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矽谷大佬預言:AI將吞並80%行業,人類閑暇時代來臨?

2024-10-07科技

最近,權威風投界耆宿 Vinod Khosla,針對人工智能時代,發表了其理想化的烏托邦式暢想。

而事實上,許多科技界領導者實際上也持有相同見解。

人工智能(AI)將會取代人類的工作,這種說法已經屢見不鮮。

但是,如果一位備受尊敬的矽谷風投巨頭撰寫長篇文章,堅定地預言大部份人類工作將被AI取代,那才是真正引人矚目。

根據他的觀點,無論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工作者,無論是白領還是藍領,亦或是認知密集型工作還是技術藍領工作,都將無法逃避被AI「無差別攻擊」的命運。

在今年六月,Anthropic幕僚長釋出了一篇長文,預言三年後AI將完全取代認知密集型產業。

「無論是初級保健醫生、精神病學家、銷售人員、腫瘤學家、農場工人還是流水線工人、結構工程師、芯片設計師,凡是你能想到的工作。

」。

這番言論出自矽谷知名投資者、企業家,同時也是風投機構Khosla Ventures的創始人Vinod Khosla之口。

這位年僅六十九歲的老人,是矽谷最廣為人知的人物之一。

Sun Microsystems是由他在一九八二年與其他人共同建立的。

這家公司不僅創造了Java程式語言,還對Unix系統、RISC-V架構等多項技術做出了重要貢獻。

後來在2010年被甲骨文公司收購。

他在2004年創立了Khosla Ventures,專註於對初創和成長期公司的風險投資。

投資領域涵蓋了健康、基礎設施、機器人、交通、增強現實、清潔能源和人工智能等多個前沿領域。

自從Khosla Ventures成立已有二十多年,期間進行了許多高回報的成功投資,並且成功孵化了像Stripe這樣的優秀企業。

然而,最引人註目的成就,是在2019年向OpenAI投資了5000萬美元。

KV持有OpenAI 5%的股份,成為這家市值達1500億美元的AI獨角獸企業的首任風險投資人。

他就是那位極具前瞻視野的技術領導者,他在九月二十日發表的一篇長文中認真地預言,AI將大幅減少對人類勞動力的需求,因為它將以更高效、更快速、更低成本的方式完成絕大多數工作內容。

這篇文章的連結是:https://www.khoslaventures.com/ai-dystopia-or-utopia/。

為了避免大規模失業和工作量急劇減少後可能出現的‘經濟反烏托邦’現象,他再次倡導我們熟知的解決方案——全民基本收入(UBI)。

他在文章中提到:「人工智能可能導致少數精英階層迅速發展,而其他人都面臨經濟不穩定,特別是在缺乏有力政策的民主國家。

」。

「隨著AI減少對人力的需求,全民基本收入可能變得至關重要……在管理財富分配和維持社會福利方面,政府監管將發揮關鍵作用。

」。

人工智能使人類邁向三天工作制?

作為著名的科技樂觀主義者,他依然高度評價AI的潛力。

他認為,如果人工智能能夠得到善意的運用,而非被掌權者濫用,這項技術有望「創造出足以供所有人流通的財富,使每個人的生活都比在沒有AI的世界中更加美好。

」。

不可否認的是,許多職業當前的失業危機源於能取代工作的AI,然而,最終我們會不會因為這種情況而感到高興呢?

以投資銀行為例,這些金融精英們薪水頗豐,但他們必須每天在Excel表或PPT中埋頭苦幹16個小時,反復執行相同的繁瑣任務。

選擇這一職業,究竟能給人帶來多大的成就感呢?

