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解析牛津大學開發的高效、高選擇性、可口服GPR84激動劑分子最佳化

2024-01-30科學

孤兒G蛋白偶聯受體84(GPR84)是一種與癌癥、炎癥和纖維化疾病相關的受體。牛津大學報道了G蛋白受體偏向性激動劑 DL-175 ,其透過Gai/cAMP和β-arrestin不同訊號通路傳導,但代謝迅速。本文主要從 DL-175 開始進行分子最佳化,經SAR分析發現萘基引入取代基可以提高代謝穩定性,在吡啶N-氧化物基團上引入5-羥基得到化合物 68(OX04528) 69(OX04529) ,將cAMP訊號傳導的效力增強3個數量級,低至皮摩爾。兩個化合物在濃度最高達到80μM條件對β-arrestin招募沒有影響。化合物 68 69 是一種具有開發潛力的GPR84偏向性激動劑,可進一步評價體內藥效活性。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化合物 68 69 發現和分子最佳化過程,可為類似專案結構最佳化提供寶貴經驗。

圖1. 化合物68和69發現和分子最佳化過程

G蛋白偶聯受體(GPCR)是由人類基因組編碼的最大膜蛋白家族,調節多種不同的生理過程。GPCR超家族受體對多種配體都有反應。其中,遊離脂肪酸(FFAs)是一種必需營養素,對於心血管、新陳代謝和炎癥相關的眾多生理過程具有影響。以FFA為內源性配體調節其功能的GPCR家族視為遊離脂肪酸受體(FFARs),包括中長鏈FFARs, 如GPR40(FFA1)和GPR120(FFA4)以及短鏈FFARs,GPR43(FFA2)和GPR41(FFA3)。

G蛋白偶聯受體84(GPR84),視為rhodopsin類A GPCRs和假定的第五脂肪酸受體是其中之一。GPR84透過綜合表達序列標簽數據庫搜尋的方法發現的,然後從GPR84編碼的人外周血嗜中性球中複制和表征。GPR84主要表達於骨髓細胞,包括單核球、巨噬細胞、嗜中性球、嗜酸性球、佛波酯啟用的外周血單核球和位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小膠質細胞。鏈長為9-14飽和中鏈脂肪酸(MCFAs)是GPR84的激動劑,參與Gai訊號傳導,透過抑制腺苷酸環化酶來減少環磷酸腺苷(cAMP)的產生。

然而,最有效的MCFA——癸酸 1 (Fig1)以及MCFA氧化代謝產物,3-羥基十二烷酸 2 僅表現出微摩爾效力,無法招募β-arrestin,這與GPR84仍是孤兒受體的觀點一致。淋巴細胞和脂肪細胞中GPR84 mRNA表達可以透過維生素D、炎癥刺激物如LPS、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慢性低度炎癥顯著上調。體外合成的激動劑啟用GPR84會導致吞噬作用增強、免疫細胞遷移和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其他炎癥因子分泌增加。GPR84激動劑已報道可增強脂肪細胞質膜相關蛋白(APMAP)缺陷癌細胞的吞噬作用,抑制脂毒性誘導的巨噬細胞過度啟用,引發細菌粘附增加,顯示出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並在線粒體代謝調節中發揮作用,表明GPR84的啟用可能是有益於癌癥、殺菌和代謝功能障礙。

內源性的GPR84配體尚不清楚,6-辛基胺基尿嘧啶 3 6-OAU )是第一個從化合物庫中篩選發現的合成激動劑。該化合物由一個極性投基團和親脂鏈組成的擬酸結構,是常用的陽性對照化合物,既能啟用G蛋白,又能招募β-arrestin。其衍生物 4 PSB-1584 )在G蛋白和β-arrestin途徑中顯示出增強的活性。 Embelin 5 (Fig1)是一種可以啟用GPR84的天然產物,發現其具有鎮痛、抗腫瘤、抗炎、抗氧化和傷口愈合活性。透過對脂肪鏈進行修飾,化合物 6 對GPR84的啟用表現出更高的效力和更好的選擇性。基於160,000種化合物的高通量篩選來自中國國家化合物庫,發現化合物 7 ZQ-16 )比化合物 6 更有效。經過SAR分析,發現化合物 8 LY-237 )在鈣離子和cAMP實驗檢測中在hGPR84轉染的CHO細胞中比化合物 7 3 更有效。

