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天文學家將重新定義「行星」,但冥王星仍然被排除在外

2024-07-16科學

下個月,天文學家們將提出一個更廣泛的行星定義,其中將包括存在於太陽系之外的行星。

對很多人來說,行星的定義是在2006年才明確的,當時充滿活力的冥王星被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現在,一組天文學家正在推動「行星」本身的重新定義,以包括圍繞太陽以外的恒星執行的天體。

該團隊的論文目前托管在預印本伺服器arXiv上,並在下個月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之前釋出。目前的行星定義是在2006年的聯合國大會上確定的,當時冥王星沒有達到這些標準。

為什麽我們還在討論冥王星?

需要明確的是,冥王星並不是該團隊請願的主要焦點。相反,該團隊的重點是成千上萬的系外行星 —— 繞太陽系以外恒星執行的世界 —— 它們被排除在目前的行星定義之外。

美國太空總署已經證實,在可觀測的宇宙中有近6000顆系外行星,但該機構預計,在那裏有數十億顆系外行星。系外行星是各種研究的有趣場所,包括行星演化、恒星系統的成長,甚至是天體生物學 —— 尋找地球以外的生命。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行星科學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Jean-Luc Margot在一份大學新聞稿中說:「我們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都是動態主導的,但其他天體 —— 包括冥王星和小行星等矮行星 —— 並非如此。所以這個內容可以包含在行星的定義中。」

擬議的「行星」定義與現有的定義有何不同?

2006年,由於冥王星不符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標準,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冥王星從行星的萬神殿中除名。正如聯合會網站上所說,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 就像地球和木星繞太陽執行一樣

  • 足夠大,大部份是圓形的

  • 必須對鄰近其他物體的軌域穩定性產生重要影響

  • 最近的研究小組的定義更廣泛,並不特別適用於我們太陽系中的天體,太陽系是銀河系後院的一個很小的分支,更不用說宇宙了。他們對行星的定義是:

  • 環繞一顆或多顆恒星、褐矮星或恒星殘骸執行

  • 質素大於(2.2*10^23)LBS(10^23千克),並且

  • 質素小於木星的13倍

  • 當一些其他行星太大時,比如一些氣態巨行星,它們會發生核聚變,從而成為褐矮星而不是行星。這就是為什麽研究小組在他們對行星的定義中設定了質素的上限。如果你想知道的話,冥王星的重量大約是2.89*10^22(1.31*10^22千克)。研究小組指出,流浪行星 —— 漂浮在太空中,不受恒星或類似天體重力場約束的天體 —— 應該滿足他們概述的後兩個標準。

    「將定義固定在最容易測量的量 —— 質素 —— 上,消除了關於特定物體是否符合標準的爭論,」該論文的合著者、卑詩大學的行星科學家布雷特·格萊德曼(Brett Gladman)在同一份新聞稿中說。「這是當前定義的一個弱點。」

    行星的定義不會立即改變

    該團隊只會在下個月的會議上送出修改後的行星定義,所以,不要指望一夜之間就會發生變化。但如果這個團隊成功了,我們稱之為系外行星的數千個世界可能就只是行星了。

    在某種程度上,你可以說,這一舉動將使我們擺脫對自身存在的孤立主義分類;行星不只是我們的宇宙鄰居,行星可以指宇宙中無數世界中的任何一個。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註「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