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沒有手機的年代,農民晚上都在幹什麽「解悶」?

2024-08-20手機

1973年4月3日,紐約曼哈頓的摩托羅拉實驗室研究出世界上第一部手機(無線手提電話),十四年後的1987年,中國第一台開通的手機摩托羅拉3200被一位廣東商人持有,也就是「大哥大」。

1990年,杭州通訊器材廠與摩托羅拉合作建成了中國手機歷史上第一條生產線,後愛立信、諾基亞等品牌相繼進入中國市場,1996年諾基亞逐漸走上「稱霸全球手機市場」之路(包括中國市場),後2000年左右,國產手機品牌開始崛起,迎來雨後春筍般的大發展......

準確來說,手機是在2000年之後,才在農村逐漸開始普及,也就是二十一世紀開始,農村才有了手機的存在,如今2024年,手機從黑白屏、彩屏、單點觸控、多點觸控、智能互動,僅僅二十余年的時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依賴」。

沒有手機的年代,農民晚上都在幹什麽「解悶」?

現在的農村生活,涵蓋老中青少四代人,幾乎都離不開手機,即便是晚上,手機也幾乎是「生活的主旋律」,比起外出,人們更願意待在家裏吹著空調刷手機,看短影片、玩遊戲、聊語音、聽歌等來打發時間「解悶」。

那麽,在沒有手機的年代,農民晚上都在幹什麽「解悶」?

讓時間回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陜西渭北農村為例,農民晚上「解悶」的方式主要有四個:

第一個:串門看電視。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晚上,村中誰家有電視機,就是村中的「紅人」,可能沿海發達地區農村早已出現了電視機,但在西北農村地區(陜西屬於西北地區)電視機是稀罕物件,人們相約著去到有電視機的村民家中串門看電視。

遇到熱情好客的人家,會把電視機搬到庭院,屋頂的天線隨風搖曳,庭院內的眾人看得津津有味,時不時有誰家的孩子哭了,就到了散場回家的時候。

第二個:婦女拉家常。

農村婦女是很辛苦的,白天操持家務和幹農活,晚上要抽空做手工,如制作布鞋、縫被子衣服等,三三兩兩的農村婦女有自己的小圈子,大家晚上聚在一起一邊做活一邊拉家常。

誰家養的羊進了誰的玉米地,誰家的女兒懂事幫著爸媽做飯,誰家又和誰家鬧不愉快了,關起門來,說不完的家長裏短,等到夜深人靜了,家中的男人就會喊自家媳婦回家,婦女回家還要照看孩子休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苦。

第三個:看露天電影。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其實農村的露天電影已經少了,但只要有露天電影,大家都很樂意去看,電影的題材多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看得人熱血翻湧,對於提高文化素養和培養愛國情操都是有幫助的。

小孩子看電影往往坐不住,就地開始玩一些追逐遊戲,模仿電影裏的角色玩各種各樣的遊戲,玩累了往父母懷裏一鉆,醒來就是第二天的炕上了。

第四個:夫妻「算賬」,一起幹農活。

陜西渭北農村,有過很長時間的棉花種植經歷。白天,一家人下地摘棉花(直接摘的棉桃,效率高)回來,晚上就圍坐在一起「剝棉花」,夫妻之間把家裏的日常開支、娃娃讀書、糧食產量等進行計算,邊算邊幹農活。

孩子們也會把父母的辛苦看在眼裏,在一旁幫忙;冬季農閑的時候,一家人燒熱炕圍坐在炕上玩玩紙牌(不來錢的那種)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

曾經在農村,沒有手機的年代,農民晚上主要就是圍繞以上四個方式「解悶」,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比較多,無論是家庭關系還是鄰裏關系,都比較親密和熱情;如今擁有智能電話的年代,人們解悶的方式變成了玩手機,別說鄰裏之間的交流變少了,就是夫妻之間晚上也是「各自為營」,各玩各的手機,時代是進步了,手機也方便了生活,卻疏遠了人和人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