更不用說那些從事體力勞動的藍領工人了,許多流水線工人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一直在做相同的事情,比如安裝輪胎到汽車上。

農場工人必須忍受各種戶外工作條件的折磨,比如在接近40度的高溫下頂著烈日工作。

正如他所言,這「代表著一種奴役形式,而不是人類的繁榮」。

我們得以順利過渡,甚至可以迎來每周工作天數減為3天的美好局面,得益於人工智能技術的來臨及其正確的政策指引。

此外,據預測,十年後,一百萬個雙足機器人將能夠承擔人類社會中的各種繁重任務。

如果他的預言成為現實,即80%的工作機會被機器人所取代,那麽每周只工作一天也是有可能的。

這種變革可能重新詮釋工作對我們人類的意義。

如果工作者不再被強制要求每天工作八小時、每周五天,而是可以自由地去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

就像已經實作財務自由的億萬富翁Khosla一樣,他熱衷於園藝、滑雪和徒步旅行。

總的來說,一個勞動密集型工作較少的社會,並不會使人類迷失生活的目標和意義;相反,生活將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且富有意義。

減少工作,已成為科技領袖們的共識。

盡管文章中詳細探討了人工智能的「反烏托邦」可能性,但Khosla依然對未來充滿樂觀,描繪出一幅具有明顯烏托邦色彩的藍圖。

這種情形會在人工智能的到來下成為現實嗎?我們尚未得知。

不過,事實上,這種觀點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

他並非首個預言「每周工作3天」的知名人士,也並非唯一一個倡導「全民基本收入」的科技領袖。

去年十一月,比爾·蓋茨應脫口秀演員Trevor Noah的邀請,參與了其播客節目。

在節目中,他毫不掩飾地表示,人工智能奪走了部份乏味的任務,並最終帶領我們走向一個每周工作3天的社會。

即使是出了名的加班狂魔、對員工和自己都嚴格要求的馬斯克也曾預言,人工智能將使得工作變成一種可選擇的休閑活動,而非必要的勞役。

根據馬斯克的描述,到了那個時候,工作將不再是謀生手段、辛苦勞碌,而是變成一種人生追求,一種休閑娛樂。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將提供所有必需的商品或服務。

在這種美好的情況下,人類社會將不僅迎來普遍的高收入,而且商品和服務將不會出現短缺。

與Khosla相比,老馬的樂觀情緒可謂更勝一籌。

然而,歷史的行程似乎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肯恩斯在1930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過「肯恩斯理論」,他預言了一個世紀後人們每周只需工作15個小時。

他認為,隨著技術進步,人們用很短的時間就能滿足消費需求,因此無需花費太多精力在工作上。

我們如今距離Keynes預言的2030年僅有六年,但卻看到了與他的設想完全相反的現實情況。

雖然單位時間內我們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生產力有了進步,但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和支出,我們必須投入更多的勞動時間。

UBI和AGI,哪個會率先到來?

一些科技領袖並不認為會出現「普遍高收入」的情景,他們更關註在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後可能出現的社會動蕩,因此他們積極提倡實施「全民基本收入」制度。

「AI教父」、圖靈獎得主Geoffrey Hinton曾經向英國首相府建言:。

「唐寧街的人咨詢了我,我告訴他們,全民基本收入是個好主意」。

柯曼長期致力於研發通用人工智能(AGI),並且已經開始圍繞全民基本收入(UBI)展開了相關實驗。

一個由OpenResearch主持的專案在過去三年裏向一千名參與者每月提供一千美元的現金資助,並匯總了調查結果,形成了三篇研究論文,於今年七月發表。

研究發現,參與者在獲得無條件資助後,並未放棄工作全部「躺平」,而是擁有了更多資源來滿足基本需求,甚至還能夠幫助他人。

盡管一些人的工作時間有所減少,但這些人表示,這筆額外收入使他們能夠更加靈活地安排生活,也為他們規劃未來提供了更多可能。

自2019年以來,美國已有16個州的100多個城市開始試行類似於UBI的政策,將其作為解決貧困、確保公民基本生活的一種手段,稱為GBI(Guranteed Basic Income)。

政府在一段時間內向低收入人群提供每月50至2000美元的現金補貼,且無需任何附加條件。

專案參與者通常的經濟狀況在美國國家扶貧標準之下,同時也涵蓋了無家可歸者、單親母親、有子女的家庭等一些特殊群體。

根據Business Insider的調查,參與者確實將收到的現金用於諸如住房、食品雜貨、交通和債務償還等迫切需要的開銷上。

不僅僅是在美國,在南非、肯雅、印度等貧困問題尤為突出的國家,也引起了人們對UBI的關註。

人類社會是否會迎來這種烏托邦般的世界?科技巨頭們的預言能否實作,亦或又一次遭遇挫折?

對此,大家有什麽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