尿嘧啶衍生物 9 10 PSB-16434 PSB-17365 )報道對GPR84和G蛋白訊號傳導偏向具有增強的效力。最近有文獻報道了化合物 3 8 與GPR84結合冷凍電鏡結構,展現了GPR84啟用的蛋白結構基礎。在許多GPCR蛋白中,G蛋白和β-arrestin介導的訊號通路已被證明具有不同的生物醫學和生理作用,使得他們能夠將功能效應導向特定途徑。偏向激動劑可以辨識具有更高功效並減少脫靶副作用的化合物,開發偏向激動劑已成為一個日益活躍的研究領域。

牛津大學使用定量結構-活性關系(QSAR)模型進行虛擬篩選,進行初步的SAR分析得到了化合物 11 DL-175 )。在檢測cAMP積累抑制的實驗測定中,顯示出與化合物 3 相當的效力。然而,在測定最高濃度為60 μM下,它對β-arrestin招募沒有任何影響,表明對G蛋白訊號傳導存在顯著偏向。與化合物 3 相比,化合物 11 不能促進M1極化的U937巨噬細胞的趨化性,表明GPR84驅動的吞噬作用和趨化作用可以分開,並且誘導較少趨化性的偏向激動劑可能潛在的減少體內副作用。

此外,化合物 7 可以誘導GPR84在兩個蘇胺酸殘基(Thr263/Thr264)上的磷酸化,而化合物 11 沒有,且在GPR84受體中引入Arg172Ala突變不影響化合物 11 的活性,同時化合物 7 的活性喪失,這表明它們可能具有不同的結合模式。 然而,在小鼠肝細胞代謝實驗中,化合物11會快速代謝(t1/2<10mins),導致其不能作為體內工具化合物。 由於GPR84體外和體內偏向訊號傳導的影響仍有待認識和理解,因此需要開發具有適合體內研究的藥代動力學特征的偏向激動劑。牛津大學對化合物 11 進行分子最佳化成合適的體內工具化合物,用於臨床前模型中GPR84疾病生理學研究。經系統的SAR分析,最終開發出具有適當選擇性和ADME的GPR84有效、高度G蛋白訊號偏向的激動劑 68(OX04528) 69(OX04529) 的體內研究。

分子最佳化圍繞GPR84偏向激動劑 11 的化學反應以形成適合體內研究的分子改造策略,牛津大學首先試圖了解化合物 11 的代謝傾向。11與小鼠肝微粒體(MLM)和小鼠肝細胞一起孵育表現出快速代謝,t1/2分別為13.8mins和小於10mins。化合物 11 與小鼠肝細胞一起孵育60分鐘,並使用LC-MS/MS對所得代謝物進行表征:檢測到代謝物中有76%顯示單氧化,其中8%形成葡萄糖醛酸結合物;12%的代謝物是二羥基化,其余的12%是未鑒定的代謝物。鑒於代謝物情況,推測氧化主要發生在萘基團,因為萘酚和二氫二醇的氧化代謝較為常見。根據SAR分析以及對化合物11代謝物的認識,該結構被分為三個區域(Fig2),即疏水尾部(區域C)、連線基團(區域B)和極性頭基團(區域A)分別最佳化。

C區SAR分析

最初對化合物 11 的C區進行結構修飾,首先解決代謝不穩定的問題,如表1所示。透過抑制CHO-hGPR84細胞中毛喉素誘導的(FSK誘導)cAMP產生來測量GPR84激動劑的效力(EC50和pEC50±SEM)。透過最佳化分子的親脂性來提高化合物的體外活性,還檢測了親脂配體效率(LLE)。去掉4-氯取代基或用鹵素、給電子基團或氫替換4-氯取代結果說明了對鹵素的偏好。化合物 16 17 的效力降低15至118倍, 說明平面且為芳香基團是優選片段 。與化合物 17 相比,化合物 18 的效力降低,說明需要芳香基團。

