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科學還是忽悠如何分辨偽科學與真科學

2024-01-20科學

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泛濫的線上世界中。在我們喜歡的網站、新聞媒體和社交平台上簡單捲動,就會湧現出一大堆資訊。有時候這些資訊靠譜,有時候卻令人費解,尤其是涉及科學方面。

因此,我們時常會問:這是科學還是忽悠?更重要的是,我們怎麽分辨呢?這就是所謂的「劃界問題」。正如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Karl Popper所說,這一問題是「科學哲學中大多數基本問題的關鍵」。

盡管科學劃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知道什麽是真正的科學、什麽不是卻並不總是那麽容易。幸運的是,有一些明顯的跡象可以幫助我們辨識真假療效 -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在茫茫的謠言海洋中識破偽科學。

偽科學是一種被錯誤地認為具有科學性的思想體系或理論,盡管其並非科學根源。例如,占星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年。19世紀是偽科學如日中天的時期,當時興起了許多偽科學理論。例如,在這個時期,相形學、靈性以及心靈感應變得異常流行,這些觀點的支持者們經常會在書籍和雜誌中發表自己的信仰,將其稱之為「研究」。

1957年的太空時代的開端,掀起了古代外星人理論的熱潮。然而到了20世紀末,懷疑主義開始興起,出現了很多旨在抵制偽科學的社團,包括Center for Inquiry(1991年)和Skeptics Society(1992年)。

如今,對偽科學理論的信仰仍然很常見——在TikTok上只需要花5分鐘便能找到相關證據。

常見的偽科學例子包括占星術、數理相學和書法性格學。大家也可能熟悉順勢療法、神秘動物學、假考古學、針灸術以及香薰療法,都被公認為偽科學。不過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份。

那麽,到底哪些觀點是偽科學,哪些是真正的科學呢? Google一下你會發現,科學是「透過觀察、實驗和透過實驗證據來測試理論」對自然和物質世界的結構和行為進行系統研究。換句話說,科學遵循科學方法。

這個方法從一個問題開始,產生了一個假說,並透過一系列實驗來檢驗。實驗的結果可用於得出新的結論。最終,這個過程使我們能夠產生新的知識,做出預測並推進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然而偽科學可能表現得科學化,但實際上卻與這一方法不相容。它往往從一個結論開始,然後回過頭來找證據來「證明」它。

盡管有著這些內在差異,要想分辨偽科學和科學也並不總是那麽容易:畢竟煉金術為化學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科學」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它構建在先前的知識基礎上,使用以往的知識和新的證據來支持或駁斥理論。由於這一特性,科學是高度靈活的,並且能夠根據新資訊進行調整。

類似地,你也可以考慮一個理論對挑戰的回應。如果它或其支持者忽視或拒絕接受相互矛盾的證據,那麽它可能就不是合理的。而科學的態度則會積極接受挑戰。

最後,我們再來看 Karl Popper 的一個理論。他認為,為了將一個理論視為科學,他必須能夠被證明為假。然而,許多偽科學的主張無法透過測試,因此無法被證明或者駁斥。而科學則尋求這種挑戰,這一點對於辨識偽科學是很有用的。

有了這些頂級技巧,不僅能讓你滿足你的懷疑主義,根據Popper的說法,你還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科學哲學上的問題。我們打賭,這一點不會出現在你的星座運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