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遊戲

超50年時間發行超1億冊,這神作如今卻宣布結束中國,網友:可惜

2024-08-18遊戲

又一顆「時代的眼淚」,落了。

上個月,Lonely Planet(簡稱LP,中文名【孤獨星球】)官方公眾號釋出了一封告別信,宣布關閉中國辦公室,停止在中國的出版業務。

不少(老)網友表示「爺青結」。

先給年輕朋友小科普一下。

LP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已經有著50年歷史,它出版的旅行指南稱為【孤獨星球】系列,因書脊總是藍色,又被稱為「小藍書」。

這是第一個針對背包客撰寫的旅行指南書,出門在外時,一本LP就是驢友彼此心照不宣的同好者暗號。

在進入中國市場10年後,它決定結束中國市場。

2014年,LP正式開展中文業務,在北京東城區開設分公司。同一年,小紅書完成融資,安卓版上線。

那會子,LP還不知道,以小紅書為代表的互聯網平台,將會是旅遊指南紙質讀物最大的競爭對手。

花樣頻出地制造網紅店、打卡地,「想你的風吹到了×××」……

比起互聯網像霓虹燈一樣閃爍的流行趨勢。

LP更想打造一個準確、固定的指路標。

今天它可能顯得過時和老舊了。

但它的存在,在一代人心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銘印, 那既是一種遠方的呼喚,又給人未知中的安定感。

對於LP書友來說,有一段話諳熟於心:

「一輛破舊的老汽車,一點點錢,一份冒險的感覺。

1972年,當東尼(Tony)和莫琳(Maureen)夫婦踏上那趟決定他們人生的旅程時,這就是他們全部的行頭。」

東尼和莫琳,英國小鎮青年與小鎮女孩,一如當時大部份年輕人一樣,成年、離開家鄉、去往大城市倫敦,或是求職,或是求學,開啟人生新旅程。

他們的愛情故事,始於一場主動出擊。

在一個秋日午後,沒課休息的東尼與剛找到新工作的莫琳在一張公園長椅上相遇,男孩對捧著一本托爾斯泰小說的女孩一見鐘情——

「請問這裏是周三下午倫敦最熱門的閱讀之地嗎?」

聽起來很俏皮浪漫是不是?

可在被連連搭訕的莫琳看來,這不過是「嘖嘖嘖又來」,所以打算用最冰冷的反應擊退陌生人。

直到她擡頭,看到「一雙有生以來從未見過的最迷人的綠眼睛」,忍不住揚起笑容:「我也不是很清楚,上個周六我才來到倫敦。」

夢幻般的愛情就此拉開序幕。

△ 圖源:電影【諾丁山】

在他們約會的第一個晚上,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似乎預示著他們未來會過上充滿探險精神的旅行生活。

在東尼送莫琳回家的路上,倆人打算走一條與往日不同的路線回去。

結果呢?

哈哈哈,迷路啦!

一般人迷路的時候,都難免會有點煩躁,但是他倆卻樂在其中,在後面的旅行中,他們仍然經常嘗試不走尋常路並且迷路。

沃滋基說過,享受迷路的人,99%是個好的旅行者。

兩年後,臨近畢業的東尼,找到了福特汽車公司的工作,專業對口、工作體面、薪金優渥。

但是。

真的要從此就過上朝九晚五、日復一日的生活嗎?

——那多沒意思。

東尼和莫琳的心安穩不下來,決定推遲入職時間,先去環球旅行一年。(現在難以想象的是,福特公司同意了延遲入職的申請)

「人生是曠野」,當下的網絡流行語,原來莫琳夫婦早就發現了。

亞洲,是他們盤算的第一站,雖然在當時,像模像樣的亞洲旅行指南,在市面上幾乎不可見。

所以當他們背著兩個背包,開著一輛深藍色舊車,拿著400英鎊的旅行支票,一路從歐洲,到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泊爾、新加坡等亞洲國家,最後抵達澳洲的悉尼,倆人全身上下就剩下兩毛七。

△ 圖源: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

很多人好奇:你們是怎麽做到的?怎麽從那兒到這兒?路上沒生病嗎?花了多少錢?