對氯苯基取代的化合物 19 11 相比,其效力降低110倍。盡管與 11 相比,化合物 16 19 效力降低,但在代謝穩定性研究實驗發現,由於對氯苯基取代有利於代謝穩定性的提升( 19 ,MLM t1/2=59.6mins), 這與之前假設一致,即代謝主要位點是萘基 。由於效力降低且不存在其它親水基團,結構改造的化合物沒有高於化合物 11 的LLE。所有活性化合物與陽性對照物(癸酸)在cAMP實驗中相比都是完全激動劑。全部化合物在β-arrestin實驗中都沒有活性(如表1),這說明 11 的衍生物在GPR84上具有一致的G蛋白訊號偏倚。 根據化合物19的實驗結果,進一步探索C去取代芳烴以維持代謝穩定性並增強效力。

進一步研究C區的苯基取代,設計並合成了對位取代衍生物(表2)。對位鹵代衍生物 20 21 的效力與化合物 19 相當,與萘系列一致。對位取代的化合物 22 23 表現出效力顯著降低,可能是由於氰基和硝基降低了芳烴電子雲密度不利於氫鍵受體形成,或降低了疏水性。鄰位取代的衍生物 24-29 效力降低或減弱。與化合物 25 31 相比,化合物 29 30 效力增加進一步強調了鹵素作為對位取代基團的重要性。

間位碘取代的化合物 32 在LLE增強的情況下,效力提高20倍,說明適當的間位取代衍生物的有可能增強效力。不同的間位取代衍生物( 33-40 )效力降低進一步了解空間效應和活性之間的關系。將鹵素從碘取代的 32 改為空間阻礙較少的溴 33 、氯 34 和氟 35 ,活性逐漸降低。隨著受阻的3-苯基取代36的效力顯著降低。而較小的3-甲基、3-甲氧基和3-乙基化合物活性表現為乙基>甲氧基>甲基。間位硝基取代的 38 沒有表現出活性,而3-環丙基取代的41效力顯著提升,但相比於 32 ,LLE略有下降,表明間位取代需要適當平衡空間位阻效應和分子親脂性。

然而,在MLM研究中,發現化合物41快速代謝(MLM t1/2=7.2min),這可能是由於環丙基先被氧化所致。4-Cl-3-CF3取代的 42 和3,5-diCF3-取代的 43 與化合物 19 相比顯示出效力增強,且化合物42表現出良好的代謝穩定性(MLM t1/2=49.9min)。與陽性對照癸酸相比,cAMP實驗中發現所有活性化合物都是完全激動劑,並且在招募β-arrestin沒有檢測到活性,這與化合物 11 的結果一致。

B區SAR分析

接下來牛津大學研究連線子部份(B區),以探討鏈長、雜原子的引入/去除以及所選官能團的耐受性的影響(表3)。

從化合物 44 45 11 相比較,很明顯,連線子的長度在3個原子時是最佳的。化合物 46 11 比較,說明另一個連線子不是必需的且可以用烷基連線子代替。但是,換成烷基連線子可能會降低LLE。與化合物 15 46 相比, 47 的效力下降20倍,表明引入羰基削弱效力。與化合物 19 相比,由於不同位置的醚鍵連線子 48 導致效力下降2倍。有趣的是,帶烷基連線子 49 19 相比,效力增加4倍。這與萘系列 46 不一致但顯示出具有保持效力和LLE的同時替代萘的潛力。

進一步替換 49 中X位為羰基得到化合物 50 ,效力降低2倍。透過改變對氯苯基衍生物上的位置(Fig3C),如碸 51 和羥基 53 效力減弱。與化合物 19 相比,氟和羰基使效力降低10倍以上。在化合物 55 的X位置引入胺基導致類似的效力,LLE高於化合物 19 ,但效力低於 49 。與陽性對照癸酸相比,cAMP實驗測定所有活性化合物都是全激動劑,並且在招募β-arrestin沒有檢測到活性。

