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雲貴高原:西南苗疆,中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且相處最和諧的地區

2024-03-27科學

在中國,如果要問到哪個地方的少數民族最多且相處最和諧,那一定非雲貴地區莫屬。來到這裏,民族的多樣性與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讓人印象殊深。在這裏,多民族和諧共生,多種民族文化在這裏「百花齊放」。那麽雲貴地區的多民族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和諧共融的呢?

高原之上的「西南夷」

雲貴地區在行政版圖上主要指雲南省和貴州省,其地域主要在雲貴高原之上。雲貴高原作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西起橫斷山、哀牢山,東到武陵山、雪峰山、東南至越城嶺,北至長江南岸的大婁山,南到桂、滇邊境的山嶺,東西長約1000公裏,南北寬400~800公裏,總面積約50萬平方公裏,是中國南北走向和東北—西南走向兩組山脈的交匯處,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雲貴高原北側是四川盆地,二者同屬於副熱帶濕潤氣候區,但因大地構造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地表起伏差異。雲貴高原與四川盆地之間的高差超過2000米,是體驗大地構造對地形起伏的塑造以及海拔差異對地貌景觀的影響的最佳視窗。雲貴高原的南側是滇中南山地丘陵區,所以滇中南得自然環境明顯附帶一系列的熱帶元素,如熱帶樹種、熱帶土壤、熱帶動物等。

雲貴高原大致以烏蒙山為界分為雲南高原和貴州高原兩部份,受昆明準靜止鋒影響,雲南高原溫暖晴朗「四季如春」,貴州高原陰涼多雨「天無三日晴」;濕熱的氣候讓雲南高原上的土壤易被淋溶、氧化,經常呈現出熱烈的紅色,貴州高原則以黃壤為主,石灰土的分布也很廣泛;雲南高原除邊緣地區地形較破碎外,大部的高原面保存較為完好,貴州高原則有更多的高原峽谷分布,是地形切割破碎的喀斯特高原。

所以在這種復雜的地形地勢下,地理阻隔天然存在,畢竟那種可以站在兩座山上直接對話但想走到一起卻需要耗費兩天三夜路程的地形比比皆是,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區域之間的交流融合,於是具有各自族群特色的因素便得以保留。據有確切文獻可考的歷史,雲貴高原最早在司馬遷的【史記】中被記述為「西南夷」。

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西南夷君長以什數, 夜郎最大。

在數十個部落之中,夜郎和滇的力量最為強大,漢武帝平定西南後,在雲貴地區設定了郡縣,所轄區域便是在巴蜀以南、滇以東、南越之北、武陵郡之西。雖然這段歷史記錄簡約、撲朔迷離,但都是信史。可以說在兩千多年前,雲貴高原一直是中國氐羌、百濮、百越、苗瑤和漢民族五大族系融合的地域。

和而不同的自家人

各民族各支系雖然進入雲貴的時間不一致,但他們之間的排斥、交融和友好共存的過程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新的文明元素不斷生長,舊的文明元素衰落,於是就有了歷史的進步。這其中既有當時文化界、思想界的巨擘被貶謫到雲貴,著書立說傳播中原文化,也有無數征伐屯軍的士兵,與當地原住民的血脈相融。

先拿貶謫流放來說,在中國古代史上,官員被貶謫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是統治者對負罪者的一種懲罰。歷史上被流貶的仕人當中,除罪有應得者,還有許多忠正耿直、敢於諫言的文壇巨擘、朝廷重臣。至於被流貶何地,則與中原王朝疆域密切相關,總體來說就是遠離政治中心、開發程度較低、統治疆土的邊緣地區。

比如唐宋時,被流貶方向主要是嶺南地區的廣西、廣東、海南等地;明朝時則主要流貶到滇黔的雲貴地區;到了清朝時則主要流貶新疆、黑龍江、吉林等地。總之流貶地要麽是人煙稀少的邊陲,要麽是冰天雪地的苦寒地帶,要麽是毒氣肆虐的瘴癘之地,要麽尚未開發的蠻荒區域。

這其中雲貴高原在清朝完成改土歸流前一直被視為蠻荒瘴癘之地,遠離政治中心,因此也成了很多人被貶謫流放的去處,這其中頗為著名的諸如王昌齡、李白、黃庭堅、王陽明和楊慎等人,他們在雲貴高原上的詩文和學說著作至今仍是研究雲貴高原地理、氣候、風物、民俗的重要史料,隨他們而來的中原文化如同一顆顆種子種在了雲貴高原的大山之中。

再者便是大軍征伐後的軍屯戍邊,就拿明朝洪武帝朱元璋命傅友德和藍玉率30萬大軍揮師雲貴來說。戰爭的激烈毋庸贅言,戰後朱元璋擔憂征南大軍班師後雲貴再生變故,所以除了留其養子西平侯沐英鎮守雲南,置雲南布政司外,還下令數十萬軍隊在雲貴就地屯軍,一時原本人煙稀少的雲貴遂即成了一座巨大的軍營。

明軍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軍隊駐紮城鎮,七成軍隊在農村屯耕。他們一邊開荒種地,飲食自贍;一邊操練軍武,厲兵秣馬。從貴陽向西到曲靖,過昆明、楚雄直至臨滄,每約百裏都會建立一個屯軍寨子,開墾周圍的土地。這些曾經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平叛護國不畏死,開荒耕種不畏苦,曾經蠻荒的不毛之地,在這些來自江淮的農家子弟手裏,變成了千裏良田。

在屯軍的同時,朱元璋還展開了一場規模浩大的移民活動,僅在明朝洪武年間,就有約160萬人從中原、江淮等地遷徙到雲貴,這些移民中有軍屯將士的家眷親屬,也有內地的兩家子弟,也有被強遷而來的農民、流民,這些人的到來不僅擴大了屯墾開發的力度,更穩定了軍心。

明朝初年的大移民,又稱洪武大移民,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深,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

這些移民在與當地原住民通婚融合的同時,也將中原的農耕技術、工藝制造、建築風格、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佛教道教、儒學教育、文學藝術等整個漢文化體系完整地移植到雲貴地區,從而改變刀耕火種原始狀態的雲貴地區面貌,甚至在某些區域形成了漢族占主流的文化。

清朝前期的移民遷徙路線圖

此後在公元1601—1644年的明朝後期,歷史學家記載了2次「8年大旱」,當時社會動蕩,大量的人口不斷遷入雲貴山區也進一步改變著雲貴地區的文化面貌。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清朝前中期,由於改土歸流的推行,大量湖廣人口湧入雲貴川,數量在300-400萬之間,自此漢族逐漸成為雲貴地區的多數民族,至清末時,雲貴兩省的人口已達2371萬人。

盡管漢族人口在雲貴占到了總數的三分之二,但雲貴高原復雜的地形地貌構成的區域性地理隔絕還是為28個少數民族提供了庇護所,他們在這裏保留著各自原有的文化傳統和語言風俗,相互之間保持著和而不同的融洽關系。這便是雲貴即便是中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地區,還能和諧共處的根本。

上期回顧:明朝滅亡那些事兒:一個亡於財政崩潰和小冰期氣候變遷的悲劇王朝

備註:本文是【西南五省合集】的第15章原創作品,僅為一家之言,轉發請註明【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及出處】,抄襲必究。另文中配圖部份引自網絡,如有版權私聯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