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南仁東:仰望星空的老人,22年如一日,讓中國科技領先世界

2024-03-02科學

南仁東是一位天文學家,他畢生的夢想是打造一個射電望遠鏡。在彌留之際,他留下了遺願,希望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

不幸的是,他在肺癌病情惡化的波士頓去世。然而,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落成並開始運作。

南仁東以其畢生的追求,見證了國內大型射電望遠鏡從無到有,並親身參與和設計了這個壯麗的夢想。盡管他在生命最後的22年裏燃燒著余生,照亮了無盡的天幕,但他仍然堅持實作了他的夢想。

南仁東團隊用生命探尋科技與宇宙,以理想鑄就輝煌,這一生的追求與南仁東的成長歷程息息相關。他小時候家境一般,父親常在外奔波,他和家人寄居在外婆家,生活雖然艱苦,卻培養了他堅韌的意誌和對新事物的求知欲。

南仁東對油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心中的理想是在大學讀美術專業。18歲時,他參加了高考,目標是清華大學。

這些經歷都是南仁東追求理想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南仁東於2015年以超過錄取線50多分的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並成為當年吉林省的理科狀元。然而,進入大學後,他卻被調劑到了無線電科學系的真空超高頻技術專業,這讓他大失所望,因為他沒有實作自己的美術理想。

他賭氣跑回了吉林老家,但被父親訓斥了一頓。父親希望他能夠在理工科領域取得成功,因此南仁東只能勉強返回學校。

盡管他的美術夢想並未實作,但在大學期間,他從未放下畫筆。

南仁東在建設工地上積極參加各種繪畫比賽,並以非專業學生的身份獲得繪畫比賽大獎,展現出全面優秀的素質。在周總理視察清華大學時,他作為學生代表被點名發言,這似乎預示著他未來將有無限的可能。

在那個大學生包分配的年代,南仁東被分配到通化市的無線電廠工作,這並未阻止他實作自己的夢想。

南仁東不僅是一位無線電專業的人才,還擅長繪畫。在工廠時期,他的繪畫才能讓他成為了工友們口中的大師,並被選入了收音機外觀設計小組。

他設計的「向陽牌」收音機在全國大受歡迎。然而,盡管如此,他仍然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敢於指正領導的不合理規劃,這正是他過人能力的體現。

南仁東的才能和精神,是他能夠在工作初期就嶄露頭角的關鍵。

南仁東心中懷揣著讓中國擁有領先世界的射電望遠鏡的夢想,他在恢復高考後決定深造,師從王綬琯攻讀碩士研究生並順利讀完博士。

南仁東前往荷蘭做了兩年的存取學者,後又在日本國立天文台擔任客座教授。就是在這些海外求學和教學的時光裏,南仁東開始有了回國內建造射電望遠鏡的想法。

1993年,在東京召開的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全球多位科學家表示,全球電波環境正在惡化,為了接收更多外太空的訊號,必須在電波環境惡化前,建造更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南仁東的夢想因此更加強烈。

南仁東在施工現場時,中國在這個學科領域的話語權極其有限,國內射電望遠鏡的口徑只有25米。透過此次大會,他深深感到中國科技的滯後,特別是在射電望遠鏡方面。

因此,他萌生了建造中國大口徑射電望遠鏡的想法,使中國在該領域也能有發言權。僅僅是因為一個堅定的想法,南仁東放棄了國外的高薪和優越的環境,決心回國實作他的夢想。

然而,不僅是技術上的實施難度,光是選址問題,就足以讓這個大口徑望遠鏡的建設變得異常困難。

當初尋找選址的艱辛,南仁東從未想過放棄。接手這個重要的科研專案後,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選址。他將目光投向了西南地區,那裏是喀斯特地貌,具備大口徑射電望遠鏡的安裝條件。

在確定了初步的方向後,從1994年開始,南仁東頻繁地出現在北京到貴州的綠皮火車上。那時候的火車單程就需要兩天兩夜,但他毫不在意,始終不辭辛苦地奔波著,只為找到一處合適的選址。

南仁東與他的團隊歷經12年的奔波,終於在貴州的山中挑選出了391個合適的窪地。然後經過不斷的篩選和排除,最終確定了平塘縣克度鎮的大窩氹窪地最為適合建造。

那年南仁東已經60歲,但他依然精神矍鑠,知道這只是開始。雖然外界可能認為只需要在一個大窪地裏建一個大鍋就行了,但實際上這需要多個學科的綜合套用,包括天文學、力學、工程學等幾乎所有理工學科領域。

"天眼"的建設過程中充滿了未知和挑戰,南仁東作為負責人需要親自解決許多問題,而不僅僅是給出方向。他不僅在無線電領域專業,還在地質、水文、力學、測控等多個專業領域進行了深入學習,以便能夠成功地建設這個前所未有的天文觀測器材。

南仁東在辦公室甚至是施工開始時,都能精準地發現工程隊設計圖紙上的微小錯誤。在工地上,南仁東的一句話讓眾人銘記在心:「我並非天生什麽都會,而是每天都在學習。」

憑借著這股精神和毅力,南仁東主持並領導中國天眼的建設,成功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工程開始3年後,前期準備的索網試驗在具體的施工中都失敗了,這意味著他們需要尋找全新的方法才能繼續施工。

南仁東,天眼工程的領軍人物,帶領團隊在施工現場經歷了一次次的挫折和失敗,但他們沒有放棄,反而更加堅定地前行。

經過一百多次的嘗試,他們最終成功研制出了強度為500兆帕、抗200萬次拉伸的鋼索,徹底解決了索網問題。

在施工建造的過程中,南仁東始終如一地帶領團隊,一次次趟過激流,距離成功越來越近。即使在70歲生日的那天,天眼工程也進入了收尾階段,南仁東仍然每天奔波在現場,全力以赴。

在2016年,南仁東在落成後的「天眼」鳥瞰圖前,被查出晚期肺癌,然而他決定親自見證這份喜悅,向家人、朋友和同事們隱瞞了病情。

在工程收尾階段,他仍然專註於每一個細節。終於,在2016年9月15日,中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落成落幕。

南仁東以他的堅持和專註,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南仁東在2017年1月的節目中為天眼專案奮鬥了22年,終於可以稍事休息,然而,無情的病情卻不給他這個機會。

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裏,南仁東一直臥病在床。然而,他所傾註心血的天眼專案,卻在此期間成功進行了偵錯和執行。

盡管病魔最終擊敗了南仁東,但作為一個一生奔波的科學家,能夠親眼看到自己主導和領導的天眼成功啟動並執行,算是此生無悔了。

南仁東雕像天眼落成後,它的驚人成就令人嘆為觀止:它已經成功發現了近200顆優質的脈沖星候選體,並且還首次捕捉到了重復爆發的快速射電暴。

對於未來的天文學發展和宇宙探索,天眼的優勢作用將無可比擬。為了表彰南仁東的傑出貢獻,2018年,我們將在天空中多出一顆"南仁東星"。

這顆國際永久編號的小行星,將永遠閃耀在夜幕中,守護著南仁東的赤子之心。盡管南仁東已離我們而去,但天眼已經睜開,它將代替南仁東繼續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