N-氧化物吡啶的生物電子等排

開始探索A區SAR研究之前,首先探索了非等排體替代策略,透過醛氧化酶代謝來潛在地減少吡啶N-氧化物分解。由於結構相似,氫鍵受體相似,吡啶酮可以是吡啶N-氧化物的生物等排體。O-甲基保護的羥基吡啶 56 57 在cAMP實驗測定中沒有活性,可能是由於甲基取代阻斷氫鍵受體作用(表4)。取代的吡啶酮 58 在cAMP實驗測定中顯示完全激動活性,β-arrestin效力和LLE與化合物 11 相當,說明吡啶酮與吡啶N-氧化物具有類似的作用。4-取代吡啶酮 59 的效力降低了17倍,可能表明氫鍵供體N-H減弱效力。因此,將化合物 60 作為化合物 19 的生物等排體,比較代謝穩定性。 然而,與吡啶N-氧化物19相比,化合物60(MLM t1/2=11.7min)穩定性較差,說明吡啶酮部份是體內代謝穩定性差的主要來源。因此,沒有進一步研究吡啶酮,開始研究吡啶N-氧化物基團修飾作為替代方案。

A區SAR分析

A區研究重點是透過改變R1、R2和R3的取代來增強活性(表5)。用甲基或乙基( 61 62 )取代R2表現出中等至大幅的效力下降,說明該位置存在空間限制。相比化合 61 ,化合物 63 在R1引入甲基活性顯著降低,表明R1的取代是不可接受的。透過將醚連結子轉為烷基連線子,與化合物 11 相比,化合物 64 顯示出相當的效力,且LLE略有下降,這與Fig3的萘系列一致。然而,透過抑制cAMP水平,在R3引入羥基作為取代基,效力增加2000倍。與陽性對照分子癸酸相比,起到了黃曲黴素的作用,同時,在最高測試濃度(80μM)條件下,仍沒有表現出β-arrestin募集作用。註意到化合物 66 的A區與 6-OAU PSB-16434 內的嘧啶二酮有一定的結構相似性,使得牛津大學推測額外的羥基是否可以起到氫鍵受體作用,類似於 6-OAU PSB-16434 的嘧啶二酮互變異構形式與GRP84的結合模式。

然而,最重要的是,在R3( 67 65 )導致活性降低,表明R3增加新的氫鍵供體實際上可能是負責增強效力。這些實驗觀察結果可能表明化合物 66 分別與 ZQ-16 LY-237 的二羥基嘧啶和二羥基吡啶互變異構體更接近。化合物 66 的這種增強效力可能是由於與GPR84中的相鄰殘基(與Arg172)形成新的氫鍵,因為化合物 11 透過獨立於Arg172的機制啟動GPR84啟用,對於其它類似脂質配體至關重要。 隨著效力增強,化合物66的LLE增加到超過5,完全再藥物發現專案的可接受範圍內。

SAR總結

化合物 11 周圍不同的3個區域(Fig3):區域A不能耐受位置1和位置2的取代,而位置3引入氫鍵供體使效力提高≥1000倍,發現3個原子接頭長度對於B區是最佳的;C區是主要的代謝位點,但透過用芳烴取代萘基團可以緩解。這導致活性喪失,可以透過位置5(Fig3,C區)上引入取代基並將Y更改為Cp(Fig3,B區)來緩解。

高效、有偏向且代謝穩定的激動劑設計

化合物 68 OX04528 )和 69 OX04529 )是透過將三個區域的主要發現合並在一起設計和合成的(表6)。

化合物 68 69 均表現出高效力和G蛋白訊號傳導偏差。一般認為,受體表達水平會影響基於細胞的測定中表觀效力的測量,較高的GPR84表達水平為同一配體提供較高的表觀效力值。為了避免這一潛在的混淆問題,牛津大學比較了化合物 68 69 在cAMP和β-arrestin招募測定的影響,以及偏倚程度不同的參考配體,比較相對效價值,其中包括 6-OAU ZQ-16 PSB-16434 。在cAMP實驗測定中,效價排序為 68>69>ZQ-16>PSB-16434>6-OAU>11