留在悉尼打工存錢的東尼和莫琳,經常被人們問類似的問題,他們一合計—— 為什麽不幹脆寫本指南書呢?

說幹就幹。

晚上倆人用紙筆寫作,每個周五莫琳借來辦公室的打字機,周末繼續為書奮筆,伏在餐桌上完成裝訂工作。

這本書,就是LP出版的第一本書,【便宜走亞洲】。

Lonely Planet,這個名字,也是當時定下的,出於一個美麗的誤會。

想了十幾個無效名字後,東尼哼起馬修·摩爾【太空船長】的一句歌詞:

「曾經我旅行(once while traveling),穿越天空,這顆孤獨的行星(Lonely Planet)緊緊抓住了我的眼光。」

「漏!漏!漏!應該是可愛的行星(Lovely Planet)。」莫琳糾正。

無心插柳,Lonely Planet成為了一個更適合的名字,背著背包行走在異域他鄉的人,不正是一顆顆孤獨星球?

而如今愈發結束大眾視野的LP,不也正在成為一顆孤獨星球?

△ 【孤獨星球】雜誌中文版最後一期封面

無可否認的是,在互聯網資訊尚未大行其道的年代,甚至是在各路資訊一查即達的當下,LP的旅行指南仍然是無數人出門在外的「旅行聖典」。

一是因為它的專業性。

用東尼和莫琳的話來說,「嚴肅地負起責任」。

在出版了第二本旅行指南【鞋帶上的東南亞】兩年後,東尼和莫琳認為有必要更新資訊,「好地方會變不好,不好地方會倒閉,沒有什麽會一直不變」。

為此,他們重新踏上東南亞之旅。

可這一次,失去了第一趟的輕松舒服,轉而一路狂奔,核實各種資訊,旅館的、餐館的、景點的、交通的等等。

清晨從新加坡到吉隆坡,半夜等輪渡前往喬治市,莫琳累得幾乎站著睡著了。

她後來寫道:

我們有個目的,就是想要為同樣類別的旅行者指引道路,我們真的是非常嚴肅地在負起這個責任,為了把所有東西都變成文字,我們不得不比別人走得更遠、更高、更辛苦。

這種「嚴肅地負起責任」,在後來他們邀請簽約作者撰寫的時候,依然貫徹到底。

據LP前作者吳非所說,在上崗前,作者們會接受LP的指南撰寫培訓,包括寫作格式和理念。

而且 作者一定要寫自己去過的地方 ,不能從網上查資料,有時候為了獲取更多、更精準的資訊,作者會放棄更為便利的交通方式,選擇大巴、步行等,向當地人咨詢,然後實地走訪。

這讓LP的旅行指南系列擁有一種其他旅行指南難以比擬的 地道性與可靠性。

封面,會摘選出極具當地特色的景觀。

如1998年的【西南中國】系列,封面貼出西南特色風物:大熊貓,正在舉著竹子大快朵頤。

內容,會有「當地人推薦」欄目。

【東北】邀請來當地作家遲子建,【四川和重慶】邀請到成都煎蛋面傳人傅治軍、重慶個體挑夫「棒棒」,【雲南】邀請到當地詩人於堅、書店老板馬力。

還會詳細列出當地的醫療服務、郵局、緊急求助電話、客運站車次時刻表等實用資訊,以及對歷史、文化、習俗等進行介紹。

【紐約時報】給【孤獨星球】撰文時寫道:

大多數旅遊指南都只列出酒店和旅行社的典型清單,但【孤獨星球】會告訴讀者「如何在尼加拉瓜加勒比海岸免費乘船,在廷巴克圖哪裏可以找到寄宿家庭,在曼谷哪裏可以找到青黴素」。

△ 以Sir手頭上的【東北】為例,客運站詳細的班次

這也帶出了LP旅行指南的第二個特點:

