表示的那樣,支付寶開放生態已全面進入 AI 時代。
中國擁有足夠大的使用者規模,中國各行業的數碼化轉型有強烈需求,這是中國發展AI的天然優勢與支撐。大模型可以極大降低智能體的開發成本,讓邊際成本趨零,讓無數普通人和千行百業都能用上AI,讓昂貴高冷的服務走向大眾化。
AI長出「手和腳」,走入尋常百姓家,這或許是我們更期待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