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一本書讀透6億年生物前進演化史!一起追尋【消失的動物】 !

2024-07-22科學



-廣告-


在生物前進演化史上有一段令人直呼震撼的時期:

這時的蜻蜓翅展有半米多,

大象牙齒長到了下巴頦,

鯨魚長出四肢練就水中「淩波微步」,

老鼠也憑借自己3米的身長震懾一方!

牙齒反向生長的恐象,在水中漫步的遊走鯨。

圖片來源 |【消失的動物】。

你是不是覺得不敢想象?但這些都是真實發生在地球生命演化過程中的神奇現象!

為了讓更多讀者了解到這些有趣的動物知識,梳理清楚生命前進演化的脈絡, 美國【自然】【科學】雜誌特約作家約翰 · 懷特菲爾德 教授將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進行整合,結合當下最新的科研資料,寫就了這本 【消失的動物】


全書按照生物前進演化的時間脈絡,分別介紹了 100種 滅絕動物及瀕危動物,詳盡展示每種動物的 出現時期、形態特征、生命軌跡、滅絕原因 大量專業圖文資料,最新科研成果,高度還原不同時期令人震撼的怪奇動物。


這本書在引進國內時,特別邀請動物學專家王誌良老師進行轉譯,圖書一經面市,就得到 北京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高源、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特別推薦。


王誌良老師在野外調研

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這本【消失的動物】吧!

6億年生物前進演化濃縮小史,

古生物入門有它就夠!

為什麽最早的動物出現在海洋?

它們又如何向陸地進軍?

一度稱霸地球的恐龍為什麽會滅絕?

在這之後,哺乳動物如何崛起?

遠古動物為何幾乎都是「大塊頭」?

現存於地球的動物和它們有何關系?

【消失的動物】從人類目前發現最古老的動物——狄更遜水母開始講起,陸續介紹了海綿、三分盤蟲、三葉蟲、怪誕蟲、皮卡蟲等早期動物,為求生存,它們不斷前進演化,柔軟的軀體外漸漸長出了自我保護的外殼。

怪誕蟲靠細長的足行走,背部有用於防禦的刺

科學家在勘測取證時,不僅需要還原它們的外形特征,更要依據勘測結果,研究它們之間的生命關系。


一位古生物學者正在研究狄更遜水母


寒武紀海洋中「最恐怖的掠奪者」——奇蝦復原圖

伴隨掠食者的不斷出現,為爭取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海洋動物們邁出了走向陸地的第一步。

「最古老的陸生動物化石來自誌留紀晚期,距今大約4.14億年」。植物種類的不斷豐富及大陸版塊運動, 也讓陸生動物出現「巨大化」的特征。 到二疊紀時期,巨型脊椎動物變得非常常見。

提塔利克魚展現了動物從水生到陸生的演化過程

在加拿大北極圈內發現提塔克利魚化石

異齒龍(並非恐龍)是當時陸地上最大的掠食者

「自從恐龍被發現以來,人類的想象力如同被暴龍的牙齒緊緊咬住一樣,一直被它們所牽動。」不論是兒童還是成人,對恐龍都充滿了敬畏和神往。

這神秘的遠古巨獸,總是能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 在【消失的動物】中,作者同樣不惜筆墨,對恐龍時代展開了全面的介紹。

「裝甲巨獸」棱背龍想象圖,創作於19世紀

阿根廷龍為群居性的植食性恐龍

風神翼龍可能在地面捕食,並且透過四肢行走

發現於阿根廷的始盜龍是最早的恐龍之一

從大陸的版塊運動、氣候變遷,再到物種的更替演化, 作者 選取21種該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動物 ,以恐龍為主,同時穿插一些非常有趣的動物科普。

比如,在書中提到的 原顎龜 ,它是已知最早的具有完整背甲的龜類,它在三疊紀時期出現。「最早的龜類看起來則更像蜥蜴,沒有外殼,滿嘴獠牙,一點兒也不像現在那些龜類。」



再比如,在白堊紀早期, 訪花花蚤 作為一種體型微小的昆蟲,已經前進演化出提高傳粉效率的生物結構,體表多毛,可以卡住花粉。

正是有了昆蟲和花粉間的「互助互利」,被子植物才出現物種大爆發和快速演化。

保存於琥珀中的訪花花蚤是已知最早的傳粉昆蟲

小行星撞擊地球,讓恐龍趨於覆滅,地球也長期籠罩在黑暗之中。

時間來到古近紀,「那時的哺乳動物大部份是夜行性的,它們體型矮小,不需要大量食物,而且大部份為穴居生活。這使得哺乳動物可以在惡劣條件中生存,當煙霧散盡,地球成為了它們的天下。」

在「哺乳動物的出現」這部份中,出現了很多讓人過目難忘的神奇動物。

比如象牙朝下生長的 恐象 ,它的體重大約是現生大象的兩倍重;

比如只有一只家貓那麽大的 始祖馬 ,它也是已知最早的馬類;

還有兇悍好鬥的 地獄豬 、擁有四肢的 遊走鯨 、身高7米的 副巨犀 、體長3米的 嚙齒巨鼠 ……

真的讓人大開眼界!



