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在海底「植樹造林」 海南自貿港的生態保護不一般

2024-07-08科學

【來源:央視新聞】

央視網訊息: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最強的優勢,海南是全國管轄海域面積最大的省份;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中國分布最集中、類別最多樣、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為保護好海洋和雨林,海南有哪些生動的實踐呢?

海底「種」珊瑚 守護一片蔚藍

在海底世界的生態系中,珊瑚礁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為眾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地和食物鏈的基礎。

在三亞蜈支洲島,景區聯合相關科研單位透過珊瑚種植和珊瑚保育的方法對珊瑚礁群進行修復,利用台風後的珊瑚斷枝一共建設了4個珊瑚苗圃,每年可以提供4萬多株的珊瑚移植體。

通常在大概8個月左右的時間裏,珊瑚斷枝可以增長3到5倍,當它們長到10至20厘米的大小,就可以把它們移植到需要修復的珊瑚礁上。

目前,海南在珊瑚修復方面也已取得一定成效,整個蜈支洲島海域已經修復的珊瑚大約有5.1萬株,修復面積近5.3萬平方米,這些珊瑚也為海洋生物的繁殖、生長提供了非常舒適的棲息地。

用數碼技術守護「雨林精靈」

「全球最瀕危靈長類物種」海南長臂猿是海南熱帶雨林的旗艦物種,是反映熱帶雨林原真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標誌。2021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啟動「智慧雨林」專案,安裝了105台卡口監控、約35公裏長的振動光纖。同時,在海南長臂猿活動區域布設數百台紅外線熱感應觸發相機,讓海南長臂猿等珍稀物種的24小時自動監測和即時數據傳輸成為可能。

海南長臂猿的族群數量已經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僅存2群不到10只,增長到目前的7群42只。除了「旗艦物種」海南長臂猿家族在逐漸壯大,許多新物種也在不斷地被發現。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共發現新物種72種,其中真菌51種,植物17種,動物4種。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