在β-arrestin測定中, ZQ-16>6-OAU> PSB-16434>11=68=69 。與此前報道的配體相比,化合物 68 69 在cAMP抑制中表現出極大的改善活性(Fig4a和表2),而兩種配體在測試最高濃度下均為表現出β-arrestin募集(Fig4b)。這可能是由於與其他配體相比的不同結合模式,與之前觀察到 6-OAU DL175 之間藥理學差異一致。這些差異需要用化合物 68 69 進行進一步研究。

體外ADME分析顯示化合物 68 69 在MLM中緩慢降解(t1/2=89min和105min)。比化合物 42 19 代謝更穩定,表明3位羥基也可能減慢吡啶N-氧化物的代謝。隨著效力增加3個對數級,化合物 68 69 均顯示出改善的LLE>5。

新GPR84激動劑的選擇性

為了確認化合物 68 69 誘導的cAMP產生的抑制是由GPR84介導的,對未轉染的CHO-K1親代細胞進行cAMP檢測,未檢測到cAMP的抑制(Fig5a)。根據先前發表的藥理學證據,化合物 11 的結合被認為與 6-OAU MCFA 的結合位點重疊,盡管可能具有不同的結合模式,因為受體突變研究表明GPR84 Arg172 Ala突變消除了 MCFA 6-OAU 的相互作用,但化合物 11 沒有。化合物 11 在β-arrestin 募集激動劑和拮抗劑篩選試驗中顯示出 GPR84對168個人類GPCR的高選擇性。 MCFA 啟用GPR84表明 68 69 對脂質傳感器FFA1和FFA4可能存在潛在的脫靶效應。感應大麻素受體2(CB2)可被癸酸1啟用在微摩爾範圍內,因此對這三個 GPCR 進行了選擇性反篩選測試。用熒光成像酶標儀 (FLIPR) Ca2+ 測定(Fig5b-d) 68 69 ,顯示 FFA1、FFA4和CB2無活性。

體外細胞毒性

毒性是藥物開發中必須考慮的因素。因此,透過測量CHO-hGPR84細胞和CHO-K1細胞的乳酸去氫酶(LDH)釋放來檢查化合物 68 69 的細胞毒性。在所有測試濃度(高達30μM)下孵育20小時後,化合物 68 69 均未顯示出細胞毒性的證據。

體內藥代動力學研究

由於化合物 68 69 在體外測定中都表現出顯著增強的效力、訊號偏倚和改善的代謝穩定性,因此兩者都被用於體內PK分析。兩種化合物均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並且分別具有58和53分鐘的適當體內半衰期(表7)。以10mg/kg口服給藥後,4小時後,兩種化合物在血漿中的總濃度約為10nM,遠高於細胞效力的測定值,支持它們進入體內功效研究(Fig6)。總而言之,這些數據表明這兩種化合物 68 69 將是有用的體內探針,值得進一步研究。

結論

強效GPR84偏向激動劑 68 69 的發現始於用4-氯苯基替代 11 中的對氯萘(C區,Fig2)導致效力降低100倍但代謝穩定性增強。區域的進一步最佳化導致了活性的一些恢復並保持了MLM的穩定性。嘗試用吡啶酮生物等排替代N-氧化物未能改善活性或代謝穩定性。對A區的SAR研究發現,與化合物 11 相比,添加α羥基可導致3個對數的效力增強,同時保留較高的訊號偏差,這透過其在β-arrestin招募測定中的無活性來證明。為了開發具有合適的藥物代謝和藥代動力學特征的候選藥物,設計並合成了化合物 68 69 。兩種工具化合物都顯示出極高的效力,EC50值分別為5.98和18.5pM,並且在β-arrestin測定中未檢測到活性(Fig4)。

此外,這些化合物對FFA1、FFA4和CB2受體具有選擇性。細胞暴露於 68 69 達到20小時並沒有導致LDH釋放,表明這些化合物在體外維持了細胞活力和低細胞毒性。化合物 68 69 的體外代謝研究顯示MLM穩定性增強。在小鼠PK研究中,化合物 68 69 的口服給藥顯示體內半衰期分別為58和53分鐘。然而,鑒於這兩種化合物的高活性,血漿中的總濃度在4h時高於各自的EC50,這為進一步的體內研究提供了機會。

參考來源

J. Med. Chem. 2024, 67, 110−137

來源:藥渡Cy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