從上至下依次為:恐象、安氏中獸、副巨犀

在「人類到來」「上一個千年」這兩個章節中,人類的祖先開始登場,大量的化石對比及考古復原展示,會幫助我們看到非洲古猿如何一步步前進演化為現代人類,而人類活動,又為生物世界帶來哪些改變。

哈比人歷險記外貌重建

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瑞典科學家斯萬特·佩博 以表彰他在已滅絕古人類基因組和人類前進演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正因為這些古人類學家的辛勤努力,我們才逐漸清楚自己從何而來。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22年得主斯萬特·佩博

不得不提到,因人類獵殺捕食,造成了大量動物的滅絕。

比如被稱為「肉罐頭」的阿特拉斯象龜,它們體型巨大,很容易被發現、捕捉和移動,可能是因人類而滅絕的第一種動物。

而在大約公元1000年前的馬達加斯加,象鳥、巨狐猴和多種河馬因人類大量獵殺而走向消亡。

馬氏象鳥是四種象鳥之一,它們的近親可能是紐西蘭的幾維鳥

讀完整本書, 你將完成一場貫穿6億多年的時空穿越,從早期動物到上一個千年,這些動物共同譜寫了地球生命的歷史。

300幅官方授權專業圖片

走進紙上動物博物館!

【消失的動物】收錄近 300幅 珍貴的專業圖片,它們由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圖片庫等權威機構,以及眾多直接參與動物化石發掘研究的考古學家等授權提供。

主要包含 生物化石圖、復原圖及科學家工作照片 三大類別,深度還原不同時期生物原貌及棲息環境,直擊科研一線,親臨調查現場。

科學家正在研究跨越4萬年歷史的猛獁象

比如,在介紹早期動物之一的 海綿 時,書中向讀者展示了兩種非常珍貴的海綿影像,一種為寒武紀時期的Vauxia gracilenta的海綿化石圖;一種為距今6億年的貴州始杯海綿的復原圖。

形狀如長煙囪的Vauxia gracilenta海綿(上)

及像一顆心臟的貴州始杯海綿(下)

所有圖片都高畫質放大還原細節,即使是結構簡單、體型微小的海綿,讀者在閱讀時也能詳細看清它們的不同紋理走向,細節差異。

最讓人震撼的,是一幅幅滅絕動物復原圖。比如在展示 歐巴賓海蠍和奇蝦 時,細致到口器細紋、軀體光澤、體表顏色過渡,仿佛一瞬間進入神秘的海底世界,與它們一一對話。

歐巴賓海蠍,高畫質到像懟臉拍,細節滿滿!

再比如,還原 安氏中獸 時,采用對開全頁面展示,圖片清晰到能看清它的皮膚褶皺、毛發,甚至連四肢上粘連的泥土都能看清。

安氏中獸與古豬類近源,和犀牛體型差不多

為躲避捕食而演化出厚骨甲的 雕齒獸(犰狳的祖先) ,外形圓滾滾非常可愛,作者在介紹它時,也同時展示了它的復原圖和化石。

雕齒獸復原圖(上)及化石圖(下)

值得註意的是,書中大部份復原圖, 不僅還原了滅絕動物的外形特征,也還原了它們生存的環境: 海洋、森林、草原、沼澤、濕地……結合這樣豐富全面的資料,我們對每種動物也會有更加系統的認知。

這本書就像是一座充滿趣味的紙上動物博物館,不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每翻開一頁都會被其中絢麗奇特的動物世界所吸引。

震撼心靈的生命哲學

寫給未來的生命啟迪之書

「我們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少物種,我們不能確切掌握哪個物種正在消失。」動物滅絕不僅是某個物種的悲劇,更是生物多樣性、地球生物圈的悲劇。

在【消失的動物】中, 作者時刻不忘向讀者傳遞環保的理念,並鄭重地提出警示:「當我們淪陷自然,我們也在自掘墳墓」。

在「上一個千年」章節中,作者介紹了大量極度瀕危的動物,比如印度洋中的 腔棘魚 ,它是最接近四足脊椎動物的魚類,目前存活數量可能不足500條,已經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海洋升溫有可能威脅它們脆弱和遲緩的生物機能。

看似兇猛實則脆弱的腔棘魚

還有北美洲最瀕危的 黑足鼬 ,在20世紀受草原被破壞及鼠疫影響,數量開始銳減,且它的獵物土撥鼠也因棲息地喪失及外來病菌而大幅減少。

可愛但瀕危的黑足鼬

魔鱂、突角囊蛙、紅疣猴、遠東豹、百慕大圓尾鸌……這些即將消失在我們視野中的動物及它們的生命故事,被作者一一呈現。




點點 👇 ,謝謝關註。

伸出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