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資訊孤島變數據大陸 中國電信加「數」進「縣」

2024-05-14科技

來源:通訊資訊報

(圖片來源:攝圖網)

(記者 葉菁)近期有著中國食品行業「晴雨表」之稱的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在四川成都舉行。糖酒會期間,中國電信與39個縣域簽署數智助力鄉村振興協定,讓「數智」技術的能量擴散到更多的生產套用場景。

「數碼」時代浪潮下,資訊通訊技術賦能縣域經濟發展效應日益凸顯。按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部署,探索數碼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豐富縣域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內涵,近年來,中國電信高度重視鄉村振興工作,透過數智賦能,對農業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文化、治理進行全系統、全鏈條數碼化改造,加「數」進縣。

數碼賦能,助力農業產業發展

今年,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第二批國家數碼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部署開展第二批國家數碼鄉村試點工作。【通知】指出,要按照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部署要求,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以資訊化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為主線,探索形成數碼鄉村可持續發展模式,不斷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緣何依托數碼賦能助力農業發展?當前,廣大縣域面臨「缺人」「缺地」兩大現實難題,亟需破題之法。瞄準縣域發展,聚焦鄉村振興,中國電信積極推進智慧農業發展,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資訊科技,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建設智慧農場、數碼田園等。透過新一代資訊科技,深入發掘縣域經濟資源稟賦,因地制宜選取當地最具有特色的產業推進數碼化轉型,不斷推進數碼經濟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全面推進產業數碼化轉型發展,助力縣域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化「低效碎片化」為「高效系統化」。中國電信神農一號大模型為農技員、農戶和企業提供便捷、精準的農業生產技術指導服務,使農業生產從「個人經驗」變為「群體智慧」的農技服務大模型,能夠讓農業農村行業數據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是讓農業從業者從「有什麽看什麽」變為「要什麽有什麽」的農業語意大模型;以及為企業、政府出具區域性農業展望報告,使農業產業發展全鏈條規劃和政策建議指導,從「低效碎片化」變為「高效系統化」的農產品價格監測大模型。

區塊鏈+農產品溯源。中國電信以打造種植、水產、畜牧等行業全流程溯源為目標,透過電腦、手機套用載體提供面向監管、企業、消費者的服務,目前已在農業農村部資訊中心指導下在山東濰坊落地了綜合案例,已完成從生產端企業的監控,到消費端電商平台的接入,實作產銷全流程的閉環監控。其中,「區塊鏈+韭菜」專案已獲得2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農創客大賽銀獎,為中央網信辦15個區塊鏈綜合套用試點之一,達成了試點基地韭菜每斤單價200%提升的飛躍。

降本增效,真正做到更加實惠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區域經濟的基本單元、省域經濟的堅實支撐,牽一發而動全身,落一子而全盤活。在中國新一輪「多點支撐、多極帶動、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繁榮興旺」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中,縣域是重要的基石和支撐。然而,對於欠發達地區而言,如果購買大量高科技產品,無疑會進一步加大當地的經濟壓力。近年來,中國電信創造了「支付+電商+通訊」的融合發展模式,助力縣域企業、農戶降本增效協同「帶貨」一縣一品+文旅,拉動當地經濟發展。

基礎為先。在縣域地區,中國電信積極建設資訊基礎設施,包括5G網絡、千兆光寬、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這不僅促進了新基建向縣域農村的延伸,還填補了農村數碼化基礎設施的短板。同時,還加強與其他營運商的協同合作,統籌規劃、共建共享網絡資源,進一步提升了縣域地區的網絡覆蓋和服務質素。

降本增效。透過翼支付等金融服務平台,為縣域內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同時,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共同推動普惠金融在縣域地區的發展,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中國電信還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工作,透過引入雲端運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作了縣域治理模式的革新,形成了基於數智化技術的區域治理共同體,大幅提升了治理效率。

協同帶貨。透過發揮央企資源優勢和產業數據營運優勢,打造「私域產業電商」,不僅讓各地的名特優產品能夠走向全國,還有效助力四川等地區的產業振興。據悉,目前翼支付累計註冊使用者數超過5.4億,為縣域經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付服務支持。除此之外,中國電信還透過其電商平台,如天虎雲商等,為縣域經濟提供了重要的銷售渠道,不僅服務了全國900萬農民,還幫助銷售了扶貧產品4.5億元,為群眾提供了3萬個就業崗位;透過「一縣一品」平台拉動了鄉村振興產品銷售超過200萬單,進一步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砥礪前行,為縣域發展持續貢獻電信力量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培育發展縣域經濟,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中國電信作為建設網絡強國和數碼中國、維護網信安全的主力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部署,準確把握新時代「三農」工作總要求,堅持科技創新,助力縣域經濟發展。

事實上,中國電信自2002年起就陸續承接了四川鹽源、木裏,新疆疏附,廣西田林4個縣的定點幫扶和西藏邊壩、青海久治2個縣的(下稱「4+2」幫扶縣)對口支援任務。如今,四川涼山阿土列爾村(懸崖村)的網絡訊號跨越連綿山峰,村民們再也不用滿山找訊號,在家就可以刷抖音、看微信;新疆疏附10余個鄉鎮的土房土墻成為了歷史,煥然一新的美麗庭院得到眾人點贊;西藏邊壩15歲以下青少年大骨節病幾乎絕跡,藏區群眾健康得到了愛的守護;廣西田林姬松茸大棚規模生產,產量和質素得到極大提高……

據悉,中國電信實施「4+2」幫扶縣對口支援攻堅以來,始終高度重視扶貧協作,堅持「民生為本、產業為重、資源為先、人才為要」的工作方針,因地制策,履職盡責,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開展的對口支援工作成效顯著。據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電信采取強化組織領導、選優派強、資金保障等舉措,承接全國範圍內6個縣、4個鄉鎮、1248個村的幫扶任務,累計派出專兼職幫扶幹部3687人,在原「三區三州」地區投入網絡建設專項資金超50億元,累計減免脫貧地區通訊費用65億元,惠及789萬戶。

星光不問趕路人,一路塵土滿衣襟。如今,中國電信正在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康莊大道上快步前行。「以村帶鎮、以鎮帶縣協調發展」,未來,中國電信將繼續深化與各縣域的合作,充分運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在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提供全方位的數碼化賦能,打造「數智農業」新模式,以高質素資訊化為縣域經濟發展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