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人民需要這樣的科學家⑤」用一生講述一個「理由」

2024-07-15科學
【人民需要這樣的科學家⑤】
光明日報記者 張曉華
「按理說,很難找到理由讓我離開你的實驗室。」
這是中國超聲學研究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應崇福,寫給他美國朋友的一封信。1955年從美國歸國時,他已經在國際超聲學研究中嶄露鋒芒。美國同行不解,是什麽樣的理由,讓一顆冉冉升起的未來之星,毅然放棄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回到一窮二白的中國?
歸國途中,他致信美國布朗大學朗·丘爾教授,深情寫道:「那個名為中國的國家是我的祖國。」理由如此鄭重,以至在顛簸的遠洋輪船上,正受病痛之苦的應崇福,字跡依舊工整,不忍有一絲潦草。
如今,信紙已泛黃,那流淌於字裏行間樸素真摯的愛國情懷和一心向學的書生意氣沛然如昔。
應崇福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供圖
「在船上的17天,我說過的話比在美國的3個月還要多。」同船的歸國留學生,給應崇福帶來久違的家庭般的溫暖。原本話少的他,開始熱衷於跟大家聊天、打乒乓球。
與大家的交流,讓應崇福愈加清楚地認識到回國後可能面臨的困難。
什麽困難?
中國整個聲學學科方面的高級人才僅寥寥數人,國內的研究所不僅沒有專門的聲學實驗室,連基本的試驗器材也湊不齊……
可應崇福卻很坦然——如果像我們這樣的人都不回去直面這些困難,那麽誰去為我們的國家服務呢?
落筆之時,「直面這些困難」,應崇福是否思慮周全?攻克難關,他又將如何應對?
應崇福著實有他過人之處:為解決人才缺乏的難題,他選才不拘一格,無論之前從事何種專業,只要有心學習超聲學,他都耐心細致地教導;育才用才,他從實踐出發,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重。他不僅壯大了中國超聲學人才隊伍,也逐漸讓中國超聲研究蜚聲國際。
「假如我們急功近利,沒有他高屋建瓴的指引,許多工作不會有現在做得這麽好。」應崇福的學生、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王秀明,對老師感念不已。
面對中國超聲學研究領域的一片空白,應崇福不遺余力地在全社會普及超聲知識、推廣超聲波的套用,直至鮐背之年仍筆耕不輟,出版【我們身邊的超聲世界】等科普讀物,為超聲學大廈夯實地基。
…………
2010年,92歲的應崇福在聲空化工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為了與同行分享這一成果和心得,他不顧高原缺氧可能對身體產生的傷害,堅持出席在雲南騰沖舉行的全國物理聲學學術會議,並在會上作相關報告。回京後檢查出肺積水,從此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直至2011年6月30日逝世。
對這片土地深沈的愛,讓他無論面臨多大困難,都必須「試一試、看一看」!
「我愛我的國家」,這堅定的回答如此樸素,卻聲震蒼穹。如磐初心穿過時光的甬道,直至應崇福燃盡最後的光,照亮中國超聲事業的發展道路。
【光明日報】(2024年07月12日 0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