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未來科學大獎得主李亞棟:我的工作並非「從0到1」

2024-08-23科學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 李晨陽

「我覺得我們現在對‘原創性’的過度強調,是一種浮躁和不自信的表現。」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亞棟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說,「每當我們學術界的一些朋友說某項工作是‘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時,我就會半開玩笑地提醒他:一定要小心。」

8月16日,2024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李亞棟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濤共享本屆物質科學獎。

李亞棟 (未來論壇供圖)

盡管獲獎理由是「對‘單原子催化’的發展和套用所作出的開創性貢獻」,但一貫直言快語的李亞棟,坦言並不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從0到1」。

在他看來,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幾乎很難取得所謂「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 今天所報道的任何一項科技成果的創新,包括那些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幾乎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過度強調自己工作的「原創性」,是一種缺乏科學常識、盲目迎合外在評價標準的體現。

以下是主要訪談內容。

【中國科學報】:

我們看到你的學術生涯並不是一路筆直向前的。你曾說自己在大學期間的成績並不拔尖,而且大學畢業後曾有一段在中學任教的經歷,你是如何回到科研軌域上的,這段經歷如何影響了你?

李亞棟:

我的大學成績單上,化學專業基礎科目的成績記錄的確並不突出,但並不是我沒學好這些課程。

大學幾年,我幾乎很少交作業,但課本和參考書上的習題幾乎沒有不會做的,這是因為我不喜歡按部就班地按照標準答案的方法抄題、做題,寧肯多花時間去閱讀、去思考,擴充知識面。所以我一直很自信,覺得我只要願意學,就能學好。

我在家中排行老大。1986年,我從安徽師範大學大學畢業時,弟弟、妹妹在中小學讀書表現一般,很可能考不上大學。因此我選擇回到家鄉一所中學任教,教了兩年書,順便也把弟弟、妹妹的學習帶上路。

1988年,我考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套用化學系攻讀碩士研究生。在中國科大,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優秀。同學中有不少來自北大、清華、復旦等名校。在一起工作、學習、生活的幾年裏,我發現自己和他們相比並不差,花點力氣、努把力,應該也能成為一個二三流的學者。我就這樣慢慢走上了科研道路。

畢業留校那幾年,家庭壓力很大。那個時候我和妻子在校外租房子住,還有了孩子,經濟上吃緊,做學問也不安心。我那時候還是有想法的,想去公司,給孩子掙點奶粉錢。

到了1993年,學校政策有了變化。據說當時有規定,沒有博士學位的人以後就不能提教授。那時我原本在學校做助教,負責幫主講老師批改學生作業、答疑,帶學生做實驗,利用業余時間在外面公司兼職,掙點外快。不得已又回頭來讀在職博士。

雖然曲折,但我就這樣慢慢地對化學有了興趣,覺得自己可以靠這個吃飯。

所以在人一生的成長過程中,早期不一定知道自己適合幹什麽,也不一定知道自己對什麽有興趣。只要不把自信心丟掉,只要後來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個人就有救。

【中國科學報】:

你經常強調「異常勤奮 的重要性。這和你人生經歷中這種兜兜轉轉,不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的狀態是否不太一致?

李亞棟: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我從小養成一個習慣——幾乎每天5點左右就醒了——可能是受我母親有早起習慣的影響。後來互聯網發達起來,我就用早起贏得的這段寶貴時間大量閱讀文獻,在我關註的領域看那些最新上線的論文。看到有重要的東西,就發給組裏的學生和博士後。

以前,我常和組裏的學生們講俏皮話,說如果你們看到一篇本領域我沒讀過的重要文獻,只要你發給我,我就給你100塊錢。

這就體現出異常勤奮的意義:你想做好任何事情,就要對這個領域裏面所有的東西了如指掌,然後透過獨立思考尋找該領域的機遇,並應對挑戰。

我們都知道,聰明的人往往更容易走捷徑。就像中學生解數學題一樣,通常聰明的學生只要三下兩下,就把難題解決了。但人生中你所遇到的難題,僅僅靠付出一點點努力,投機取巧、走捷徑是沒法實作的。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宏偉的目標,一定要長期付出艱苦的努力才有成功的可能。

我始終堅信成功之路從不孤單,難走之路從不擁擠;世上沒有白費的努力,也沒有碰巧的成功;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吃的苦。

【中國科學報】:

你曾經提到過自己的人生規劃:40歲以前,以關註所在領域的重大問題、挑戰前沿領域作為首要目標;40歲以後,開始挑戰「自己的方向」,做「自己的問題」,開拓「自己的領域」。為什麽要選擇40歲這個節點呢?40歲後才「做自己」會不會有點晚?

