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一立方厘米重20億噸,中子星到底有多可怕?人掉上去會怎樣?

2024-03-31科學
  • 前言。

  • 牛頓的重力定律告訴我們,物體的質素越大,重力也就越大。從地面上投擲一顆石子,最後無一例外都會自身重力的影響下落回地面。

    可是,如果被拋到月球上,石子最後卻落不回來,這是因為月球的重力不足以影響石子。

    進一步說,如果石子被拋到地球上的同樣高處,那它不僅會回到地面,時間還會比地面拋得短,這是因為地球的重力更大。

    而中子星的重力究竟能有多大呢?

    它的密度又有多大?人類若是不小心墜入其中,會發生什麽?

    一、中子星。

    中子星一詞最早出現在1934年,是由美國天文學家Thomas3以及Walter Baade命名的。

    它的直徑很小,約在10-20千米左右,但是其質素卻驚人無比。

    科學家發現,1立方厘米的中子星就能達到8000萬噸重,多的可達20億噸之多。

    讓我們來對比一下:相同體積的水,只有克重的大概只有1克重,是中子星最少8000萬倍的差距。

    因為中子星質素太過龐大,地球上的求心重力相對其表面的重力也就增大,甚至最高可達地球的30000億倍。

    因此,就算地球上運動速度最快的火箭也無法接近中子星,更別說讓它們靠攏了。

    科學家們相信,這是因為中子星的質素達到了歐本海默上限,地球的重力也就不能超越。

    那麽,中子星是如何形成的呢?

    從太空的星雲中,一顆顆恒星逐漸誕生,它們會不斷釋放出光和熱。

    當物質耗盡之後,這些恒星將很快衰亡,其中大部份將演化為白矮星,少數則會變成黑洞和中子星。

    而到底變成什麽天體,取決於它最終的質素大小。

    最小的恒星質素約為13%太陽質素,最大可達到150倍太陽質素,而中子星是由質素在這範圍之間的恒星演化而來的。

    它最終並不是由中子構成的,而是由子和中子構成的等離子體。

    由於它們的高密度,所以通常來說,中子星的體積都與地球差不多,但質素和重力卻是無法相比的。

    無形的中子壓縮原子的外殼,壓縮到它相臨。

    10中下。

    因此,中子星與黑洞特別相似,但是相對來說,中子星的本質和黑洞還有一些不同。

    人類無法接近黑洞的原因是,黑洞的重力太過龐大,它無法釋放出任何光線。

    而中子星無法被人類靠近是,其表面的重力就已經高達30000億倍。

    進一步靠攏的話,它的重力將會達到恒星體的最大重力歐本海默上限,到那時,它就會再度膨脹,變成一個更大的宇宙天體。

    如果像是離太陽比較近的小行星,它可能會高達半徑40-50千米,比人類常見的行星都要大上一些,這種天體被稱為中子星鉆石。

    它並不會繼續膨脹變成普通恒星,因為它自身就是最大的恒星會演變的成果。

    自從中子星被發現,它便一直備受人類的關註和好奇,如果它在的重力變得更大呢?

    到底還會有怎樣的變化?

    有人認為如果中子星的重力足夠強大,那麽它就會陷入一個永久的黑洞。

    但是也有人提出異樣的觀點。

    他認為,高密度的等離子體會在光速以上不斷旋轉,最後形成一個強大的磁場。

    科學家們對此進行實踐,他們利用望遠鏡對中子星進行不斷觀測,並且在生活中遇見了一些類似中子星但是又不盡相同的自然現象。

    有些人認為這有可能是由於中子星的高密度造成的,但是其他人則認為,這些變化只能發生在極端恒星體上。

    無論如何,對中子星以及其他宇宙天體的探索只有剛剛開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對中子星了解到越多,就越能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但是也越是感到後怕。

    如果要是被人類無意之中被吸引到中子星附近,那麽它們將不可避免的被吸入而毫無疑問。

    而且在整個過程中,人類甚至沒有機會去感知中子星的存在,因為人類的生命十分渺小,根據人類的科技水平,僅僅離開地面的太空服便可致命,那麽試想要是人類有機會墜入中子星,那就需要的更多的幸運了。

    我們對中子星感到害怕,但是也對它抱有好奇。

    因為它的高密度和重力磨均無可匹敵,而這些特點可能會帶來很多有趣的科學研究。

    所以,相信在未來,科學家們一定會打破現有的技術瓶頸,繼續探索中子星等宇宙天體。

    不遠的將來,我們也許就能揭開這些神秘面紗,看清宇宙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