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從天才科學家到背負血債的「叛徒」的一生!

2024-10-17科學

在20世紀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他用自己的智慧造出了史無前例的超級炸彈,終結了殘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卻也因此背負上了沈重的懊悔。

他是素有「原子彈之父」美譽的羅拔·歐本海默,其在相關領域貢獻卓著,聲名遠揚,成就了一段傳奇。

今日,讓我們攜手走進這位傳奇科學家的內心世界。

1904 年 4 月 22 日,歐本海默降生於美國紐約的德裔猶太家庭。

其家境殷實,自幼便飽受良好教育。他的父親朱利葉斯,乃德國法蘭克福人士,於 1888 年移民至紐約,在紡織領域聲名遠揚。其母埃拉,更是一位稟賦卓絕的畫家。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歐本海默不僅繼承了父母的聰明才智,更培養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然而,歐本海默的童年生活並非一帆風順。

他曾在回憶錄中提到,童年生活並沒有讓他做好準備去接受這個充滿殘酷現實的世界。

誠然,20 世紀初之世界政局動蕩難安,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驟然爆發,致使整個世界深陷混亂之境。

當歐本海默還是高中生時,美國參戰,他開始接觸到政治,但那時的他還未能深刻理解政治的復雜性和殘酷性。

1922年,歐本海默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哈佛大學,僅用3年就獲得了化學學士學位。

然令人詫然的是,他竟對物理學萌生出深厚興致,遂毅然舍棄哈佛大學的留校之機,奔赴英國劍橋大學,攻讀理論物理。

然而,劍橋的生活並不如他想象中的那麽美好。

雖然他在學術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接觸到了當時歐洲最優秀的物理學家,但他卻患上了抑郁癥,被學校勒令接受心理治療。

這段經歷於歐本海默而言,無疑是沈重一擊。

然而,他未言放棄,轉而奔赴德國哥廷根大學繼續求知深造。

在德國,歐本海默的事業終於走上了正軌。他成功獲取物理學博士學位。

此後,在瑞士蘇黎世與荷蘭萊登潛心投身於研究事業。

1929 年重回美國之際,他已晉升為國際聞名的量子物理學家。

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執教,且建立了歐本海默理論物理學中心。

然而,恰值他事業蓬勃發展之際,一場涵蓋整個西方資本主義國度的經濟危機驟然爆發。

這場經濟危機不僅讓人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更促使政治運動向左右兩極分化。

1933 年,德國納粹黨於大選中獲勝,隨即對德國猶太人施行了令人發指的迫害。

歐本海默作為一名猶太人,深感痛心疾首。他撥出部份薪金,用以援助猶太物理學家移民,竭力助其掙脫納粹的魔掌,擺脫那無盡的黑暗與迫害。

然而,納粹的殘暴之舉未曾停止,反倒變本加厲,愈發猖獗。

歐本海默對納粹的暴行感到無比憤怒和失望。

1939 年,蘇聯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一舉措使全球的共產主義者皆陷入極度的震驚與失望之中。

歐本海默在聽到奧地利物理學家為了躲避納粹迫害逃往蘇聯卻再次遭到大清洗的訊息後,更是深感絕望。

他與共產主義撇清了關系,但這並沒有躲過戰後麥卡錫主義的迫害。

同年,德國悍然侵吞波蘭,蘇聯竟也出兵參與分割。

於是,烽火連天,第二次世界大戰猝然爆發。

德國物理學家成功實作原子裂變,此創舉悄然開啟了核武器的締造之途,其影響深遠,改變了世界的力量格局。

於這般嚴峻之形勢下,愛因斯坦向羅斯福總統示警,強調美國必須盡早研制原子彈,以超越納粹德國。

雖然當時美國尚未決定參戰,但羅斯福還是下令建立了鈾委員會,開始秘密籌備核武器的研究。

1941 年年末,美國悉心籌謀了曼哈頓絕密計劃。

羅斯福總統授予此計劃淩駕於一切行動之上的特殊優先權。

12 月 7 日,日本竟冒然偷襲珍珠港,隨即美國向軸心國宣戰,自此,核武器的研發正式拉開帷幕。

美國希望能先於德國研制出核武器,以占據技術與戰略的優勢地位,從而在國際舞台上謀求更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然而,實際上,美國壓根無需擔憂德國會搶先研制出核武器。此擔憂純屬多余,事實已證明並非如此。