體貼,體貼到會考慮背包客的錢包與時間,讓窮遊的背包客花最少的錢薅到最大的羊毛。

在「省錢妙計」專欄,免費景點,列上;折扣時間,列上;特價活動,列上。

什麽「一百元玩轉XXX」「不花錢的小快樂」等當下旅遊帖的吸睛點,早就是LP旅行指南的常規操作。

這種「窮快樂」的玩法最初源於東尼夫婦的旅行策略。

400英鎊,從歐洲到亞洲,再到大洋洲,省錢是第一要務。

飯,一天只吃兩頓;睡,在路邊紮個帳篷,鉆進睡袋。隨遇而安,但玩得盡興:

生命中這樣的經驗能有幾次?所過的每一天都會在我眼前閃亮,那些日子是如此生動。 而在大多數時候,能夠分辨出這一年和那一年的不同,就已經足夠幸運了。

這樣的習慣,不僅延續在後續旅行中,也延續到LP的寫作理念上,「小預算大旅行」。

還在2016推出「薅羊毛」專輯【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是免費的】(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 ),列出全球60多個免費景點,貫徹「窮遊」的理念。

△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指南內頁

而在「軟廣」無孔不入的商業時代,LP還一直堅守著一個「格格不入」的優點:

不收錢打廣告。

「我們一貫實事求是,從不接受他人的饋贈而為之宣傳。」

對於LP作者來說,一個地方,一個景點,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即使是白金漢宮,LP作者也會直剌剌地說:遊覽白金漢宮是浪費時間,因為女王品位很差。

他們的身體與靈魂都可以在自己熱愛的旅行之路上暢遊,而不用為了銅臭之味折腰,昧著良心推薦。

商業時代難得的獨立與清流。

作為一本專業性實用旅行指南,【孤獨星球】曾讓許多人在走南闖北的過程中,不孤獨。

對於中國驢友與讀者來說,尤是如此。

雖說LP中國分公司在2014年才成立,其實早在2006年,LP已經與三聯書店合作,出版了中文版LP旅行指南。

當時的中國,加入世貿,申奧成功,與世界接軌,國人對外面的世界興致勃勃。

據【三聯生活周刊】的分析,當時國內出現第一代海外自由行旅行者,而互聯網還沒興起,LP的中文版出現得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

也因此,造就了一代人對LP的記憶與感情。

在【孤獨星球】官方公眾號的告別信下,300多條留言講述他們與LP的故事。

對於無法說走就走的人而言,LP是他們認識世界的第一步。

誤打誤撞在書店/圖書館與LP結緣,才知道,原來翻開一本書,可以翻開一個從未見識過的國家。

LP點亮了他們對外面世界的憧憬與向往。

△ 圖源:【孤獨星球】官方公眾號留言區

對於在路上的人而言,LP有時候像「天降救星」。

在路上舉足無措的時候,背包客柳暗花明又一村般地遇上LP,按圖索驥地找到落腳處,或是目的地。

可能在圖書館裏一本看似不起眼的LP,也是一本有故事的書,它曾經周遊過列國,給旅行者提供過幫助與樂趣:

還有的人,是LP的作者、轉譯者,甚至是「被推薦者」:

怎麽有一天,我的小店裏來了這麽多人?一問才知道,原來是LP的推薦。

「與人相遇」,也是東尼和莫琳夫婦創辦LP的一大初衷。

在他們背著背包走四方的青年時代,一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小偷,有騙子,但更多的,是雞同鴨講也會施與善意的人。

在莫琳的回憶中,在土耳其之旅,就經常遇上以含糊不清開始而以莫名的善意結束的情況。

一位高高瘦瘦的年輕人,等在他們的帳篷外面,將莫琳兩人嚇了一跳,經過一番比劃才得知,他是來邀請他們一起吃飯的。

我認為「不好」的旅行故事都是由於缺乏溝通或者因為誤解造成的,不過也許只是因為我們特別幸運罷了。

後來,他們則透過一本本LP旅行指南,透過文字,透過對旅行、人文和世界共同的好奇與喜愛,與人們跨越時間,在某一地點靈魂相遇。

再後來,【孤獨星球】或會成為歷史,但東尼和莫琳永遠都會像一對和藹的爺爺奶奶,跟出門遠行者說一句:

祝你旅行愉快,我們旅途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