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平行宇宙存在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4-10-18科學
平行宇宙是說在我們宇宙之外可能存在無數個其他宇宙,這個觀點來自量子力學中的「多世界解釋」,這一理論由埃弗雷特提出,是用來解釋量子疊加原理的,什麽是量子疊加原理?當一個量子不被測量時它處於不確定狀態,即處於任何一種可能性狀態,每次的觀測就會讓量子發生塌縮,出現一個新的宇宙,最終分裂出無數個平行宇宙,每個宇宙對應一種可能性。
以電子為例,當我們不觀測電子時,電子可能會出現在任何地方,甚至同時出現在不同地方,只有當我們對電子進行測量時,它才會在一個確定的地方出現。是不是匪夷所思?愛因斯坦作為量子力學創始人,他也一直不接受這種解釋,他說如果我們不看月亮,月亮就不存在了嗎?
之所以出現平行世界這種荒唐解釋是因為我們對量子世界一無所知。量子似乎被鎖在一個幽暗的世界裏,直到元子論誕生才給這個幽暗的世界帶來一絲光明,今天我們就用元子論來解釋一下量子疊加態。
元子論先統一了物理因次,得到時間因次T和空間因次L存在TL=1關系,即時間和空間此消彼長,時間膨脹則空間收縮,空間膨脹則時間收縮,時間和空間是一物兩面。在統一因次後我們也發現磁通量的因次是時間因次T,電量的因次是L^-3,即三維空間收縮,電磁波是電與磁的轉換,本質就是時間與空間的轉換。
我們直接從因次關系推匯出空間與能量關系式L=EC^2,物質與奇異點關系式m=QC^2,聯合愛因斯坦的質素方程式E=mC^2,我們將時空、能量、物質、奇異點統一,時空-能量-物質-奇異點是空間由低維向高維折疊,奇異點-物質-能量-時空是空間由高維向低維展開,宇宙一切現象都是空間演化而來,我們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不同維度的空間。
下面我們以電子為例來分析量子疊加態,我們知道伽瑪射線經過原子核附近時會轉換成正、負電子對。說明電磁波可以轉換成粒子,其過程是電磁波由行波轉換成了駐波,由三維能量態轉換成了四維粒子態,這證明了物質與能量是可以互相轉換的。
其次,根據空間與能量關系式L=EC^2,我們知道能量與空間也可以互相轉換,換句話講,物質是能量的高維存在形態,空間是能量的低維存在形態。真空量子漲落就是空間轉換成能量的直接證據。能量轉換成空間導致宇宙膨脹,星系相互遠離是能量轉換成空間的證據,這些在前面文章中有詳細描述,這裏不再贅述。
電子是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我們把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叫能量子,簡稱量子。而能量可以以空間形態存在,還可以以粒子形態存在,根據元子論提供的能量轉換成空間演算法,我們計算出一立方米的空間等效於2.2314x10^-6焦耳的能量,我們可以算出一個電子的能量的等效空間。當我們不去打擾電子時,電子的能量會轉換成等效的空間,以空間形態存在,即這個範圍空間就是電子,當我們觀測電子時,我們會發射一束光,用這束光撞擊這個空間(電子),這種觀測行為會對能量空間造成幹擾,使電子這團能量空間發生塌縮,轉換成粒子形態。打個比方,我們拿一個輪胎,用針把輪胎紮一個洞,輪胎裏的氣體就會從這個洞裏噴射出來,輪胎就會變扁,這個過程類似於量子空間塌縮,噴射出來的空間會產生一個能量爆發點,這個點就是我們觀察到的粒子,我們就認為粒子出現在了這個地方。多次觀測我們就能統計出電子轉換的空間形狀,也就是觀測到的電子雲範圍。
由此可見,電子的不確定性只是它轉換成了空間形態,觀測行為導致了空間形態塌縮,出現了粒子形態,根本不是電子處在任何位置的疊加態,由此推匯出來的平行宇宙也是子虛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