由於對歐洲戰爭局勢過分樂觀,希特勒計劃將核武器放在戰後研究,因而沒有投入太多的經費和人力。

而且德國工業也不足以支撐這一龐大的計劃,再加上內部的權力傾軋,最終使納粹德國與核武器擦肩而過。

1942 年 5 月,歐本海默投身於曼哈頓計劃,肩負起中子加速專案的重任。

不久,新上任的格羅夫斯將軍就向軍方提名歐本海默為曼哈頓計劃的總負責人。

歐本海默走馬上任後,於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主導建立了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

此間聚集了當時頂尖的物理學家,前後約 60 萬人投身其中,耗費達 25 億美元。

鑒於計劃的極度保密性,眾多人皆不曉他們工作的目標所在。此狀況致使諸多事宜難以推進,局面頗為復雜。

歐本海默參加曼哈頓計劃時,是想用原子彈將納粹趕出歐洲。

然而,首次原子彈試爆成功的時刻,已然定格在 1945 年 7 月。彼時,這一震撼的事件,覆寫了歷史的走向。

那時,納粹德國業已投降,其疆土被劃分成由美、蘇、英、法控制的四個占領區域。那麽,研制出的原子彈還有什麽用處呢?

面對日本的拼死抵抗,美國毅然決定向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

此舉改變了戰爭的走向,也給世界帶來了巨大沖擊。

1945 年 8 月 6 日,美國在廣島投下首枚原子彈。

8 日,蘇聯向日本宣戰,出兵擊潰日本關東軍。9 日,美國於長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彈。 這段歷史事件,改變了世界的格局。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畫上了句號,世界迎來了久違的和平曙光,人類歷史翻開新的一頁。

美國在這場大戰中造出了毀天滅地的大殺器原子彈,奠定了超級大國的地位。

蘇聯亦不甘人後,悄然開啟了核武器的秘密研究之旅。

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內心對原子彈所具有的強大破壞力充滿憂慮。

他深知其危害,為這一強大武器的存在而憂心忡忡。

一旦爆發核戰爭,那麽後果將會是毀天滅地的災難。

因此,在二戰結束後,歐本海默就反對濫用核武器。

他曾向美國總統杜魯門坦言:「我深感自己的雙手已被鮮血沾染。」

然而,杜魯門竟滿不在乎地回應:「你手上的血,尚不及我一半之多。」

這句話讓歐本海默深感無奈和絕望。

1949 年 8 月 29 日,蘇聯於哈薩克成功試爆核武器。

此一歷史性事件,標誌著其在軍事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也對世界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此訊息令美國驚惶失措,陷入極度的震驚與恐慌之中,其影響之大,超乎想象,使美國難以保持往日的鎮定。

杜魯門下達指令,大力擴大核彈頭的生產規模,同時著力研發更具破壞力的氫彈。

然而,歐本海默竟堅決抵制氫彈的制造。

他的立場鮮明而堅定,毫不掩飾對這一行為的反對。

他認為這般作為,只會讓國際緊張局勢日益加劇,從而加大核戰爭爆發的概率。

再加上他在戰前與共產黨有接觸的經歷,歐本海默被指控為蘇聯間諜。

新任原子能委員會主席路易士·斯特勞斯在新總統艾森豪威爾面前不斷詆毀歐本海默。

1953年12月23日,歐本海默收到了原子能委員會的起訴書,他被指控加入了共產黨組織並向蘇聯泄密。

盡管斯特勞斯缺乏充足證據支撐這些罪名,然而歐本海默依舊被逐出了原子能委員會。

這一事件於歐本海默而言,無疑是一記沈重的重擊。

他的世界仿佛瞬間黯淡,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痛苦。

他的事業與名譽皆遭受重創,其內心被痛苦與悔恨填滿。

此刻,他猶如陷入無盡的黑暗,難以尋得一絲曙光。

歐本海默暮年於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執鞭講學,其生活平淡無奇,且孤寂為伴。

1967年,他因喉癌去世,終年62歲。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從才華橫溢的年輕科學家到飽受爭議的原子彈之父,再到被逐出原子能委員會的落魄老者,他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

然而,無論他的命運如何坎坷,他對科學的熱愛和對和平的渴望始終如一。

歐本海默的故事告訴我們,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為人類帶來福祉,也可以成為淪陷人類的武器。

免責聲明:本文資訊來源於網絡,旨在分享與交流,無意侵犯任何版權或個人私密。若發現侵權,請立即聯系我們,我們將迅速刪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