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為什麽都是1.5匹,小米不到1800元,格力卻高達3200元

2024-06-03財經

對於大多數城裏人來說,空調早已不是奢侈品,而是夏日生活的必需品。 然而讓不少消費者感到疑惑的是,為何同樣是1.5匹的空調,格力產品的價格卻高達3200余元,而小米僅需1800元出頭? 近一倍的差價背後,是否隱藏著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效能和耐用性上的差異

從產品的基本效能和使用壽命來看,格力和小米兩大品牌在空調制造工藝和核心技術上存在明顯差距。 格力空調植根於"家電之都"長期沈澱,擁有更出色的制冷和制熱效果、更低的能耗水平,產品使用壽命也更長。

據業內人士介紹,盡管兩者都使用了目前國內比較先進的變頻壓縮機和電子膨脹閥等核心部件, 但格力在關鍵制冷部件技術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可控能力,在熱交換器的翅片精度、接縫保護精度、緩沖防振降噪系統等方面擁有更加領先的制造工藝。

同時格力在生產全過程實施嚴苛的檢測和把控,對於關鍵零部件都進行了重點加固,以確保產品的使用壽命在10年以上。 據測試,格力1.5匹空調的制冷量為5280瓦,制熱量為5590瓦,能效等級為一級能效。而小米這一數據則略低一些。

可見格力的產品技術實力是其市場溢價的重要支撐。 但隨著小米的快速追趕,這一差距正在被縮小。小米去年釋出的新款1.5匹空調能效已提高到一級,熱功率也達到5600瓦,與格力拉近了距離。

品牌力量的差異

格力和小米在消費者心智中品牌形象和影響力的差異,也是造成價格懸殊的另一重要原因。 格力作為中國家電老字號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無可替代。

早在20世紀80年代,格力便憑借"格力無人小,藍色格力風"的廣告語在行業中赫赫有名 。而小米作為後起之秀,在家電領域的滲透力還在持續提升中。

根據中怡康大數據顯示,2022年格力在全網渠道的空調品類銷售市場占有率達27.9%,遙遙領先小米的5.4%。 格力空調的出廠價格同比上漲12.9%,高於全行業平均價格漲幅8.9個百分點;而小米在同期產品平均售價僅有小幅上漲。

品牌的溢價效應在於,消費者對於知名品牌產品的認知價值更高,購買時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 盡管小米空調憑借線上行銷在性價比市場一炮而紅,但要在品牌知名度和忠誠度上趕超格力,還需長期耕耘。

行銷和渠道上的差異

除了產品品質和品牌影響力, 行銷策略和銷售渠道也是導致兩家產品定價差異的重要因素。

格力繼承了家電行業傳統行銷模式,主攻線下實體店渠道。 根據奧維雲網統計,2022年格力空調線下零售量占比60%,占據半壁江山。而小米主打線上電商渠道,渠道費用相對更低,因此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優惠的價格。

此外在整體行銷策略上,格力更註重質素和技術服務,采取中高端定位;而小米則瞄準性價比市場,主打高性價比產品和服務,渠道下沈至鄉鎮市場。

上述差異均體現在最終的產品定價之上。 不過隨著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深入,渠道行銷策略差異對產品定價的影響正在逐步縮小。

生產成本上的差異

生產成本的差異也是造成兩家產品定價懸殊的重要原因。

格力空調主要的生產基地位於格力電器在珠海的工業園區,固定成本相對較高。而小米采取的是聯合代工的生產模式,在降低人工、管理等成本的同時,缺乏像格力一樣的大規模自動化生產線。

身為家電專業制造商,格力在保修維修、售後服務等方面的投入顯然高於小米。 格力擁有自己的專業售後服務團隊和規範化維修流程,而小米目前還主要依賴第三方服務機構。

再加上格力近年來為新品研發和技術升級的資金投入大增,規模成本優勢也逐步減弱。 以上種種,都構成了兩家企業在生產成本控制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