李亞棟: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一個科學家的人生軌跡,正常本科畢業大概20歲出頭,博士畢業再加兩年博士後接近30歲。

在這個階段,我經常看到一些年輕人在科研不順、論文出現挫折的時候,或者是沒拿到「人才帽子」的時候,恨不得全社會取消所有論文要求,把各種「人才帽子」也全去掉。其實這是不對的。

「不唯論文」不是說不發論文,「不唯帽子」也不是要丟掉所有榮譽和頭銜。年輕人還是應該接受挑戰,你如果連把論文寫在紙上都做不到,又怎麽可能真的「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呢?

大家應該趁著還年輕,更開放地去學習、去接受新的東西,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透過自身不斷積累和努力,在國際前沿熱點領域去亮劍,盡可能多地發表一些有影響的論文。這個過程中,你能學到很多、積累很多。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突破的方向。

這個突破的方向怎麽去找? 你在做課題的時候,首先要問自己:這個領域的機遇是什麽?挑戰是什麽?

往往我們入門的時候不容易找得準。可能你認為是機遇的,不一定真是機遇;你認為是挑戰的,不一定真是關鍵的地方。這涉及一定的經驗。但如果在這個領域裏面做了十年八年,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這樣算下來,大約在40歲左右,你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擁有自己的領地,做出貼上了自己標簽的代表性工作。

【中國科學報】:

我們的讀者中,有很多有誌於科研的青年群體,關於科研創新、關於個人成長,你有哪些想要和他們分享的觀察和思考?

李亞棟:

我經常向我的學生介紹一個「333」法則:三分之一的時間看文獻、讀書、總結、學習別人;三分之一的時間來思考,提出自己的計劃、設計自己的方案;三分之一的時間做實驗,把你的方案實施出來。

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思考,最高級的勤奮就是思考。在任何創造性工作過程中,沒有什麽可以代替獨立思考。

另外,我想談談我對原始創新的看法。

我們現在很流行的說法是「從0到1」,但世界上幾乎沒有無中生有的創新。重大的科學發現都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在長期堅持中,找到了機遇、贏得了挑戰,發現了一些異常的現象。

如去年獲得諾貝爾獎的量子點研究,薛其坤教授等發現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等,都是源於一個疑問、一個對反常現象的未知。至今我還不知道,誰有意做「原始創新」,並且做出了「原始創新」的工作。

包括我們做的「單原子催化」,早在1925年的時候,就有一位名叫泰勒的科學家,指出一種雷尼鎳催化劑最頂尖位置的那個鎳原子,就是一個單原子的活性位點,這其實就是最早的關於「單原子催化」的認識。

幾乎任何一項新的科學研究,多則花上幾天時間去檢索,都能找出是誰最早觸及了這個問題。只不過我們用現代的科學知識與方法,把這個問題往前推進了一步、發展了一步。

否認這些,一味強調所謂原始創新,是另一種浮躁和不自信的表現。

我在參加評審一些人才專案、獎項等榮譽的時候,如果看到有人動不動就說自己引領了國際,就會給他打個「差評」。

做科研,應該是很多人在不同領域、不同方向找到不同的問題,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艱苦的事,把這個領域向前推,形成一個百花齊放的局面。絕對不能鼓勵投機取巧。

我們應當鼓勵那些踏踏實實在某個領域長期堅持獨立思考、做「量」的積累的科技工作者。尊重科學規律,就一定會實作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現狀足以證明,按目前的發展勢頭,只要我們繼續保持足夠的耐心、信心、恒心,中國科學家一定會為世界科技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造福人類。

正如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所指出的那樣:「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