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探路新質生產力·智慧工匠/領軍先鋒風采|上海電信流動互聯網部大數據和AI專家吳強:融合創新,為各行業註入「AI+」基因

2024-05-03科技
工作中的吳強。
人物小傳
吳強,上海電信流動互聯網部大數據和AI專家,獲評2023年上海城市數碼化轉型「智慧工匠」。他在5G、人工智能(AI)、大數據和雲等多領域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自創「5G+AI」自智節能、自主預測等專利技術。參與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專案——高可信時空閘道器鍵技術及大眾規模化套用。他以第一發明人身份獲發明專利11項,上海市、省部級、電信級等各級獎項數10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6篇。
大數據、大模型、數碼人……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湧現關於人工智能(AI)的新技術。一波波AI叠代浪潮的背後,有一群人被稱為「AI背後的‘大腦’」。他們啟用程式碼,賦予人工智能判斷和創造能力……上海電信流動互聯網部大數據和AI專家吳強就是這樣的「大腦」之一。
有著21年通訊工作經歷的吳強帶領團隊創新融合行動通訊、AI、大數據、雲端運算技術,在套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領域不斷突破,首創自智節能、預測負荷等多項技術,將成果、專利轉化為智慧產品進行規模化套用,取得經濟、社會雙重效益。
每一個程式碼都是鮮活的
2003年,吳強畢業進入電信行業工作,「剛工作那會兒,恰逢流動網絡升級CDMA,我一來就帶著一支工程隊在兩周內安裝了5座基站,還爬上45米的鐵塔更換基站天線。」他對記者說。那時,他一個人要從事多個崗位工作,往往剛完成基站建設,緊接著就做網絡最佳化,半夜出門跑路測、天亮收工也是常事。
2008年,吳強來到上海電信移動網優中心,開始涉足大數據領域。在別人看來,整天跟數據、程式碼打交道是枯燥乏味的,而對於吳強來說,每一個程式碼都是鮮活的。
2018年初,吳強接了一個關於使用者某一時間使用量預測的課題。在當時,這是一個前沿性研究課題,他全身心投入,但直到課題結束,準確率依然只有62%。「當時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課題報告送出後,還是放不下。」於是,他選擇在工作之余將這個課題繼續研究下去。「下了班,我就去網上做爬蟲找數據。」此後一年半的業余時間,他幾乎都花在這個課題上。他告訴記者,自己在研究過程中,一直就覺得演算法是美的、程式碼是美的,完工時有雕琢出一件藝術品的感覺。
功夫不負有心人,吳強終於將準確率從62%提升至98%,並首創5G+AI預測負荷技術。據他介紹,截至目前,該技術的套用讓使用者投訴處理時長從3小時降低到1分鐘,節約成本超過4869.74萬元,並且成果已推廣至江蘇、浙江等10省。
吳強告訴記者,該預測技術不僅可用於電信領域,未來還可以跨專業、跨行業廣泛套用於諸如市場業務量、電力供電量、水利水流量等負荷類數據的預測,大大節省各種成本。
團隊是創新的內驅力
作為中國電信集團級優秀內訓師,吳強培養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在他看來,一個人的創新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團隊才能帶來創新的內驅力和爆發力。個人作戰往往只能在「點」的層級上進行攻關,而要解決「面」上的問題,拿出可執行的技術方案和面向市場的產品,離不開團隊作戰。
「我們接到的課題都是專案制的,根據專案需求,我再臨時確定召集精兵強將搭建團隊。」因此,他戲稱自己的團隊是最強「草台班子」。以AI預測為例,吳強完成模型的原始碼後,召集了5G、AI、大數據、雲等多個領域的人才組成團隊,最終研發出適合市場的產品。
在他看來,以具體的產品或網絡問題為導向,更容易形成高質素創新,多專多能的技術團隊協作也更能快速培養人才。「相較於單一技術創新的條線結構,團隊協作更能碰撞出創新火花。」一項創新帶不來持續領先,只有持續創新才能帶來持續領先。近幾年來,吳強帶領團隊完成多個重點專案AI模型的開發,並參與了科技部「5G+北鬥」專案。
研發AI技術步伐從未停歇
AI發展突飛猛進,「中國智能」不可或缺。吳強介紹,通訊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中國電信始終站在科創前沿,致力於賦能千行百業轉型升級,攻克AI核心技術的步伐也從未停歇。最近3年,吳強就獲得了4項AI專利。「公司裏像我這樣的技術人員很多,大家都持續鉆研,有一種使命感。」他說。
5G基站快速發展,為研發一項「5G+AI」自智節能技術,吳強曾帶領團隊花了整整6年時間。起初,研發並不順利,5G基站如果只追求節能而影響客戶體驗和網絡效能,反而因小失大。透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和反復試驗,吳強提出了多個評價指標均衡的節能技術,將節能數據和感知數據融入一個神經網絡,同時最佳化演算法,在節能的同時確保使用者感知,當網絡感知到使用者感知有較大下降時,就會自動觸發提升感知權重。解決了該難題後,現在網絡套用可以兼顧基站節能和使用者體驗,達到了網絡最優節能和使用者最佳感知的平衡。
吳強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度參與研發AI新技術,構築自主創新的算力底座,給各行業註入「AI+」基因,助推上海建設人工智能產業新高地。
作者:商慧
文:商慧圖:受訪者供圖編輯:傅璐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