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檢驗君釋出了一篇關於臨床專科實驗室和傳統中心實驗室發展路徑之爭的文章,這幾天,京東、美團分別官宣下場線上檢驗的新聞又刷爆朋友圈。
檢驗醫學作為醫學科學的重要支撐學科,在疾病早期診斷、病情監測、預後判斷與風險評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同時,檢驗也是目前醫療領域利潤最為豐厚的部份之一。
傳統的檢驗科在經歷第三方實驗室、臨床專科實驗室的輪番圍攻之後,現在又面臨互聯網巨頭的圍剿,這一切的背後邏輯是怎樣的?今天檢驗君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美團、京東下場
互聯網如何顛覆傳統檢驗服務?
一個現實是,京東、美團官宣下場線上檢驗,雖然路徑不同,一個致力打造「醫檢藥」服務閉環,一個主攻居家快檢,相同點是它們都將成為傳統臨床檢驗邏輯的顛覆者!
7月15日,美團買藥宣布推出居家快檢「婦科檢測」服務。透過與專業醫療機構和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合作,第一批為北京、廣州、等6城女性使用者提供針對性客製服務,樣本均由接受過嚴格服務質素把關的女性送檢員配送。
7月25日,京東健康訊息,即日起,患者到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線上問診後,醫生可線上為患者開具電子檢驗單。患者線上下單後,會有專業護士上門采樣並送檢,醫生能夠根據檢測結果做出進一步診斷,如有需要還可線上送藥。
兩者對比如下:
顯然,互聯網巨頭提供的是線上渠道,服務中涉及的就業需求和檢測需求其實還是由醫療機構和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提供。
以外賣平台為例,醫療機構和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實際扮演了外賣商家的角色,專業護士或者經過培訓的配送員則扮演外賣員的角色。
對於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國家衛健委早在2018年已經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端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等系列管理辦法。
雖然有「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前提,但是能成功地將「醫學診斷」搬到線上,無疑將是互聯網診療發展的裏程碑式進步。
把臨床實驗室搬到線上
傳統檢驗科 PK 第三方實驗室
目前醫學檢驗服務提供的主力除了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更多的仍然是傳統的醫療機構檢驗科。
但是體制內的環境大大限制了傳統檢驗科線上上轉型中的回寰余地。面對第三方醫學實驗室靈活的體制、更豐富的檢測專案以及價格優勢,傳統檢驗科在未來線上診斷服務的競爭中似乎完全處於下風。
但是傳統檢驗科的線上轉型之路其實並沒有想象中來得晚。國內大量頂尖醫院早已開始了互聯網醫院的布局。
目前大量醫院都建立有自己的公眾號或者小程式,復診患者甚至無需預約、掛號、到院排隊,拿起手機就可以開具需要檢查的專案,直接線上完成繳費跟預約檢查時間,到了醫院就能一氣呵成做完檢查,還可以線上看報告。
醫療健康服務本質是一種信任商品,醫患之間資訊的不對稱讓醫院等級和口碑是影響患者就醫選擇的首要因素。這類線上檢驗服務本質上繫結著自家醫院,且多為大型公立醫院,其接受度和社會認可度要遠高於單純的互聯網醫院和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
另外,傳統檢驗人並不甘當簡單的檢驗服務的提供者。
如今,檢驗門診正遍地開花,檢驗醫師不再是虛幻的概念,而是檢驗人走向台前的代表。復檢、委托檢驗、追加檢驗、檢驗咨詢等常規檢驗門診服務,都十分貼合互聯網診療需求。檢驗門診醫師熟悉掌握看診技能後,完全可以參與醫院的互聯網醫療門診,線上看診,為患者提供檢驗醫囑申請及報告解讀。
國內某頂級三甲醫院檢驗科主任就曾和檢驗君提及,檢驗門診就是檢驗人進軍互聯網診療,線上上診療的轉型中發出自己聲音的重要基石!
因此,傳統檢驗服務的線上轉型中,傳統檢驗科和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各具優勢。
「極大」+「極小」
檢驗醫學未來發展方向
檢驗醫學的發展正朝向「極大」和「極小」兩個方向不斷延伸。
「極大」即醫學檢驗突破實驗室乃至醫院範圍,服務區域面向區(縣)、市、省、乃至全國甚至全球層面,呈現規模化、專科化、平台化、資訊化、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極小」即檢驗服務範圍除了涵蓋三級、二級醫院外,還可以進一步延伸到民營醫院、個體診所、中小型獨立實驗室、藥店、一級醫院、村鎮衛生所、家庭,乃至個人。例如可穿戴醫療器材帶來的微型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趨勢。
但不論哪種趨勢,無論檢驗的套用場景如何變化,檢驗人的使命始終是挖掘檢驗數碼背後的疾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