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解讀廣義相對論,三個經典實驗有力地證明了其正確性!

2024-10-16科學

在1905年,那個時代的物理學界迎來了愛因斯坦的顛覆性之作——狹義相對論的誕生。在這一理論中,愛因斯坦透過演繹法展現了他的獨特洞察力,提出光速不變的現象升級為光速不變原理,將所有參考系置於平等的物理地位上。為了達到這一平等,愛因斯坦重新界定了長度、時間和質素的概念,使它們在速度的加持下發生相應的變化。

然而,狹義相對論本身並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理論。現實中的物體不僅有速度,還涉及加速度;宇宙不僅是物理背景,空間結構也會因物質的存在而異。

於是,愛因斯坦又一次運用演繹法,將重力質素和慣性質素的表面等價性提升為等效原理,將兩者視為同一概念。這樣,作為物質實體的物體與空間建立了一種內在的聯系。空間能夠影響包括光子在內的所有物體的運動,反之,物質亦能使空間發生幾何性質的彎曲。這種認知的轉變,從機械世界觀過渡到了幾何世界觀,產生了質的飛躍。

這實際上是人類的認知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對於這種轉變,需要透過實驗來確認和推進。廣義相對論的早期驗證實驗共有三個,分別是水星剩余進動、光線彎曲和重力紅移,這三大實驗對廣義相對論的確立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被譽為三大經典實驗。

水星作為最接近太陽的行星,其橢圓軌域的偏心率很大。自19世紀初,天文學家便註意到水星繞太陽一圈後,其與太陽的連線會有微小的前移,這在物理上被稱為進動。根據歷史數據統計,水星每百年約有5600秒的進動。經過對各種天體對水星的攝動效應的計算,竟然還剩下43秒的進動無法得到解釋,這便是著名的水星剩余進動。

當時,科學家們寄望於這個現象能帶來新的發現,並在隨後幾十年提出了多種物理解釋,包括小行星和太陽的扁率等。然而,這些解釋或是無法單獨解釋水星的43秒進動,或是要求其他行星也存在顯著的進動,與實際觀測不符。因此,這個謎題遲遲未能解開。

廣義相對論提出後,自然而然地擔負起了解釋水星剩余進動的重任。最初,由於計算失誤,愛因斯坦得出的進動數值僅為43秒的三分之一。但經過不懈努力,愛因斯坦在1916年修正了計算,終於得出了與觀測相符的43秒進動。因此,水星剩余進動實驗被認為是廣義相對論的首個驗證實驗。

盡管如此,仍有科學家質疑,水星剩余進動是否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產生。例如,美國物理學家迪克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新的理論,可以解釋40秒的水星進動。如果太陽的扁率能產生3秒的進動,迪克的理論便能成立。然而,此時廣義相對論已經根深蒂固,奧卡姆剃刀原則表明,一個理論能解釋的問題,無需多個理論來解答。

光線彎曲是愛因斯坦預言的第一個實驗,也是廣義相對論獲得廣泛認可的關鍵。實驗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日蝕時拍攝太陽一側的星光,半年後再在無太陽的情況下拍攝同一區域的星光,透過比較兩張照片記錄星光的位移。如果光線確實因太陽重力彎曲,那麽每個星光都會有向中心的位移。

實驗的實施具有挑戰性,既需要利用日蝕拍攝,又需挑選距離太陽較遠的星光(10個太陽直徑以上),但又不能過遠(20個太陽直徑以內),以避免光線彎曲效應過小,被其他背景因素掩蓋。

實驗結果不直接為數值,而是一系列統計數據。統計方法有絕對法和相對法兩種。絕對法直接對比兩張照片的差異,相對法則假定照片邊緣星光無位移,調整星光位移至零,再根據調整尺度校正其他星光位移。乳膠照片在幹燥過程中會向中心收縮,產生星光位移,相對法旨在排除這一影響。

不幸的是,兩種統計方法的結果差異至少10%。幸運的是,實驗主持人愛丁頓大力支持廣義相對論,經過統計和修正後,實驗結果與愛因斯坦的預言基本相符,廣義相對論因此獲得了驗證。光線彎曲實驗也因與傳統直線運動的對比,使愛因斯坦名聲大噪。

事實上,光線彎曲的真正意義不在於具體數值,而在於承認光的粒子性和質素。廣義相對論之前,人們並未料到光線可被物質吸引而彎曲。只要將光視為有質素的粒子,牛頓萬有重力也可計算出光線彎曲效應。

然而,早期的計算僅考慮了重力的橫向效應,只預測了廣義相對論一半的彎曲度。進一步考慮重力的縱向效應,將重力場視為密度較小的介質空間,靠近重力場時,光的等效速度增大;遠離重力場時,等效速度減小。這會產生類似折射效應(重力透鏡效應),使得萬有重力和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完全一致,均為1.75秒的彎曲度。

重力紅移作為第三個經典實驗,卻並不那麽順利,因其效應微小,僅有百萬分之一的量級。基本原理是,每個原子的光譜相同,可以根據光譜判斷元素。由於重力作用,光子離開重力場時,需消耗能量以克服重力,導致頻率降低,產生重力紅移。

實驗最初對太陽進行,結果並不利於廣義相對論。後續多次觀測效果也不理想。最後,將實驗移至質素更大的白矮星。盡管質素增大導致紅移量增大,但距離遙遠導致其他物理參數不確定。這一實驗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在愛因斯坦去世及廣義相對論獲得廣泛認可後,最終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透過這些實驗的介紹,我們看到實驗驗證並非絕對,受到諸多因素限制。首先,宏觀範圍之外的未知因素限制了實驗效果。在排除所有未知因素前,實驗無法絕對驗證理論。其次,其他理論亦可解釋同一實驗,實驗只能幫助選擇理論,而非證明理論正確。

因此,實驗與理論相輔相成。兩者互為促進,理論則進步;反之,理論則退步,需新理論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