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6萬多年一遇的彗星: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

2024-10-17科學
宇宙級的浪漫來了:6萬多年一遇的彗星,正迎來最佳觀測和拍攝時機。
據央視報道,今年10月12日到20日這段時間,是觀測和拍攝2024年最值得期待的彗星C/2023 A3(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的最好時間。
據報道,10月4日這顆彗星達到亮度峰值,但由於當日它離太陽太近,肉眼難以觀測。10月12日,該彗星將在日落後不久的西方低空出現,位於處女座,但肉眼觀測時間很短,大約只有10到20分鐘的視窗期。接下來幾天,由於該彗星與太陽的角距離快速增大,會迎來最佳觀測期。在山東,一些天文愛好者已經拍攝了不少照片,有在泰山日觀峰上拍的,也有在濟南的大明湖、CBD等地點拍的。
這顆彗星是去年1月9日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觀測站最早發現的,被命名為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其橢圓形執行軌域與太陽自轉方向(自西向東)相反,繞太陽一周需要61751年。
6萬多年一遇,對於生命長度最多100來年的人類來說,是一個太長的周期。如果這時有一種感想,似乎就是魏晉陸機【文賦】中那句「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了。
1986年,周期76年的哈雷彗星接近地球,掀起全球性天文觀測熱潮,各國探測器同時對哈雷彗星探測,把整個哈雷彗星周圍的環境給捕捉下來,中國的專業機構和天文愛好者也紛紛出動,觀測拍攝哈雷彗星。
別看彗星輕易不接近地球,但是民間對彗星卻一點也不陌生。現在科學探明,彗星在接近太陽時,會受熱並釋放出氣體和塵埃,形成一條長達數百萬千米的尾巴,很像掃地的掃帚,但在民間被認為是一種不吉利的天象,所以常把掃帚星和「喪門星」並用。
中國古籍也很早記載了彗星的「過境」。【春秋左傳·魯文公十四年】中有「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鬥」,「星孛」是中國古代對彗星的稱呼,這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關於哈雷彗星的一次最早記錄。後來,西漢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也記載了彗星的出現:「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將軍驁死。」驁就是蒙驁,是後來秦朝著名大將蒙恬的祖父,把彗星的出現和人的死聯系起來,可見彗星被視作不吉利天象之早。
司馬遷是一位史學家,也是一位雜家,他博通天文地理。中國古代把天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最早的完整文字記錄就見於他的【史記·天官書】中,而且這篇文章也記錄了彗星:「其失次舍以下,進而東北,三月生天棓,長四丈,末兌,進而東南,三月生彗星,長二丈,類彗。退而西北,三月生天欃,長四丈,末兌。退而西南,三月生天槍,長數丈,兩頭兌。」
因為彗星出現,後邊又接來一句「謹視其所見之國,不可舉事用兵。」可見那時是將天象和國事緊密聯系的。
在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所公眾號上,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堯中華曾對2021年被發現的新彗星——萊昂納德彗星進行過科普。有意思的是,在這次科普中,他指出: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裏面記載的這顆彗星,正是迄今為止數千顆彗星裏面最有名的一顆彗星。它有個響亮的名字——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是中國古籍史料天文誌記載中的「常客」,據中國天文學家朱文鑫考證,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統二年(1910年),中國史書中記載了它29次回歸活動,這個時間段長達2150年,符合它29次回歸的時間跨度,也就是說基本記載了它的每一次回歸。
可惜的是,中國史書雖然完整記載了哈雷彗星29次回歸活動,卻沒有明確道出它的規律。正如堯中華所說,在哈雷之前,每一次彗星觀測都是孤立的,我們不知道彗星是依照軌域周期性運動的。到哈雷這個時候,牛頓力學已經建立了,人類對這些天體的軌域運動已經理解得比較成熟了。哈雷敏銳地發現歷史古籍中的3次記載,也就是1531年、1607年和1682年這3次,它是間隔性出現的,所以他認為這是一個周期性出現的彗星。並且再加上一個76年,就是1758年,他預測它會再次出現。後來這顆彗星真的就回來了。為了紀念這一成就,就把它命名為哈雷彗星,也就是1P/Halley。
中國歷史上關於哈雷彗星的29次記載,離科學規律好像只差一層「窗戶紙」,但這層「窗戶紙」最終是被善於觀察和總結的哈雷捅破。這說明,發現很重要,善於總結也很重要。當然,需要指出的是,「窗戶紙」的捅破是需要以自然科學演進為台階的,牛頓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哈雷的總結,離不開牛頓力學和當時天體軌域的研究成果。因此,一層「窗戶紙」的捅破,其實需要深厚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環境。歷史的遺憾正在得到彌補,這次彗星C/2023 A3率先被中國天文台觀測到並命名,證明了中國的天文觀測實力。
宇宙中的彗星很多,總數目前無法準確統計。根據觀測數據,宇宙中現在大約有1600顆彗星已被人類發現,並且已經計算出600多顆彗星的軌域。
人們對彗星的認識也在逐漸加深。科學探測發現,彗星是一個以水冰物質為主體、裏面有一些塵埃物質等組成的一個混合體,跟我們的雪球很類似。彗星的「尾巴」,除了塵埃尾,它還有一條尾巴叫離子尾。塵埃尾是中性的,離子尾是帶電的,它們是有兩個不同的來源。彗星的溫度很低,裏面沒有反應,保存了太陽系最早的資訊。
日本探測器於2022年從「龍宮」小行星上采集的樣本被發現含有完整的胺基酸和維生素B3。
人們也渴望了解更多關於彗星的資訊。【南方都市報】曾報道,劍橋大學的安斯洛(Richard Anslow)表示,地球上產生生命的分子有可能來自彗星,因此銀河系其他地方的行星也可能如此。彗星是冰凍的大塊巖石和冰,通常富含可構成有機生命組成部份的前生物化合物。例如,日本探測器於2022年從「龍宮」小行星上采集的樣本被發現含有完整的胺基酸和維生素B3。彗星還含有大量氰化氫(HCN),這是生命基礎的重要分子。不過,彗星的速度必須小於每秒15千米,化合物才能在行星撞擊的熱量和力量下存活下來。
2014年,歐洲航天局將人造衛星「羅塞塔」號(Rosetta)發射升空,令其探測彗星系統。
在人們有限的生命旅程中,往往只能看到某一個彗星的一次「光臨」。這次6萬多年一遇的彗星就不用說了,即使周期76年的哈雷彗星,只有極少數很幸運的人一生能夠兩次看到它:一次在幼年,下一次已經垂垂老矣,這就是人類生命在浩渺宇宙中的無奈。
唐代天才詩人李白在【把酒問月】中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每月都出現在夜空中的月亮都讓人如此感嘆,何況6萬多年一遇的彗星?
趁著秋夜月朗星明,當珍惜所遇,出門看一下這個6萬多年才劃過天際的「貴客」。在6萬多年一遇的彗星面前,相信我們的視野和心胸都會變得豁達。
來源:大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