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親自下場控股上市公司 黃山國資也來了

2024-07-26財經

【科創板日報】7月26日訊(記者 楊小小)又一地方國資獲得上市公司控股權。

近日,光洋股份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揚州富海光洋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富海光洋基金」),與黃山建投富海光洋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黃山富海基金」)簽訂了股權轉讓協定,黃山富海基金透過現金方式從富海光洋基金受讓光洋控股81.667%股權,從而獲得光洋股份控制權,轉讓總價款約11.57億元,全部以現金方式支付。

股權向上穿透顯示,黃山富海基金由黃山國資委實際控股。也就是說,黃山國資透過成為光洋控股的控股股東,正式入主光洋股份,成為了後者的實際控制人。

至此,黃山市國資收獲一家主營汽車零件的上市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同日,光洋股份還公告了與黃山高新區管委會戰略合作框架協定。根據協定,光洋股份和黃山高新區管委會雙方將展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的合作。

光洋股份方面,借助黃山地區當地資源與優惠政策,完善公司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上下遊產業鏈布局,降低公司產業鏈成本;而黃山方面,則可以透過光洋股份在當地的全產業鏈布局及產能擴大,最佳化當地產業布局。

隨著各地國資頻密入主上市公司,「股權財政」開始進入全新階段。

實控人從頭部PE變更為地方國資

簡單而言,黃山市國資委此次是透過入主光洋股份的控股股東光洋控股,實作了對光洋股份的控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光洋股份此前的實際控股股東為PE機構東方富海。東方富海對光洋股份的正式入主是在2019年,其透過募集一只並購基金,也就是上述富海光洋基金,實作了對光洋控股的100%持股,成功將當時市值超40億元的光洋股份收入囊中。

從工商資訊來看,總規模12.9億元的富海光洋基金,其中大部份來自於東方富海的自有資金,占比接近70%;其余出資方則包括一家曾經也是東方富海被投專案的上市公司揚帆新材、光洋股份原實控人程上楠等。

此次交易後,東方富海也並未完全結束光洋股份。富海光洋基金仍持有光洋控股超過18%的股權;而在新晉股東黃山富海基金中,東方富海也持有著超過38.5%的股權。

有並購基金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作為PE機構的東方富海,在黃山市國資入主光洋股份的這筆交易中,其收益主要包括管理費及投資收益兩部份,「在投資收益方面,將東方富海最早買殼光洋股份的持股成本,與本次交易的每股價格進行比較,會看到,東方富海對光洋股份的投資收益可以說並不大。」

26日下午,就本次光洋股份易主及東方富海在交易過程中的角色等問題,【科創板日報】記者聯系了東方富海相關人士,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黃山國資釘選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公開資料顯示,光洋股份主營汽車零部件,主要產品為軸承、同步器、行星排等,主要客戶物件為整車和主機廠。公司註冊地為江蘇常州市,於2014年1月上市,截至今日收盤,光洋股份總市值42.66億元。

從公告情況看,黃山市方面並未對此次入主上市公司公開表達原因,但從光洋股份釋出的另一份公告來看,同時結合黃山市當前的產業發展情況,黃山國資此次入主光洋股份,釘選的或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光洋股份日前釋出了一份關於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的公告,其中顯示,該協定的甲乙雙方分別為黃山高新區管委會及光洋股份。

在合作方式上,甲方黃山高新區管委會承諾,「將為乙方光洋股份落地的專案投資提供當地最優的產業落地政策和產業落地支持服務,並幫助落地專案對接安徽當地優質的上下遊產業資源,讓落地專案更快更好地發展。」而作為乙方的光洋股份,「將黃山市作為中長期布局的重點區域,在黃山市實施全產業鏈布 局、進一步擴大產能,最佳化當地產業布局,幫助黃山市現有產業做大做強。」

汽車產業已成為黃山市的重要產業,據黃山市發改委公布的數據,2023年黃山市汽車全產業鏈營收超80億元,零部件產值增長28.7%,汽車後市場營業收入增長4.5%。目前,該市已初步形成休寧縣汽車零部件制造、歙縣高端機械零部件、祁門縣電子電器3個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截至2023年末,全市擁有汽車產業企業95家,其中規上企業55家,一級供應商企業14家,產值達5億元以上企業3家,其中不乏昌輝、瑞興、奧特斯等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今年,黃山方面在推動汽車產業發展方面亦動作頗多。5月,黃山汽車領域重大專案進行了集中簽約,涉及汽車產業新招引專案13個、投資額達33.65億元。黃山還在積極助力本地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開拓海外市場,黃山海關副關長侯學文在前不久接受黃山日報采訪時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推動轄區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化發展,持續最佳化海關監管服務,支持企業產業升級、擴大出口。」

地方國資頻入主上市公司

有投資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透過入主光洋股份,黃山國資不僅讓當地收獲了一家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的上市公司,更重要的是未來可以透過這一平台,實作產業的帶動和招引,並以此進行產業相關的更多資本方面的運作。

地方國資對上市公司的入主近期頻現。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7月24日,66家上市公司實控人發生變化。其中,有13家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從個人或無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地方國資,去年全年同樣情況收購行為僅10家。

從國資屬地來看,湖北國資獲得4家民企上市公司控制權,數量最多,河北、廣東、河南、浙江國資分別獲得2家民企上市公司控制權,山東獲得1家上市公司控制權。13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被當地國資收購,8家被異地國資收購。

上述投資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這種地方國資對上市公司的頻密入主現象,背後一個最直接的原因是,當前市場國資仍保持了足量的資金實力,因而成為了出資主力;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地方對招引企業、推動本地產業發展的強烈意願。「當前,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已經發展了很大的變化,各地都在尋找發動經濟增長引擎的新質生產力,國資也在透過各種不同方式和路徑,適應這種變化。」

此前不久,台州市國資委就釋出了【關於加快台州國資國企高質素發展的意見】,提出「鼓勵國有企業投資入股上市公司、擬上市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

幾乎同一時間,另一長三角城市衢州,當地國資正式入主了上市公司新湖中寶。而衢州和新湖中寶的合作早在此前已經開始,「雙方全方位戰略合作,並深入利用公司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技術領域的投資和布局,與衢州市展開在綠色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數碼化轉型等方面的多層次全面合作。」

上述投資人表示,地方國資直接控制上市公司,是「股權財政」的一種升級,「地方已經不滿足於作為LP投資子基金的方式,間接持有、扶持成長型的企業,而是開始大步探索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以合適的價格直接控股上市公司,實作更直接的資本運作。」