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 將填補太平洋磁區長期觀測空白

2024-02-08科學

圖為2月6日拍攝的中國南極秦嶺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祝賀攝)

◎本報記者 操秀英

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

極地考察站的選址和建立,可從側面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1985年2月,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在南極洲喬治王島建設完成。隨後,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也先後落成。

秦嶺站位於南極羅斯海沿岸區域,建築面積5244平方米,預計可容納度夏考察人員80人、越冬考察人員30人。該站主體設計為南十字星造型,設計理念源自中國航海家鄭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導航。

為何命名為秦嶺

新站為何如此定名?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副主任龍威介紹,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的古老山脈,是中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也是中國地理、歷史、文化多元一體的重要標誌,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家喻戶曉、知名度高,而新站所處區域同樣也有一條作為南極洲東西地理分界線的橫貫山脈。

此外,秦嶺水系發達、植物薈萃,是「南北生物物種庫」「天然藥庫」,還是地球上唯一的朱鹮營巢地,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型代表。這與新站綠色、環保、節能的設計理念相契合,可以展示中國重視南極環境保護、踐行「綠色考察」國際倡議的良好形象。

龍威表示,中國南極考察站的命名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從體現時代特點、采用歷史文化遺產和歷史人物為主,逐步轉變到體現南極地形特征、采用蘊含中華文化元素的國內知名山脈為主,基本形成了以國內山系命名的規則。按照這個規則,結合羅斯海新站所在位置的地理特征,在聽取相關方面意見後,新站命名為「秦嶺站」。

推動南極考察合作

新站作為中國第三個南極常年越冬考察站,將在中國南極科考中發揮重大作用。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何劍鋒介紹,新站將加深研究人員對環南極全域環境變化的認知,「中國的南極常年越冬站,即長城站、中山站和秦嶺站,分別對應大西洋磁區、印度洋磁區和太平洋磁區。秦嶺站將填補中國在太平洋磁區長期觀測的空白,從而實作對南極長期觀測網的系統構建,更好地回答氣候變遷、冰雪和生態環境變化機理等前沿科學問題。」

在科考領域拓展方面,新站將利用地理區位優勢,開展冰間湖生態過程、冰架—海洋相互作用等前沿科學問題的研究,提升中國的海洋科考研究能力。長城站觀測研究的重點是生態系,中山站觀測研究的重點是雪冰和空間環境,而秦嶺站觀測研究的重點則是海洋。

何劍鋒說,在國際合作方面,秦嶺站將與周邊的美國、紐西蘭、德國和意大利等國考察站合作,將考察站海洋實驗室建成國際合作平台,努力推動羅斯海沿岸各國考察站的合作,成為南極考察合作的典範。

實作智慧化科考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建築師、秦嶺站專案設計總指導劉燕輝介紹,新站主體結構采用鋼結構全裝配方式建造,外圍護結構采用裝配式幕墻單元。內部標準使用單元,如辦公、科研、住宿等部份,采用工廠模組化全裝修建造模式,模組化率達到45%,大大減少現場工作量。

「在進行現場建造之前,除了進行全數碼化模擬建造之外,對於整個主體結構和部份模組、幕墻單元等,在國內進行了預組裝,確保實際建造的可行性與準確性。」劉燕輝說,這些技術措施對於提高現場建造速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秦嶺站設計立足於南極考察的大尺度規劃,綜合考慮後勤運轉、科學觀測、國際合作和環境保護等要素,形成以考察站為中心的多圈層全域考察模式,考察範圍可達到300公裏—500公裏的範圍。

同時,秦嶺站采用了基於衛星通訊系統的數據管理和遠端同步,設定自動檢測、應急處置等智慧運維系統,以及智能通訊、數據采集等專用網絡系統,實作了智慧化科考。

此外,秦嶺站的海洋實驗室定位於具有國際水準的海洋研究平台,可以實作對特拉諾瓦灣冰間湖的長期持續觀監測,開展近岸海洋環境的線上監測與數據傳輸、樣品預處理分析實驗等。

秦嶺站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相結合的能源微網管理系統,優先采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占比超過60%,並整合了微電網監控、能源管理平台等先進技術,讓考察站運轉更加綠色環保。

來源:科技日報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